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前
(江蘇省啟東市北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江蘇 啟東 226200)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外科急癥,常伴有劇烈疼痛癥狀,大多數患者選擇保守治療。然而保守治療的復發率較高,使多數患者最終選擇手術切除治療。而傳統開放式闌尾術術后多發生并發癥,三甲醫院多采用比較先進的、切口小、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較低的腹腔鏡手術。但目前大多數鄉鎮醫院尚未配備有微創闌尾術,因此對傳統開放式闌尾術的不同手術時機及腸道恢復時間、住院天數、傷口感染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等影響因數進行研究分析,依然具有較大意義;為此我院對開放式闌尾術患者的不同手術時機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內收治的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心、腎、肝等各大臟器疾病,均符合闌尾炎診斷標準;根據發病時間分為3d內(A 組),4d~6d(B組),7d以上(C 組),各30例。其中A 組1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18~60歲,平均(31.11±2.13)歲。B組15例男性,15女性;年齡19~61歲,平均(30.45±2.51)歲。C組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18~62歲,平均(31.01±2.23)歲。三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三組病發距離手術時間不同的闌尾炎患者均進行開放式闌尾術治療,局部麻醉患者右下腹經腹肌并探查切口,然后進行常規入腹,切口腹膜后纖維化。沿著結腸帶順利找到闌尾,然后切斷系膜并用絲線將闌尾根部結扎,將其切斷后處理殘留末端,抽取干凈腹腔內滲液后沖洗干凈腹腔并置入引流管,最后逐層縫合。
1.3 觀察指標:觀察三組患者的腸道恢復時間、住院天數、傷口感染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并作統計分析。
1.4 療效評判標準:根據三組患者不同手術時機進行開放式闌尾術后的腸道恢復時間、住院天數的長短和傷口感染率的高低來判斷效果。若患者的腸道恢復時間與住院天數較短,傷口感染率較低,即表示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較好,治療效果較好;反之,則表示患者恢復情況較差,治療效果不理想。
1.5 統計學方法:所得出數據均使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整理與分析,使用均數±標準表示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用x2表示計數資料,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 組出現3例傷口感染,感染率為10.00%;B組出現5例傷口感染,感染率為16.67%;C組出現15例傷口感染,感染率為50.00%,A 組感染率低于B組與C組;同時,A 組患者的腸道恢復時間、住院天數均短于B組與C組;A 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優于B組與C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腸道恢復時間與住院天數對比(±s)

表1 三組腸道恢復時間與住院天數對比(±s)
注:與B組及C組相比,aP<0.05。
組別 例數(n) 腸道恢復時間(d) 住院天數(d)A 組 30 6.12±1.21a 2.01±1.02 a B組 30 8.01±1.78 5.14±1.23 C組30 11.45±2.12 9.12±1.89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外科臨床常見急癥,各年齡段人群均有可能患上此病;而慢性闌尾炎一般由急性闌尾炎演變而成,兩種性質的闌尾炎病發均伴有劇烈疼痛癥狀,患者可選擇保守治療與手術切除治療。然而因傳統開放式闌尾手術后患者切口大,多出現其他并發癥,復發率高,康復效果欠佳,且不能根治闌尾炎病灶,故很多患者一般選擇到大醫院進行切口小、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較低的腹腔鏡手術。
但目前我國鄉鎮基層醫院尚未配備有先進的腹腔鏡手術,因此尚需要對傳統的開放式闌尾術進行研究,并對會影響患者治療效果的各種因素進行探討與分析;例如本研究中探討了不同手術時機對闌尾炎患者的影響效果,幫助醫生能正確把握患者最佳的手術時機,減少患者病痛。因此,最佳的手術時機對開放式闌尾術患者的治療尤其重要,甚至會影響術后恢復效果。
本研究中,A 組進行開放式闌尾術患者的腸道恢復時間與住院天數均短于B組與C組,且術后恢復情況優于B組與C組,同時傷口感染率明顯低于B組與C組;說明A 組患者的手術時機優于B組與C 組,是較佳的手術時機,對開放式闌尾術患者有顯著效果,能縮短患者術后腸道恢復時間與住院時間,有效降低患者傷口感染率,使患者術后恢復速度加快,是可行的臨床方法,值得推廣與應用。
[1] 韓傳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藥物與人,2014,6(27):104
[2] 張世民.闌尾周圍膿腫的手術時機和手術方法對療效和預后的影響[J].云南醫藥,2015,36(01):15-106
[3] 徐威.探討開放式闌尾炎患者的手術時機[J].醫學信息,2014,27(07):209
[4] 管安慶,李奎.闌尾炎手術時機把握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09):80-81
[5] 曹振杰,杜俊鵬.手術時機的選擇對小兒急性闌尾炎術后的影響[J].中國醫療前沿,2013,8(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