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恒
摘 要: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機構編制管理中的應用使我們的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真正走向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此,必須充分發揮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機構編制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機構編制;管理信息;查詢服務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3.054
1 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現狀
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與運用可以理解為電子政務,電子政務即政務信息化。在政務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廣泛采用現代信息技術,以網絡為基礎、應用為重點、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核心,推動職能轉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為政務管理現代化奠定基礎。目前機構編制管理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上表現為以下幾點。
1.1 機構編制管理部門
辦公室雖然都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但多是用來打字、制表;計算機雖然都聯通了互聯網,但僅用于查閱資料;部門內部雖然實現了辦公自動化,但僅限于事務層面的處理;機構編制信息雖然基本實現了系統化管理,但僅限于部門內部使用。面對這些現狀,雖然不能斷然說信息化沒有實現機構編制的管理目標,但可以肯定的是,信息化的管理工具,至少目前還沒有對提高機構編制管理水平以及實現相應的管理目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尤其像網絡信息處理功能、信息傳遞分配功能、業務實時辦理功能、程序的控制功能等,未能使機構編制管理向科學化、法制化和規范化的方向轉變。
1.2 各級機構編制部門
政府各有關部門各自籌建了不同的信息系統、網站,但大多數都沒有做到信息互通共享,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重復勞動和不能進行數據對接和共享的問題比較多。
1.3 實名制管理信息的收集
以各級編辦正在進行的實名制管理信息收集工作為例,雖然用的是信息化的管理系統,但卻仍然沿用著分時、分步、分工與分離的工作方式,即先由信息中心提供需要收集的信息卡片或電子模板,然后交由相應的單位錄入、校對、修改,最后再上報到信息中心,由專門的工作人員維護到管理系統中。與過去相比,原來裝在檔案室的紙質資料變成了現在的電子版數字化信息,除些之外沒有任何變化。不能說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沒有對機構編制管理起到作用,只能說這項技術在機構編制管理層面沒有得到徹底的應用。
2 建議和對策
2.1 推進信息化管理,加強基礎性建設
機構編制信息化建設要堅持“優化、整合、共享、互動”的原則,運用頂層設計的思想理念,以信息網絡為基礎,以業務為核心,以信息資源共享為主線,提高決策服務水平和能力;推進門戶網站和其他信息工具的應用,實行政務公開和網上辦公,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實現“工作標準化、管理規范化、信息數字化、流程網絡化、辦公無紙化、審批服務一體化”,保證機關高效運轉、健康有序發展。這就要求機構編制部門內部要加強局域網的建設,同時建立智能化辦公操作系統,用以支持日常工作和管理。通過內部辦公系統,實現網上公文流轉、信息傳遞、審核審批內部行文,處理內部事務管理,做到網絡互聯、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極大地方便日常工作,提高機關的辦事效率及應變能力。
2.2 推進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
實名制管理作為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的一項新舉措,其目的應該是通過《實名制管理系統》準確掌握編制與人員信息的對應情況,使相關部門嚴格依據機構編制來規范人事管理,而絕不是要求我們在健全機構編制管理信息數據庫的基礎上,再增加人員信息的管理內容。而且人事部門已經做過的工作,編制部門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應用和規范,而不是再做一遍。應構建便捷高效、規范有序的實名制管理技術平臺,通過網上辦理出入編備案手續,實現機構編制、組織、財政、人事等相關部門的數據信息共享和網上協調約束機制。將點式管理變為線式管理或面式管理,把靜態管理變為動態管理,把粗放管理變為精準管理。
2.3 加強數字檔案系統應用
為便于學習和日常管理,應按照“及時、有效、準確、完整”的原則,對涉及機構編制管理的文件資料進行系統整理和分類管理,將各類業務檔案、政務檔案整理、掃描、數字化存儲,按部門、單位對電子公文進行分類,建立檔案原件影印系統和聯網互查系統,做到有據可依、有備可查,簡化查找資料的煩瑣步驟,實現從“翻閱”到“點擊”的轉變,提高公文的查詢效率,克服紙質檔案在翻查中易損耗的弊端,同時有利于向政府部門和社會提供查詢服務。
2008年,黑龍江省編辦開始謀劃建設覆蓋全省的網絡管理平臺,提出實施“三三三”工程,至今,黑龍江省機構編制網絡管理平臺已經相當完善。應該說,機構編制管理依托于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是當今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體現了網絡管理的優勢,解決了機構編制傳統管理模式下的不足。要通過機構編制法制化建設,積極構建“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控制、把關、協調、監督作用,不能強服務、弱監督;緊緊依托機構編制網絡管理平臺,強化制度建設,要在機構編制部門內部形成強力有效的機制和制度優勢,實現機構編制監督檢查的制度化、經常化,把平臺管理這種手段與嚴謹的制度緊密結合,真正實現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的“長治久安”。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