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可義

摘 要:CM復合基地技術就是在普通基地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高科技處理技術。CM三維高強技術適用于許多特殊的地質環境,例如砂土、淤泥、雜填土和素填土等。主要討論了CM復合基地技術的特點、原理和設計原則等問題,以期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CM復合地基技術;特殊地質環境;剛性素混凝土樁;亞剛性水泥土樁
中圖分類號:TU75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3.103
1 基本原理和特點
1.1 構成和作用機理
CM地基是由剛性素混凝土樁、亞剛性水泥土樁和砂石褥墊層混合配置而成的。其中,剛性素混凝土樁叫C樁,亞剛性水泥土樁叫M樁,CM地基就由此而來。CM地基是把剛性樁和亞剛性樁優化后進行設計配置,在地基中形成二維平面和三維空間都合適的剛度梯度。亞剛性樁施工加速了土的固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土的物理學性能。
依據CM地基的構成特點,結合其承載力估算公式分析,C樁的土應力比較高,同時,M樁可以加速土的固結,減少可液化土層,進而可以改善其力學性能,提高樁間的土強度系數。由于C樁和M樁的配置不同,密度會發生變化,所以,面積置換率的可調性也會增大。綜上所述,這三方面的提升幅度較大,所以,會獲得高強度的復合地基。設置砂層褥墊層能保證樁與土合作,減少不均勻沉降,改變其厚度,同時,還可以調整樁和土的應力比,所以說,它在復合地基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是CM地基的技術特點之一。CM地基與復合地基的原理基本相同——將剛性增強體加入天然地基中。由于C樁和M樁的剛度遠遠大于樁間土,基礎板下等量變形時地基應力就會分布開,樁身產生的應力就會相對集中,并且絕大部分荷載都是由樁體本身承擔的,所以,減小樁間的土應力,就會形成樁體效應。同時,土墊層可以均勻分布應力,擴大應力角度,形成墊層效應,所以,通過雙重作用就會形成高強度的復合地基。
1.2 技術特點
樁在平面上將C樁與M樁交叉布置,豎面上C樁長、M樁短,在樁的優化設計上,要合理配置兩樁,形成高強度的復合地基。通過檢測后,其最高的耐力可達800 kPa。CM地基優化配置的樁形成豎向剛度三層地基,有效地提高了變形模量,從而減少了地基沉降。在平面上形成3個剛度平面,對樁土協調變形極有利,并在豎向上形成3個剛度梯度,即第一剛度為C樁+M樁+土,第二剛度為C樁+土,第三剛度為天然土層。這樣的組合不僅能降低工程造價,還會減少變形。在設計CM地基時,將一層30 cm的砂石墊層嵌入到地基和基礎底板之間,極大地降低了地震對其的影響,而且加固后建筑的載荷影響可以基本消除可液化土層,降低了危害程度。
1.3 基本設計原則
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可以將C樁設計成摩擦樁,也可以是端承摩擦樁,可以選擇一些壓縮性低、承載力高的土層當作持力層,例如,密實的砂土活硬塑黏土等,但是,一般不選擇中風化巖層。M樁可以采用可塑或軟塑黏土當作持力層。如果將CM樁放在一定范圍內,CM樁之間應該間隔布置,呈現方形、三角形等。
在施工過程中,可以選用粗砂、中砂和碎石等作為褥墊材料。但是,直徑最大不超過20 mm,厚度為剛性樁1/2直徑。把C40混凝土填芯放在管樁頂端,不小于1 m,長度為樁體外徑的2倍。根據實際的基地地質條件等,合理優化基地形變、深度和強度等。
2 計算復合基地形變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復合基地變形深度應該大于土層的深度。復合土層的分層實際上與天然地基基本相同,復合模量Esp實際上是樁間土體的模擬量和CM樁間模擬量的加權平均值。各模擬量如表1所示。
在C樁、M樁和土的共同作用下,CM基地上部的復合模擬量化為:
Esp=mmEm+mcEc+Es-mcEs-mmEs. (1)
式(1)中,Esp表示該地區的復合模量;Ec表示長樁的壓縮模量;Em表示短樁的壓縮模量;Es表示樁間土的壓縮模量;mc表示長樁的面積置換率;mm表示短樁的面積置換率。
在C樁和土的共同作用下,CM基地下部的復合模擬量為:
Esp=mcEc+Es-mmEs. (2)
3 計算復合基地承載力
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通過多樁基地靜載試驗選定CM復合承載力的特征值。在初步計算CM復合基地承載力的過程中,在C樁、M樁和土的共同作用下,復合基地上部的承載力為:
fsp=ηcmcRac/Apc+ηmmmRam/Apm+ηsfs-ηsmcfs-ηsmmfs. (3)
式(2)中,fsp表示CM樁復合地基的承載力標準值;ηc表示剛性樁承載力修正系數;mc表示剛性樁面積置換率;Rac表示剛性樁單樁承載力特征值;Apc表示剛性樁單樁截面積;ηm表示亞剛性樁承載力修正系數;mm表示亞剛性樁面積置換率;Ram表示亞剛性樁單樁承載力特征值;Apm表示亞剛性樁單樁截面積;ηs表示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程度系數;fs表示樁間土承載力標準值。
在C樁和土的共同作用下,復合基地下部承載力為:
fsp=ηcmcRac/Apc+ηsfs-ηsmcfs. (4)
4 需注意的問題
將C樁沿剪力墻布置的原因是:①單樁承載力不是很高;②在布置時,其結構與現用結構有一定的區別。
采用這種剪切方式的好處有兩點:①減少沉降差異、彎矩和剪切力,優化基地分布,降低制造成本;②提高單樁承載能力。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CM復合基地技術是一種新型的高科技基地處理技術。在特殊的地質條件下,使用該技術所達到的效果比較好,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土體,還可以降低基地沉降,提高承載力,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成本,推動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華龍.CM三維高強復合地基技術在長螺旋鉆孔壓灌樁復合地基中的補救應用[J].中華民居,2013(9):359-360.
[2]張雨田.CM三維高強復合地基技術在施工中的維護措施[J].中華民居,2013(24):106-107.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