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福權
(興化戴南人民醫院腫瘤科 江蘇 興化 225721)
肺癌為當前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肺癌發生率在城市位居常見惡性腫瘤發生率的首位,且近年來發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以上[1]。2009年2月-2015年1月我院對54例晚期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采取培美曲塞聯合鉑類藥治療,取得較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晚期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4例,所有患者的診斷均經病理學或細胞學證實,患者肝腎功能及血常規正常;患者至少有一個可測量的病灶,KPS評分在70-90分。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齡47-73歲,平均年齡(62.7±5.4)歲;腺癌37例,鱗癌12例,腺鱗癌5例;臨床分期:Ⅲ期39例,Ⅳ期15例;腫瘤分布:肺內原發灶、惡性漿膜腔積液、胸壁、淺表淋巴結、縱隔淋巴結、后腹膜淋巴結、骨、肝、腎、脾、腎上腺、腦。
1.2 治療方法: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第一天靜脈滴注培美曲塞,500mg/m2;第一天到第三天靜脈滴注順鉑,25mg/m2,3 周為一個療程。給予培美曲塞前1 周開始口服葉酸400μg/d,持續到第21天;并給予培美曲塞前1周肌肉注射維生素B12,1 000μg/d,以后每9周重復一次,直至治療終止;給予培美曲塞前1天,開始口服地塞米松片4 mg,2次/d,連續口服三天。兩組均治療2 個療程后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并觀察毒副作用。
1.3 療效判定標準:療效判定參照RECIST 療效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R):所有目標病灶消失;部分緩解(PR):目標病灶最長徑之和與基線狀態比較,至少減少30%;病變進展(PD):目標病灶最長徑之和與治療開始之后所記錄到的最小的目標病灶最長徑之和比較,增加20%,或者出現一個或多個新病灶;病變穩定(SD):介于部分緩解和疾病進展之間。有效率為完全緩解率及部分緩解率之和,疾病控制率為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及穩定率之和。不良反應根據WHO 關于抗癌藥物毒性反應評定標準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所有數據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用(±s)表示計量數據,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情況:5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完成1個周期化療后,療效評價為進展,改用其他方案進行治療,其余51例患者至少完成2個療程。其中完全緩解2例(3.70%),部分緩解8例(14.81%),病變穩定21例(38.89%),病變進展20例(37.04%);有效率為18.52%,疾病控制率為57.41%。
2.2 不良反應:患者主要不良反應為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胃腸道反應,多為Ⅰ度和Ⅱ度,對癥處理后癥狀減輕不影響繼續治療。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具體見表1。

表1 不良反應情況[n(%)]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病及確診時多為晚期,手術治療難度較大且極易復發,且復發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有較高的死亡率。培美曲塞為抗代謝類抗腫瘤藥物,其作用機理為可通過抑制葉酸代謝途徑的多種酶(甘氨酰胺核苷甲酰基轉移酶和胸苷酸合成酶等),從而抑制腫瘤細胞DNA 的合成,達到抗癌治療的目的[2-3]。順鉑是目前臨床常用的化療藥物之一,具有抗癌譜廣、療效確切且無交叉耐藥等特點[4]。綜上所述,培美曲塞與順鉑聯合治療晚期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較好,患者不良反應少且易處理,患者治療的耐受性良好,臨床適用于特質虛弱的患者,可顯著提高患者治療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 Scagliotti GV,Parikh P,yon Pawel J,et a1.Phae m study comparing eisplatin plus gemeitabine with cisplatin plus pemetrexed i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ANCOL,2008,26(21):3543-3551
[2] 余清平,唐金鳳.多西紫杉醇與培美曲塞分別聯合順鉑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比較.腫瘤藥學,201 1,1(4):359-362,378
[3] 許楊.培美曲塞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現代醫藥衛生。2010,7(24):126-127
[4] 徐洪君,孟艷,孫宇新.人參皂甙Rh2聯合順鉑應用對人喉癌細胞Hep一2的作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5,9(4):58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