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汽車造車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一夜之間似乎所有大型互聯網公司都在造車,2015年,互聯網+汽車,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自2014年工信部等有關部門表示,對互聯網企業放開新能源車準入以來,互聯網大腕們紛紛進入造車領域。一時間,互聯網造車呈現出一派“群雄逐鹿”的景象。
今年1月20日,樂視宣布要造智能化、互聯網化、純電動化的“超級汽車”。同時,樂視發布了首個與造車計劃相關的產品——智能汽車UI系統LeUIAuto版。
2月2日,新晉首富、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宣布,漢能集團計劃2015年10月推出第一款電動車產品,該車以太陽能為全動力,主要靠車身覆蓋的太陽能薄膜發電。
2月3日,易到、奇瑞、博泰三方宣布,將創立“易奇泰行”合資公司,推出一款共享的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該車只租不賣,租一天只需99元。在這款車上,博泰提供車聯網技術,易到提供智能共享平臺,奇瑞則負責車型開發和生產制造。
傳統車企與互聯網大亨結盟的也不在少數,就在樂視、易道等互聯網企業強勢造車之時,中國互聯網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并沒有閑著,它們在互聯網汽車領域的布局也已全面展開。
早在2014年7月,上汽集團就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戰略合作,謀求進一步打通汽車全生命周期用車需求和互聯網生活圈,打造全新的“互聯網汽車”。阿里巴巴的雄心,自然也會刺激到騰訊和百度。騰訊與傳統車企的合作也在進一步加強。近日,騰訊與上海通用也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除了在基于精準營銷的大數據合作之外,上海通用汽車還將與騰訊微信平臺、騰訊視頻、騰訊游戲、騰訊移動產品群等進行全方位創新合作。
1月27日,百度也發布了其車聯網解決方案CarLife。隨著百度牽手優步、與多家車企結成戰略合作等大動作,百度急欲凸顯出其要在互聯網汽車領域搶占制高點的雄心。
從當前的發展大局下看,互聯網企業揮斥重金“入侵”汽車領域,對于中國汽車行業而言,機遇與風險共存。中國汽車業或許可以借助互聯網汽車浪潮獲得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