日前,發改委、工信部正式發布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這份規定對純電動汽車的生產資質給予了明確。
在之前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中規定,新建項目的企業必須有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知識產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對于這一點,當時大家普遍認為,如果互聯網企業想進入汽車制造領域的話,拿只能花巨資買一個整車制造企業,但是在正式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中,“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沒有被寫入,而變成了“具有純電動乘用車產品從概念設計、系統和結構設計到樣車研制、試驗、定型的完整研發經歷。
具有專業研發團隊和整車正向研發能力,掌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蓄電池系統、整車集成和整車輕量化方面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試驗驗證能力,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知識產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边@是最大的不同,對于現在熱議的“互聯網造車”來說,門檻應該說是降低了。有評論指出,預計新規定的推出,將會讓更多的企業投入到純電動車型研發中。
當然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不管是來自哪個行業的,造的都是一輛汽車,汽車這個產品要求還是非常高的,首先就是安全性,因此《規定》還是有一些要求。新建企業,要具有整車試制能力,具備完整的純電動乘用車樣車試制條件,包括車身及底盤制造、動力蓄電池系統集成、整車裝配等主要試制工藝和裝備。自行試制同一型式的純電動乘用車樣車數量不少于15輛。提供的樣車經過國家認定的檢測機構檢驗,在符合汽車國家標準和電動汽車相關標準的前提下,在安全性、可靠性、動力性、整車輕量化、經濟性等方面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
投資項目完成建設后,新建企業及產品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的相關要求,通過考核后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并按單獨類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