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探索核桃去除二次雄花對其坐果率及單果重的影響,于2011、2012年在香玲、豐輝、元豐、元林等4個核桃品種上進行了不同去雄方法試驗,結果表明,去除二次雄花可明顯降低4個品種的生理落果率,提高其單果重,以二次雄花序萌芽后開始生長時去除效果好,且不同品種間存在差異。
關鍵詞:早實核桃;二次雄花;疏除
文章編號:1005345X(2015)01000803中圖分類號:S664.1文獻標識碼:B
早實核桃進入果實迅速生長期,有二次雄花開放現象,而且在多個品種上表現普遍,雖然這些二次雄花的發育不完全,不久即自然脫落,但其開放卻會大量消耗樹體養分,與迅速生長的幼果爭奪營養養分,影響到幼果的正常發育。及時去除所萌發的二次雄花,能節約樹體養分,保證幼果生長、發育,實現樹體穩產、豐產,且該方法簡單易行,抗早衰。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園基本情況
試驗園設在天水市果樹研究所內,位于北緯34°45′、東經105°44′,年均溫為10.9 ℃,年
吳曄等:去除二次雄花技術對早實核桃生理落果及單果重的影響
平均降水量580 mm,全年無霜期182 d,年日照時數1 286 h。試驗園面積1.3 hm2,前茬作物為桃樹,屬南溝河河谷階地。土壤主要為河床淤積砂質壤土,淤積土層厚約20~30 cm,下層為河床原形,土壤密度為1.43g/cm3,田間最大含水量為21%(重量百分比),有灌溉條件。定植前測定土壤0~20 cm,土層有機質含量為0.87%,堿解N含量 83 mg/kg,速效P含量為10 mg/kg,速效K含量215 mg/kg,pH值8.2。20~60 cm土層有機質含量0.81%,堿解N含量72 mg/kg,速效P含量6 mg/kg, 速效K含量182 mg/kg,pH值為8.1。供試樹為4年生早實核桃,品種有香玲、豐輝、元豐和元林。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①,二次雄花花序萌芽后,開始伸長時立即疏除;②,待整株樹上1/2的二次雄花花序伸長、小穗分離時統一疏除;③對照,不人工疏除二次雄花,任其自然開花、脫落。每處理均選取生長中庸、無病蟲危害的4個品種,每品種選5株樹進行試驗,隨機排列。
具體試驗方法為:分別于2011年5月19日和2012年5月18日即二次雄花萌發伸長前,標記并記錄其坐果個數,隨即進行試驗處理。待二次雄花全園自然脫落后,分別于2011年6月28日和2012年7月5日調查4個品種的坐果個數,于果實成熟采摘后計算不同處理的平均單果重。
2 結果與分析
2.1 二次去雄技術對早實核桃生理落果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表1):采用去除二次雄花技術可明顯降低4個品種的生理落果率,以處理①效果最為明顯。由此可見,人工去除早實核桃二次雄花對減少生理落果效果明顯,而且疏除越早,生理落果越輕。不同品種應用技術有一定差異,元林效果略差。
2.2 二次去雄技術對早實核桃單果重的影響
調查結果表明(表2),采用二次雄花去除技術后4個品種的青果重均較對照有所增加,二次雄花去除越早,對核桃單果重增加影響越大。品種間也存在明顯差異,香玲、豐輝、元豐效果好于元林。
3 小結與討論
早實核桃不同品種和單株間通常落果率差異較大,落果原因往往與受精不良、營養不良、花期低溫與干旱等有關。目前,核桃二次花特性無法控制,多數品種有二次花開放現象,二次花開放時大量消耗樹體養分,影響果實膨大,加劇生理落果。加強土、肥、水精細化管理,及時疏除二次雄花可減少生理落果,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同時能降低二次雄花開放對翌年成花的影響,防止樹體早衰,維持豐產、穩產。
人工去除二次雄花,對豐輝、香玲、元豐品種生理落果和單果重影響明顯,對元林品種影響小;這可能是因為元林品種生理落果率低于其他品種,而且元林品種二次雄花數量明顯少于其他品才使得去除二次雄花對其影響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