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棟
(河南省南陽市方程縣人民醫院 河南 南陽 473200)
慢性胰腺炎為臨床常見疾病,其發病實質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導致的胰腺實質進行性損害和纖維化[1]。發病后患者常伴有鈣化、胰細胞減少和萎縮等病理改變,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病情發展至后期時可并發黃疸和糖尿病等嚴重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健康[2]。現階段臨床治療慢性胰腺炎患者的方法包括常規藥物治療、胰酶替代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三種,各種治療方法均具有自身的優越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院本次對胰酶替代治療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對比研究,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期間來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80例患者入院后經臨床影像學檢查均被確診為慢性胰腺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患者平均分成胰酶替代組和對照組,胰酶替代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在23~5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2±1.3)歲,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在22~59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1±1.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例上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兩組患者均事先知曉我院本次研究,且在參與研究前已簽署我院制定的研究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胰酶替代組:本次研究對胰酶替代組實施胰酶替代治療,藥物為復方胰酶片(國藥準字H61022561;陜西博森生物制藥股份集團有限公司;化學藥品,胰酶50mg,豬膽膏50mg),餐前整片吞服,每次6片,每日3次,治療周期為2周。
1.2.2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藥物治療,藥物為(國藥準字Z20027976;吉林省天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成藥,每袋裝10g),餐后開水沖服,每次1包,每天3次,治療周期為2周。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藥物不良反應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根據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和影像學檢查結果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顯效:治療周期結束后,患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炎性反應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炎性反應消失面積大于50%。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病情進一步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臨床治療效果比較:本次研究胰酶替代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5.0%,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所示。

表1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藥物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服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均未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3.1 胰酶治療慢性胰腺炎的作用機制:胰酶是一種本身具有生理活性的復合酶,是從豬胰中提取的多酶混合物,主要含有胰糜蛋白酶、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胰脂肪酶等單種酶,在中性或弱堿環境下具有較強的活性,能夠促進機體內脂肪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從而起到改善患者胰腺分泌不足,促進消化的作用[3-4]。臨床實踐發現采用胰酶替代治療慢性胰腺炎患者,可有效糾正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狀態,緩解患者疼痛感,并能夠阻止患者病情進一步發展,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此外還能有效改善患者因胰腺功能分泌不足所引發的腹瀉、腹脹、腹痛等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5]。
3.2 不良反應:胰酶替代治療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少,僅有極少數患者可見肛周瘙癢、腹部不適、便秘等藥物不良反應。
3.3 結果討論:我院本次研究采用胰酶制劑對胰酶替代組患者實施治療,治療結果顯示胰酶替代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均未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該治療結果表明胰酶替代治療慢性胰腺炎患者,療效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偉林,鄭樹森.慢性胰腺炎的胰酶替代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09(13):823-825
[2] 曾超,王一平.胰酶制劑治療慢性胰腺炎的研究現狀[J].華西醫學,2014,04(11):691-692
[3] 徐克成.慢性胰腺炎時的胰酶替代治療[J].胰腺病學,2014,04(9):197-199
[4] 徐克成.慢性胰腺炎的胰酶治療[J].中華消化雜志,2010,05(6):313-315
[5] 慢性胰腺炎的診斷和胰酶治療[J].臨床內科雜志,2011,902(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