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松盧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婦幼保健院 浙江 溫州 325100)
目前我國95%以上的高血壓為原發性高血壓。臨床上對該病的發病原因與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與遺傳、環境、神經內分泌、代謝、精神等因素綜合作用有關。長期高血壓可導致靶器官(如心、腎、腦)及血管功能與結構的改變。最終導致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因此,治療的主要目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殘的總危險?,F在對我院部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進行聯合治療,對比觀察其臨床效果,以作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4月門診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76例。高血壓診斷及分級標準參照《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高血壓1級65例,2級156例,3級55例;最小年齡35歲,最大年齡90歲,平均年齡60歲,病程最短一個月,最長41年,平均12年;合并癥情況:高血壓性心臟病9例、糖尿病22例、冠心病5例,高脂血癥15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6例、心律失常1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92例,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齡35~89歲,平均年齡58歲;對照組情況:氨氯地平組92例,其中男46例、女46例,年齡35~90歲,平均年齡59歲;替米沙坦組92例,其中男47例、女45例,年齡35~90歲,平均年齡61歲。經統計學檢驗,三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和年齡結構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組(n=92)進行聯合治療,對照組使用氨氯地平組(n=92)、替米沙坦組(n=92)治療,分別給予氨氯地平5mg/d,聯合替米沙坦40mg/d;氨氯地平5mg/d;替米沙坦40mg/d觀察治療4周后,血壓下降未達到有效標準時,藥物劑量增加1倍,所有患者療程均為8周,治療期間監測血壓、血脂、心電圖、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的變化,同時觀察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2 原發性高血壓臨床診斷:本次研究對象為原發性高血壓,指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采用非同日3 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患者既往有原發性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90mmHg,也為本次對象。所有病例均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在實驗前患者均有充分的了解,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實驗,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
1.3 方法:觀察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組(n=92)進行聯合治療,對照組使用氨氯地平組(n=92)、替米沙坦組(n=92)治療,分別給予氨氯地平5mg/d。聯合替米沙坦40mg/d、氨氯地平5mg/d、替米沙坦40mg/d觀察治療4周后,血壓下降未達到有效標準時,藥物劑量增加1倍,所有患者療程均為8 周,治療期間監測血壓、血脂、心電圖、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的變化,同時觀察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治療期間不加用其他相關藥物。
1.4 高血壓臨床療效評估標準為:取兩藥聯用前3天和療程最后3天血壓的平均值作為判斷的依據。
顯效:舒張壓下降值不小于20mmHg或者降低10mmHg以上至正常水平,
有效:舒張壓降低10~19mmHg或者降低值小于10mmHg至正常水平,或者收縮壓的下降值大于30mmHg;
無效:舒張壓下降值足10mmHg,同時沒有達到正常水平
總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病例數占總病例數百分比。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并進行統計學對比分析。
1.5 數據處理: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5.0版對所得數據實施統計學檢驗。檢驗水準設定0.05(即可信區間為95%),p<0.05表明樣本數據的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各組血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聯合治療組的降壓幅度明顯大于氨氯地平組、替米沙坦組,分別為35.2.0/23.8mmHg、25.3/15.8mmHg、22.5/16.6mmHg。經對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的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學檢驗,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3],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高血壓是我國常見病和多發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為長效鈣拮抗劑[4],替米沙坦片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為目前較常用的治療高血壓藥物。長效鈣拮抗劑通過選擇性抑制鈣離子跨膜進入平滑肌細胞和心肌細胞,對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心肌,是外周動脈擴張劑,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有效降低血壓。替米沙坦片通過對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的阻滯,可較ACE抑制劑更充分有效地阻斷血管緊張素對血管收縮、水鈉潴留及細胞增生等不利作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降壓作用平穩,降壓效果顯著平穩。兩藥聯用,作用機制不同,但是從不同的環節上使外周阻力下降,有協同降壓作用。
由本文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聯合治療法療效顯著,副作用小,易耐受,服用方便而安全,是較為理想的降壓藥物聯用選擇。具有進一步推廣應用的價值。
[1] 楊化浩.替米沙坦單用或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用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24):103-104
[2]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
[3] 楊立英.楊益峰 氨氯地平不良反應33例文獻分析[期刊論文]-中國藥業2012(4)
[4] 王文,張宇清,馬麗媛.CHIEF:中國高血壓干預效果研究-初始低劑量鈣離子拮抗劑為基礎的聯合方案治療高血壓的隨機臨床研究階段報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