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
曾經火熱的中國樓市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不斷降溫,市場在觀望中擔憂崩盤的情緒加重。對此,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達沃斯表示,“中國實現現代化必然會伴隨著城鎮化,對房地產的剛性需求是長期的。至于房地產市場在一定時間內出現調整,這也是正常的。” 專家指出,剛性需求將支撐樓市繼續前行,預計今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將可能回暖
房地產“退燒”屬正常調整
2014年,無論是成交還是房價走勢,都佐證了一年來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數據顯示,2014年1—11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雙雙同比回落。而新房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也從5月份起連續7個月不斷增加。二手房價同樣明顯下調,9月份時,70個大中城市全部環比下跌。
自“9·30”房貸新政、央行降息等政策出臺以來,冷清的樓市有了些許轉暖跡象,多地商品房成交上揚,但這并未扭轉房地產行業業績、利潤下滑的趨勢。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已公布的去年11月銷售業績的33家上市企業中,超過19家不足85%的企業,已基本不可能完成年度任務。與此同時,大小房企之間的業績分化也在進一步拉大。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名譽副會長朱中一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14年房地產市場已進入“新常態”,“真正步入了增速換檔期、結構調整期、政策完善期,以及品質提升期”。
“居民住房普遍短缺、企業拿地開發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朱中一如是說。華遠集團原董事長任志強也稱“希望所有企業做好長期的思想準備。”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更感嘆房地產地位不如從前,“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肯定是走下坡路”。
在許多專家看來,樓市從熱變冷是回歸真正市場化的一種調整,屬于正常現象。經濟學家樊綱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過去發展過熱,如果總是在那種亢奮、過熱的狀態下,拿塊地就能掙錢,那太不正常了。
“經歷了成長的高峰期,甚至是野蠻生長時期后,目前房地產行業進入調整期。”中投顧問房地產行業研究員殷旭飛表示。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政策動向課題組的相關報告認為,房地產市場在經歷多年的快速增長后,在始于2010年的最新一輪史上最嚴厲的限貸限購調控政策影響下,調整開始不斷加深。由于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建設即將完善,嚴重改變市場預期。此外,經濟下行壓力與貨幣政策從緊,也是加劇房地產市場調整的重要因素。
去庫存仍為主旋律
進入2015年,隨著年度宏觀數據的依次披露,如:去年中國GDP增幅7.4%,PPI增速繼續下滑,12月70個大中城市中,66個城市房價環比繼續下滑……結合當前國際經濟整體發展依舊低迷等,我們明顯地感覺得到,今年開年后的大勢依舊嚴峻,最為關鍵的是在“白銀時代”購房者心態發生重要改變:理性大于沖動性。這必然給今年的樓市發展帶來利空的影響。
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是長期存在的。李克強指出,中國的城鎮化正在穩步推進,潛力巨大。中國政府將加大城市棚戶區和城市危房改造力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最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是長期的,并將帶動國內相關行業和產品供給,房地產市場在一段時期內出現調整也是正常的。
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近期在出席某論壇時稱,從形勢上來看,2014年樓市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即使受政策寬松的影響,2015年也將延續這一現狀,因為客觀事實擺在這里,近期央行也開始“放水”,增加了市場貨幣的投放量,三四線城市可能市場交易會略有提升,但局勢也不容樂觀,因為之前開發量過大,僅僅靠這些經濟政策的影響還是不夠的,在建的面積和客觀形成的庫存量,開發商想要在短期內擺脫這種投資困境是不太現實的,未來至少還得用三至四年時間來消化庫存。
不過,對于后市,在董藩看來,不能因為近期市場的波動就否定房地產的地位,房地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當中的地位,不是誰想否定就能否定的,它現在仍然處在上升期。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從短期內來看,當前市場仍然是調整期,市場基本面并沒有明顯改變,“去庫存”仍然為市場主旋律,樓市基本面并沒有實質性改變;而從中長期來看,經濟基本面下滑的壓力還會導致2015-2016年期間樓市需求動力不足的問題繼續表現出來,遲早還會面臨去庫存的壓力。
剛需支撐樓市前行
對于樓市的波動被夸大為崩盤前奏的聲音,專家認為,房地產“崩盤”說是憂慮過度。一方面,宏觀經濟仍然有很大的發展后勁;另一方面,剛性需求將支撐樓市繼續前行。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中國內地始終對房地產有非常強的需求,庫存過度的地方可能需要作出調整,但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后會達到一個穩定均衡的狀態,不會造成重大風險。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夏丹認為,中國人素來有以“擁有自己的房屋”作為安身立命必要條件的傳統,這導致剛需一直是推動樓市發展的一大力量;其次,決定購房需求規模的長期因素是人口增長,人口流向即代表市場運動方向,大城市的集聚效應與三四線城市對人員流動吸引力匱乏的對比,正是這一關鍵因素在起作用。
“歷史上,日本和美國房地產泡沫均產生在城鎮化率達到75%以上,并且經濟增速較慢的情況下,而中國城鎮化仍有發展空間,且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因此出現崩盤的可能性不大。”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指出。業內人士預計,由于目前商品房庫存量巨大,未來房地產行業將會進入底部徘徊周期。2015年下半年開始,樓市有可能回暖
相關機構指出:自去年四季度開始,從上至下都已經達成救市共識,限購逐漸取消,信貨開始松動,降息等利好出現,部分地方政府重啟購房補貼;又如近日四川全面取消“限購、限價”,“放開90/70”等一系列的救市政策此起彼伏,表明了政府維穩樓市的決心,也看到了在去庫存后,樓市向好的可能性,但這最早或出現在今年下半年。因此,今年整體市場或以先抑后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