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文
(貴州省都勻市綠茵湖辦事處衛生計生服務中心 貴州 都勻 558000)
截止到2010年,我國確診的高血壓患者約為2.3億,是世界上高血壓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而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增長[1],因此,在高血壓潛在發生人群中開展早期篩查、早期預防對公共健康事業至關重要。本文中將對都均市綠茵湖辦事處2014年高血壓早期篩查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高血壓的發生危險因素,具體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對我辦事處轄區內5792名35歲以上常住人口進行高血壓早期篩查活動,其中男性3116例,女性2676例;年齡35-82歲,平均(52.36±5.37)歲;合并糖尿病735例、冠心病231例;排除重癥精神疾病及惡性腫瘤患者。
1.2 方法:由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專業醫護人員對受檢對象進行高血壓篩查體檢,檢查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血糖等;對確診為高血壓的33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建立健康檔案,并對其進行《高血壓患者不良生活習慣調查表》問卷調查[2],內容以睡眠時間、坐姿時間、飲食口味等為主。
1.3 評價標準
1.3.1 高血壓分級[3]:(1)1級:收縮壓(SBP)140-159mmHg或舒張壓(DBP)90-99mmHg;(2)2級:SBP 160-179mmHg或DBP 100-109mmHg;(3)3級:SBP≥180mmHg或DBP≥110mmHg。
1.3.2 BMI 分 級[4]:BMI=體 重/身 高 的 平 方,共 分 為 過 輕(<18.5),正常(18.5-24.99),適中(20-25),超重(25-28),肥胖(28-32)。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針對所得資料進行系統的統計學分析,其中的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方法進行檢驗,當P<0.05時認為兩組之間所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5792名常住人口中共篩查出高血壓患者330 例,高血壓發生率為5.69%;其中1級高血壓77例(1.33%),2級高血壓214例(3.69%),3級高血壓39例(0.67%);經調查發現睡眠不足、久坐、口味偏咸以及肥胖是高血壓發生的獨立風險因素,見表1。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與飲食結構的改變,其發病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高血壓如未得到有效控制會嚴重損傷心、腦、腎等臟器,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5],增加經濟負擔。因此,早期篩查是高血壓患者早期預防與早期治療的關鍵。
對于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要定期組織其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向其介紹高血壓的病因、危害、治療方法等,教育的手段與內容要生動、豐富,避免過于枯燥,可以以宣傳冊、視頻等多媒體形式進行,注意加強互動環節,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到健康教育工作中來。同時,要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清淡、低脂飲食,控制鈉鹽的攝入量(<6g/d);另外,要加強鍛煉,每天進行適量的慢跑、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以控制體重。

表1 生活習慣與高血壓發生風險分析(n=330)
通過研究發現睡眠時間不足、久坐、口味偏咸以及BMI超標是高血壓發生的獨立風險因素,在高血壓早期篩查中要將具有不良習慣的高危風險患者作為重點篩查對象,并開展相應的健康宣教,以提高高血壓的預防與控制效果。
[1] 江國虹,李靜,潘怡,等.膳食、體力活動與慢性病關系的研究[J].中國慢病預防與控制,2012,15(2):94-96
[2] 董光輝.劉奇男,滕月舟,等.丹東市城區居民慢性病患病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3,20(4):467-468
[3] 常改,鄭文龍,李佳萌,等.天津市城鄉成人超重肥胖狀況[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2,14(2):101-105
[4] 陳偉偉,王海平,劉創生.我國高血壓社區防治進展技術、策略與實施[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2,31(3):322-326
[5] 邱玉清,劉付逸湘,黃海平,王加強.心理行為干預對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0,8(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