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泓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北京,100872)
當前,由Web2.0主導的互聯網世界中,作為信息資源核心組成的檔案自然涉及其中。Web2.0 推動下的大數據革命對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以及開發(fā)利用提出挑戰(zhàn)與契機[1]。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已不再局限于檔案機構內部的實體館藏或系統數據庫之中,網絡平臺成了新陣地。Web2.0 提供了平臺與技術,其核心理念也為實現檔案信息資源新模式提供借鑒[2]。
當前的檔案信息資源整合依舊面臨著資源供應與利用需求不對稱的矛盾,究其原因,依舊無法跳脫體制、人才、資金等傳統問題,Web2.0 的成熟應用一定程度上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突破口,其秉持的注重個性需求,追求協作共建共享的理念,以及其開放平臺為覆蓋社會各方面的檔案資源體系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軟硬件設施。隨著2014年《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以下稱意見)出臺,明確提出對檔案信息資源整合的重視,從體制、資源體系、利用體系、安全體系以及保障等層面為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提供了方向與有利的支持。
本文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對Web2.0進行界定,然后將其特征與檔案學理論以及實踐成果結合,然后提出在新形勢中Web2.0 式的檔案信息資源整合的原則與模式如何呈現。
Web2.0 可以說是信息技術發(fā)展引發(fā)網絡革命所帶來的面向未來、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2.0 模式在互聯網領域的典型體現。它是“去中心化”的,以互聯網為基地的,主要有以下特征[3]:
(1)用戶個性分享。用戶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種觀點,構建個性化的網絡空間。
(2)信息聚合。信息在網絡上不斷積累,不會丟失,碎片化的信息在聚合時能形成巨大的價值。
(3)以興趣為聚合點的社區(qū)參與。Web2.0平臺上,聚集的是對某個或者某些問題感興趣的群體,在其中貢獻其注意力與信息。
(4)開放的平臺,活躍的用戶。平臺對于用戶來說是開放的,而且用戶因為興趣積極的參與其中。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4年1月發(fā)布的《第33次互聯網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國內主流的社交媒體如微博用戶接近3 億,社交網站兩萬多個,社交媒體用戶占網 民 總 數 近50%[4]。由 此,在Web2.0盛行的社會與技術環(huán)境中,檔案機構或相關組織機構也正在將Web2.0 的理念融入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之中。
對新形勢的分析將由兩個層面展開:第一層面將是分析發(fā)布意見的新形勢;第二個層面是意見對檔案事業(yè)發(fā)展提供的新形勢是什么?因而將分為宏觀大環(huán)境與檔案環(huán)境。
檔案部門作為黨政組織的有機組成是與黨政的建設息息相關的,黨政的建設方向是重點是檔案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依據“十二五”規(guī)劃、可持續(xù)發(fā)展報告、各部“十二五”規(guī)劃,通過主題分析得出,與檔案事業(yè)發(fā)展相關的重點有:建設服務型與陽光型的政府;關注管理理念、方法、流程以及技術的創(chuàng)新;應用信息與通訊技術打造電子政務平臺,鼓勵信息資源開發(fā);關注文化、社會建設與社會建設。檔案作為重要的輔助工具,檔案部門作為重要的輔助部門,其職能、工作重點、方式要提供相應支持。
技術是新形勢的關鍵要素,為政府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利的手段與平臺。當前,信息與通訊技術的發(fā)展使社會呈現出信息化、數據化與知識的趨勢,檔案是信息的核心組成部分,信息技術及其通訊技術的發(fā)展也將直接影響檔案及檔案實踐活動。
通過對《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的解讀,其推廣與執(zhí)行過程中,可以為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提供的有力的支持如下:
(1)在檔案的組成上,明確對人民群眾各方面真實記錄的重視;
(2)在檔案體制中,歡迎社會力量的參與;
(3)資源體系建設中,覆蓋更多主體,注重檔案信息資源整合;
(4)利用體系搭建中,強調以服務為導向,通過技術,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5)安全體系的建構中,依然強調保障檔案本質屬性與安全;
(6)資源保障層面,強調對組織建設、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
呈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保證原則的設定是與Web2.0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的,積極采用Web2.0 平臺及其技術手段。即以人為中心,注重個人與社區(qū)的需求與興趣點的發(fā)掘,鼓勵共享與聚合信息,搭建開放的平臺,利用Web2.0 中的信息與通訊技術助力檔案信息資源整合。
第二,遵循檔案學的基本理念與思想,即已有的檔案理論與實踐成果的原則性要求。保障檔案在數字時代繼續(xù)作為權威與核心信息資源的基本管理要求,即保證檔案的原始性、真實性、完整性、可靠性、有用性、安全性、可信性[5]。
第三,要從實際出發(fā),遵循與利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中的相關原則與要求,結合實際工作的需求來設定更能適應實踐環(huán)境的原則,以提升原則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
4.2.1 保障完整性的多主體協作
檔案在其全生命周期中有著形成者、保管者、所有者、利用者等利益相關方,既有政府機構,也有社會組織,更有公眾個人或社區(qū)。因而,在檔案信息資源整合中,要考慮與協調這些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引入多元主體協作的方式。從而能保障多元價值取向的需要,也能在整體上保證檔案集合體作為社會整體資源的完整。
4.2.2 保障準確與可靠的社會化互動參與
這個原則承接上一個原則,但側重于,除了檔案機構以及傳統的政府或其他主流機構,其他的非主流的社會組織,例如邊緣群體與公眾能夠相對大規(guī)模地參與資源整合。通過社會化的互動參與,引入不同主體、個人的需求與直接性參與,可以使所整合的檔案信息資源相對更準確、可靠地記錄檔案所承載的活動記錄。
4.2.3 積極開發(fā)新技術保障真實性與安全性
積極探索新的技術,尤其是保障根據Web2.0 的技術特點形成的海量的非結構化信息以及多平臺異構信息如何長期保存與可用。此外,因為涉及多主體的參與,特別是涉及到網絡的大范圍傳播,因而更要依靠技術保障各主體對其所有的檔案信息資源的權利,保障隱私、知識產權等法律與道德層面的利益。
4.2.4 以服務促進整合,保證長期的開發(fā)與利用
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是Web2.0 式檔案信息資源整合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整合的原則是要服務于檔案的利用,是要保障各利益相關方能從檔案信息資源中獲取合法的利益。比如,要吸引公眾參與貢獻與整合資源,政府機構或商業(yè)機構就要首先對公眾開放資源,滿足他們的檔案信息需求。通過良性循環(huán)與互動,實現檔案信息資源服務與檔案信息資源整合各自目標的實現。
4.2.5 與其他信息資源的融合
Web2.0 中的信息多是碎片化的非結構化信息,只有通過聚合,成為總體的信息聚合體才能更好體現價值。對檔案信息資源而言,需要通過各類有機聯系聚合成總體性的檔案信息資源成為有效與可用的信息資源。而與其他信息資源,例如單純的數據,也有著融合的必要,共同聚合成有效的信息資源,考慮整合的檔案信息資源與其他信息資源在開發(fā)與利用中的對接等問題。
5.1.1 官方機構的雙線模式
雙線模式是指官方機構從兩條線整合檔案資源:第一是基于自身檔案信息資源,依托其官方檔案網站,開設互動平臺,吸引用戶參與,補充檔案信息資源;第二是在第三方的社交媒體平臺上開設賬戶,向用戶群展示檔案信息資源實現互動,吸納用戶補充檔案信息資源。
2011年NARA 為貫徹奧巴馬“開放政府指令”推出了“公民檔案員”項目,NARA 主要通過雙線模式完成這種眾包。第一種是將Web2.0 的理念用于建設自身的網站,通過NARA 網站上的一些應用軟 件 工 具(公民檔案員Dashboard),鼓勵公眾接觸檔案文件,給檔案做標簽,制作手稿檔案的打印抄本,加載和分享圖像及其元數據,參與競賽活動等等[6]。另一種方式則是NARA 對Facebook,twitter,flicker,youtube等20種社交媒體工具的應用。這些賬戶通過上傳各類專題的視聽、文本的各類形式的多媒體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吸引公眾瀏覽觀看,并且參與到對所上傳資源的著錄、背景描述、內容補充,資源補充等活動中來[7]。
5.1.2 商業(yè)性的互利模式
這種模式是商業(yè)機構,從市場角度出發(fā),基于消費者需求應用檔案及其相關資料實現商業(yè)效益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通過挖掘出用戶的文化或娛樂需求,收集或購買一定數量的檔案與相關信息,在滿足需求的同時也吸引用戶貢獻資源。
Ancestry是全球最大的家譜檔案的在線資源提供商,有著200 多萬的付費用戶。在該公司構建的在線社區(qū)上,注冊用戶創(chuàng)建自己的家族,可以建立家譜樹、相冊、大事記、公告、話題等,在這個平臺上,用戶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更可以邀請家人和朋友分享個人記憶,上傳照片和相關故事,以幫助建立他們的家譜樹,使家譜可視化,目前已經超過39 萬的家譜樹包(4 億多份家譜文件與檔案)。而用戶可以利用網站提供的各種工具查詢自己感興趣的資源,可能發(fā)現姓氏與家族的來源、發(fā)展歷史,尋找未知的親戚。從其運作方式可看出,該公司的管理主體由提供平臺與收集資源的商業(yè)機構與感興趣付費的個人用戶組成,檔案機構與家譜收藏機構的角色則是有償提供相關資源。[8]
5.1.3 非營利的文化與權利模式
這是由學術機構或民間公益機構為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來開展的公益性的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是為了人類記錄歷史,實現人類權利。學術機構或民間公益機構基于其研究或興趣,主動向公眾采集資源,且通過網絡平臺展示資源以吸納用戶補充資源。
紐約城市大學皇后學院特藏部與檔案館一直致力于打造21 世紀數字記憶范例,以促進歷史事件的傳播,擴大利用范圍。在這個項目中,學術機構與注冊用戶則扮演著管理主體的角色。一方面,項目組通過口述史研究方法采訪相關的公眾獲得關于紐約皇后區(qū)歷史變遷的各種書面材料(書籍、手稿、照片等)與移動影像及聲音捕獲片段,并基于一定的制度和標準予以整合。另一方面,通過建設的網站以及應用historypin/twitter 等社交媒體工具,將這些資源進行公布和共享,與公眾開展互動。而通過網站以及社交媒體工具,公眾上傳資源,并參與管理在線資源,例如糾正錯誤的信息。[9]
第一,現存的不足表現為參與度不足。主導的主體官方檔案機構、商業(yè)機構、公益機構以及重要的協作主體公眾都有著參與度不足的問題。對官方檔案機構而言,網站還主要是依托web1.0 的思想來構建,所依托的Web2.0平臺由于主要是由商業(yè)機構構建,各類社交媒體也是由第三方的商業(yè)機構提供。對商業(yè)機構而言,檔案的經濟效益的開發(fā)有一定難度,目前主要是和其他信息資源整合成聚合的資源體系。對公益機構而言,受資金與人力的限制,在檔案信息資源整合的規(guī)模上直接受限。對公眾而言,由于官方檔案機構或公益機構由于其主要整合方向在歷史、業(yè)務等方面,受眾與參與度都有所有限。
另一方面,各主體間的利益機制還待完善。官方檔案機構的行政與文化職能能否在整合中實現,商業(yè)機構的經濟效益能否保障,非營利組織的文化、學術目標能否實現,公眾的檔案信息需求能否滿足,這四個問題都在當前的模式中還未能獲得充分解答。于各類主體而言,各自的利益訴求也面臨矛盾,公眾的檔案信息需求可能與官方檔案機構的保密工作沖突,商業(yè)機構的經濟效益也可能與官方檔案機構的免費利用沖突,商業(yè)機構可提供比非營利組織更完善的平臺,非營利組織也可能威脅商業(yè)機構的發(fā)展。
基于當前所形成的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模式的經驗與不足,未來Web2.0 平臺上的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模式將要更加契合Web2.0 的理念,在保證檔案信息資源真實可靠完整的基礎上,將參與、互動、協作、融合充分融入檔案信息資源整合。
從而實現的檔案信息資源整合將呈現出以下的特點:第一,基數更大的參與。在官方機構已有長效整合的基礎上,需要吸引商業(yè)機構、公益機構以及公眾更大范圍的參與。第二,交互更深的協作。各主體的參與將是通過更多的對話實現,貢獻各自的資源、通過不同的定位和分工實現各自的需求。第三,以檔案為核心的更多元的資源融合。在保證資源體系中以真實、可靠、完整、安全的檔案信息資源為核心的同時,線上線下的資源相互補充,更要與其他信息資源實現資源整合上的融合。第四,更加深入的技術應用。應用Web2.0思維指導整合工作的同時,積極利用Web2.0提供的平臺,應用適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實現新技術時代的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最終,實現Web2.0式的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模式的持續(xù)性構建與優(yōu)化。
*本文為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國家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機制研究》(項目號:13&ZD184)的研究成果之一。
[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斯·庫克耶.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26.
[2]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刪除——大數據取舍之道[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72-79.
[3]Wikipedia.web2.0[d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Web_2.2014-05-26.
[4]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d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2014-05-26.
[5]露琦安娜·杜蘭蒂.電子文件的可信性.王健.電子文件管理國際前沿成果論文集[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2010.22-30.
[6]NARA. Social Media and Digital Engagement at the National Archives[db/ol]. http://www.archives.gov/social- media/.2014-05-26.
[7]胡明浩.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管理署利用社交媒體開展檔案文化傳播工作的啟 示[db/ol]. http://www.archives.sh.cn/dalt/wgdagz/201402/t20140211_40307.ht -ml.2014-05-26.
[8]Ancestry. about ancestry[db/ol].www.ancestry.com/.2014-05-26.
[9] Historypin.about hitorypin[db/ol]。http://historypin.com/.201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