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房比紐約還難
泰勒·福克斯原本覺得,在紐約市找個住處是很艱難的。
但是,當這位24歲的紐約人最近搬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為當地增長最快的一家創業公司工作時,他才幡然醒悟。
瑞典的租房規則錯綜復雜,而要申請政府保障住房,得等上幾十年才輪得到自己。面對此種情況,無論這位畢業于哈佛大學計算機專業的高材生愿出多大價錢,卻總是在找房的過程中撲空。
“在紐約,你只要愿意花錢,總能找到好房子。”福克斯最終簽了一個短期租約,在斯德哥爾摩的市中心找了一套一居室公寓,房租是每月1700美元,比多數紐約人為同類房型所支付的租金少得多,“但是在瑞典,就沒什么房源。在這里很難找到房子。”
城市規劃滯后幾十年
福克斯遭遇的住房困境,正成為斯德哥爾摩、乃至世界各地的科技中心都在面對的一項普遍難題。瑞典首都近年來已成為歐洲最具吸引力的科技中心之一,它將成千上萬的工薪族和開發人員,吸引到了像Spotify這類公司里。Spotify是一家創立于斯德哥爾摩的、廣受歡迎的流行媒體音樂服務公司。
然而與此同時,斯德哥爾摩的城市規劃法則近幾十年來都未曾發生過改變,如今已經趕不上科技行業大踏步前進的步伐。
瑞典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實施的租金管制等住房限制措施,使業主幾乎不可能將公寓出租給外國科技人才。新施工項目的積壓,意味著在未來15年內,每年只能建造1萬套住宅。只不過,斯德哥爾摩地方政府已經給一些新的住宅開發項目設立了快速通道。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據斯德哥爾摩市政府稱,每年約有4萬名來自國內外的人士搬到斯德哥爾摩,就職于科技公司、金融公司和其他瑞典企業。
沒有地方供外來人才居住
在斯德哥爾摩的一處共用工作空間里,缺少住房總是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這里聚集著一些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的科技公司,其員工們會在打乒乓球的時候交流想法。這處共用工作空間設在當地一片主要購物區中的一棟現代建筑的五樓,名為SUP46。
“租個地方住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那間共享辦公室里,33歲的弗里肖夫·安德森喝著咖啡說。十多年前,安德森創立了他的第一家科技公司,但現在卻沒有財力把外國開發人員帶到瑞典首都來,以擴充自己的小團隊。
“我們沒有足夠的財力幫他們找公寓,”安德森說,他最近不得不從已在斯德哥爾摩解決了住房問題的人員當中,招募新的程序員,“要是這座城市想要吸引創業企業,那就必須有人來解決住房問題。”
新行業新人才與本地居民的矛盾
斯德哥爾摩有很多人是歡迎新人才的到來的。但有批評人士提出,新來者的工資往往比當地居民要高,不應該把優先權給他們、而虧待了在本地社區居住了幾十年的人。
? “租金上漲,只會逼迫人們搬離自己的家。”瑞典租戶聯盟的主席瑪麗·林德說。瑞典租戶聯盟代表著現有出租房主的權益,其中許多人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低廉保障房內,“人們將不得不離開他們的公寓,但是他們有何處可去呢?”
在其他科技企業高度密集的城市里,也有人抱怨這個問題。在舊金山,當地居民紛紛訴苦,說那些20多歲的工程師和開發人員,已經完全改變了整個社區的面貌。以前在這里營業的是慘淡經營的書店和家庭式的咖啡館,而現在,它們都被高檔酒吧和收費高昂的瑜伽館取代了。
但是,隨著許多城市平均工資的上漲,當地的規劃者稱,這樣的趨勢往往可以造福城市當中的多數居民。
倫敦是歐洲最大的科技中心之一。據一家提供經濟預測服務的公司Oxford Economics透露,未來10年內,當地高科技公司有望創造近5萬個工作崗位,為當地經濟貢獻大約190億美元價值。
只不過,其中一部分財富被返還給了科技行業。其形式包括創業者享有的稅收減免,以及政府給當地創業企業發放的補貼。因此,一些城市政策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政策制定者僅僅優先考慮吸引某個單一行業的人才,而忽視了其他行業,那就必然會導致某種程度的不平等。
熱門城市都有住房壓力
在許多科技行業迅猛發展的城市,當地居民都感覺到了壓力。
在倫敦東部一個曾經破敗不堪的工薪階層社區肖爾迪奇,房價現在往往要超過100萬美元。在過去10年里,房價大約增長了50%。
而德國柏林是個熱門城市,有持續穩定的科技從業者涌入。該國政府已表示,將要設置出租公寓的價格上限,以保護現有租戶。
“在柏林,人們對于外國人涌入的怨言很大,”Startupbootcamp的聯合創始人亞歷克斯·法爾薩說,“它會使尋覓房源變得超級困難。”Startupbootcamp是一家為諸如柏林、阿姆斯特丹、倫敦這些城市的科技創業者提供短期指導服務的機構。
科技企業為何選擇大都市的中心地帶
科技企業和城市居民之間關系緊張,還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長久以來,蘋果、微軟、諾基亞等科技巨頭,一直將主要經營場所設在郊區的商業園區或者城市的邊緣。
但是近年來,新一代的創業企業為了迎合員工訴求,已將經營場所選在了大都市的中心地帶。這些公司的員工渴望能夠輕松享受一座城市的時尚酒吧、公共交通和設計古怪的公寓,對他們來說,這些東西跟股票期權和六位數的工資一樣重要。
“我想住得離公司近一點,不想每天上班跑那么遠。”洛維薩·尼爾森說。她以前住在斯德哥爾摩以北的烏普薩拉市,上班地點則在斯德哥爾摩的一家科技公司。后來,她終于爭取到了一份短期租約,和男友在這里合租了一套小公寓。
“我能找到個地方住,是很幸運了,”尼爾森說,“我很早就想搬家,幾乎都快要放棄了。”?笏(顧紋天譯)(編輯/袁紅)
海外星云 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