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秋芳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醫院產二科 浙江 瑞安 325200)
子宮肌瘤為婦科常見病,女性妊娠期間若合并子宮肌瘤不僅會對產婦孕期、分娩期及產褥期等各個階段造成負面影響,而且還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故而,臨床上必須要及時開展有效措施進行處理。本研究為探討綜合化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中的應用價值,采用不同護理方式對收集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具體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收集自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86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患者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28.6±3.2)歲;孕周6-29周,平均(16.3±2.1)周;其中48例產婦為初產婦,38例為經產婦,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采用綜合化護理方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式如下。
(1)心理護理。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通常可在早期確診,確診后多數患者易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因而,護理人員需及時和患者溝通交流,認真向患者傳授肌瘤的危害及注意事項等,且需要讓患者認識到該病是可以治療的,盡可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2)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并且應讓患者及其家屬認識到孕期保健的重要性,增強患者對孕期健康知識的了解,一旦有異常現象發生,比如腹痛、出血等應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3)產時護理,分娩時護理人員應認真對產程進展情況進行觀察,并嚴密監測胎心情況,同時應及時、準確的和醫生進行配合,促進胎兒順利娩出,盡可能避免宮縮乏力、胎兒窘迫等現象發生。
(4)產后護理,分娩后30min護理人員需認真對產婦宮底高度進行測量,并認真觀察患者引導出血情況,且需告知產婦需及早排空膀胱;此外,護理人員應囑咐產婦注意會陰衛生,定時擦洗外陰,以防感染;并應告知產婦母乳喂養的重要性,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喂養方式,提高母乳喂養率。
1.3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兩組臨床療效、并發癥情況及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時間。
1.4 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肌瘤消失或顯著縮小;
有效:臨床癥狀好轉,肌瘤體積有所縮?。?/p>
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肌瘤體積無變化,甚至加大[1]。
1.5 統計分析:患者基本資料用SPSS18.0統計學進行檢驗,(±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采用綜合化護理方式進行進行護理干預后其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平均為(7.1±2.0)d,平均住院時間為(10.3±2.6)d;對照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平均為(12.7±2.2)d,平均住院時間為(19.2±3.3)d;組間比較均有較大差異(p<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觀察組43例患者中胎盤早剝1例,產后出血1例,占4.7%,對照組43例患者中胎盤早剝1例,產后出血3例,前置胎盤1例,占11.6%,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子宮肌瘤為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婦科疾病,該病在育齡期女性中的發病率較高。然而臨床研究顯示若妊娠女性合并子宮肌瘤則極易對其自身及胎兒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極易導致產婦產生陰道流血、感染、貧血等癥狀;而且妊娠早期受雌孕激素的影響,還可促進肌瘤生長速度增加,而子宮則極易因受刺激而出現收縮現象,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流產。而妊娠中晚期則可導致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兒發育遲緩等現象,對產婦及胎兒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2]。故而,臨床上必須要及時采取系統有效的措施對疾病進行治療及護理,以保證孕婦及胎兒健康。護理人員需重視對患者心理疏導的重視,改善其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且需囑咐產婦定時進行產檢;產婦分娩時護理人員應 協助醫護人員進行各項處理,以確保胎兒順利娩出;此外,產后護理人員還應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嬰兒喂養習慣,以保證母嬰健康,縮短其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
綜上述所,采用綜合化護理方式對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對促進患者康復,減少并發癥發生有重要價值,應推廣應用。
[1] 王愛妮,程景民,王霞,等.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在剖宮產術中治療方案的探討[J].吉林醫學,2014,35(31):6939-6940
[2] 王霞.淺談子宮肌瘤剔除術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分娩時的安全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25):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