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玉梅
(內蒙古烏海市櫻花醫院B超室 內蒙古 烏海 016000)
本文對52例良性結節(29例甲狀腺腺瘤、23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及16例惡性結節(甲狀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為2013 年1 月~2015 年4 月期間經手術、病理證實的29例甲狀腺腺瘤,23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及16例甲狀腺癌患者,其中男25例,女43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37.25歲。
1.2 方法:所有患者采用ATLOKA-a10.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0~10MHz,使用高頻超聲對甲狀腺進行檢查,確定結節位置,觀察結節聲像表現,再用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觀察結節內部及周邊血流分布數目、豐富程度。根據結節內部血流分布的形態分為三級:1級表現為結節內部及周圍血流信號強度低,甚至無血流信號;2型表現為結節周圍血流信號強度較高,內部血流信號強度較低,甚至無血流信號;3型表現為結節內、外均有較強的血流信號。通過血流信號強度對患者的病灶良惡性程度進行判斷。進行手術后,將超聲結果與手術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判定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的價值。
1.3 統計學分析:組間采用SPSS16.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0.05時有統計學醫學意義。
見表1-2。

表1 患者二維聲像圖特點,可知良惡性結節在回聲類型、邊界形態和周邊聲暈可作為判斷良惡性腫瘤的依據
隨著高分辨率的高頻探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應用,甲狀腺良性結節的鑒別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超聲診斷率逐漸提高[1,2]。結節呈低回聲及鈣化是甲狀腺惡性腫瘤的重要指標,據文獻報道,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2,3]。但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的廣泛應用,醫師們愈來愈重視其對良惡性腫瘤的鑒別價值。本研究旨在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鑒別意義。

表2 可見良性結節多為1型和2型,惡性結節多為3型
惡性腫瘤生長迅速,依賴于新生血管的生長。由于內在的因素,惡性腫瘤血流豐富,血流速度增快,血管形態不規則,呈樹樣結構,而良性腫瘤的血液供應主要來源于業已存在的宿主的血液供應[4]。本組甲狀腺癌腫塊內部血流信號檢出率為93.33%,表現為形態紊亂,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的血流多分布為1型和2型,甲狀腺良性結節血流信號大多在周邊檢出,甲狀腺腺瘤周邊所謂的“聲暈”很多是腺瘤周邊包繞的血管,以靜脈血流為主,甲狀腺癌血流信號以腫塊內部紊亂血流信號為特征,其周邊聲暈不完整,厚薄不均,暈內血供分布稀少[1]。本組病例有10例甲狀腺良性結節檢出2級血流,是因為無論良性或惡性病變,多以增生為主,尤其在功能自主性結節和甲狀腺素相對不足時在TSH 增高刺激下,組織增生活躍,需要良好血供,這可能是良惡性結節中皆可檢出血流信號的原因[5]。本研究彩色多普勒顯示,惡性腫塊內部動脈血流速度均高于良性腫塊,兩組對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及P<0.05)。經統計學處理得知,二維及多普勒超聲診斷的準確率高達95%。是一種鑒別等級較高的診斷方法,在對甲狀腺良惡性的判斷中起著積極作用,彩色多普勒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鑒別效果明顯,在二維圖像基礎上,彩色多普勒有助于提高其診斷準確性。
[1] 陳文,張武,苗立英等.甲狀腺惡性腫瘤的二維及彩色多普勒征象及其臨床意義.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0,16(7):496-497
[2] 秦西淼,茅蓉,戴訓蘆等.甲狀腺高頻聲像圖中鈣化的意義.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0,16(2):141
[3] 侯銳,劉成國,王寶剛等.甲狀腺腫瘤聲像圖與病理對照分析.中國超聲醫學雜志,1997,13(5):46
[4] 劉召芬,程紅英,江森等.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特征與多普勒頻移曲線對卵巢腫瘤的鑒別診斷.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0,9(9):572
[5] 張武,梁建平.甲狀腺疾病超聲診斷進展.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1998,7(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