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德勝門內大街93號院業主私挖地下室,致路面突然坍塌,并導致相鄰的4間民房也發生垮塌。該院業主李寶俊系徐州市人大代表、海熒集團董事長,引發網絡熱議。不少博友表示,對此事件可從城鄉規劃法、行政處罰法等多個角度進行解讀。
對在繁華都市私挖地下室行為的刑法分析
獨醒齋主人
http://maizhongxiang.fyfz.cn/b/841866
首先,要準確給事件行為人的行為定性,前提是要明確:上至天空、下至地心的所有權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所有權是受到各種限制的所有權。行使所有權不能妨害公民個人和公共利益是其應有之義。行使所有權權能不能成為繁華都市私挖地下室行為的違法阻卻事由。
其次,在繁華都市行為人私挖地下室的行為有可能危害了公共安全。這些行為均發生在人口密集的繁華都市,該行為可能對周圍樓群以及附近道路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對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巨大威脅。
再次,行為人的行為可能已經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假如行為人的行為足以使汽車等交通工具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則可以適用刑法第117、119條的規定,以破壞交通設施罪定罪處罰。
最后,關于責任承擔問題。這里有個問題,就是分清私挖行為是管理人私自而為,還是與房主二人共謀所為。還有一種情況是房主對管理人謊稱挖地下室已經過有關部門批準。假如是房屋管理人或使用人私自行為,那么,刑事責任也要由房屋的管理人或使用人個人承擔。假如是管理人、使用人與所有人二人合意共謀而為,則由二人共同擔責。假如管理使用人受了房主蒙蔽,那么,實際情況就是該房主假管理使用人之手實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管理使用人只是個工具,房主承擔間接正犯的責任。
管理責任不應該紙面化
CCTV-文化大視野欄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f33bd0102vc7v.html
其實,這樣的事故本不該發生,因為該地段屬于北京舊城二類保護房屋,翻蓋和修復必須在相關部門規劃局的審批下進行。應當說,這樣的規定已很嚴格,房主去年也受到過處罰,并表示改正。這對于相關管理部門來說,似乎該做的都做了,該罰的也罰了,已盡管理之責。
然而,這正是問題所在。相關部門既然已知房主私挖地下室之事,且能看出施工狀態的大致走向,因此判斷房主是否改正并不是難事,只需不間斷地到93號院查看即可。相關部門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將曾經對房主的處罰當成全部工作的句號,以為從此萬事大吉。這顯然是管理部門將工作紙面化、臺賬化當成職責目標,將現實的一切都人為地完結于紙面的臺賬記錄上。
然而,所有的工作效能最終都要體現于實際效果。管理部門工作臺賬化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上級對下屬部門的考核總是圍著臺賬轉,跟著文件走。若非此次事故發生,相關管理部門就會是形勢大好,因為紙面臺賬齊全詳細,誰都挑不出問題。
相關管理部門工作本應厲行“首問首接制”,即第一個接到某項工作的人或部門,必須負責到底,除非有合理合法的轉交。然而,從93院事故來看,相關部門連起碼的回訪檢查都沒有進行,這其實是一個殘缺不全的工作流程。尤其據報道,多名居民反映,在93號施工過程中曾多次打過城管熱線舉報,但一直沒有反應。此事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