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沛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中蘇關系正處于調整變化的微妙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工作重心轉移、國內政策修正及國際形勢變化,中央著手調整“一條線”的國際戰略,拉開與美國距離,改善對蘇聯關系。而當時兩國官方交往幾乎沒有,連中蘇國家關系正常化談判和兩國邊界談判也因蘇聯出兵阿富汗而中斷,相互間很難進行正式交流,更無法傳遞信息。在這種特殊背景下,“киноканал”(電影渠道)應運而生。
中蘇靠電影釋放信息
所謂“電影渠道”,是指我們外交部蘇歐司和蘇聯駐華使館之間各有兩名聯絡員,以借放蘇聯故事影片為名,進行定期接觸,釋放某些信息。譬如,雙方開始醞釀攺善關系時,蘇方十分著急,想加快進程,中方通過這一渠道轉告對方,不能急,要“小步走”。
大家可能記得,八十年代頗受觀眾喜愛的蘇聯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兩個人的車站》、《辦公室的故事》等,最先都是通過這個渠道進來的。蘇聯駐華大使館接到國內送來的新片子,他們看后就給我們打電話。我們取回后,先在蘇歐司秘書室小范圍試看,審查挑選后擴大范圍在部內放映,再擇優推薦給相關部門翻譯配音后拿到社會上公開放映。
這兒還有一個小插曲。《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影片中有幾個蘇聯女兵犧牲前在戰地簡易浴房裸體洗澡鏡頭,我們駐蘇聯使館在放映時專門安排翻譯用手加以遮蓋,結果電影廳里有人鼓倒掌,有人叫喊“什么也看不見了”。還算手下留情,這位同志松開了點手指,我們從指縫中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俄羅斯姑娘美麗的身軀……國內在審查該片時,則毫不留情地剪掉了這幾個“黃色鏡頭”。
而據電影導演本人講,他之所以精心設計這組特寫鏡頭,再插入對和平時期美好生活的“彩色回憶”(該片戰爭時的情節都是黑白鏡頭),這種強烈的反差對比正是為了進一步激起觀眾對希特勒法西斯的憎恨——就連這樣年輕漂亮的姑娘他們都要下毒手!
在借還蘇聯影片時,雙方聯絡員可以進行自由交談。起初在對方大使館接待室內,后來改到外面中餐廳見面,雙方邊吃邊聊,更加自在方便。每次主要是蘇方聯絡員請客,而且宴請地點都不重復,我們只是偶爾回請一次。對方還夸口說:“我們要把北京胡同內的所有好餐廳都吃個遍。”
1982年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去世后,安德羅波夫就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他對改善中蘇關系的態度較為積極,主動提出要派主管經貿的第一副總理阿爾希波夫訪問中國。開始時,我方對此沒有回應。為了推動促成這一重要訪問,蘇方就通過“電影渠道”向我們放風:蘇聯新領導人是真心要改善對華關系的,而且指派這一人選也是考慮了各種因素。
阿爾希波夫50年代擔任過蘇聯援華專家總顧問,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認識陳云、李先念等老一輩中國領導人,可以順便進行高層接觸。中方答復同意后,就在訪問計劃將要實施的前一天,蘇方突然以“技術原因”為由推遲訪華,引起我方強烈不滿。此時,蘇方又通過這一渠道透露:契爾年科接任總書記后對華政策沒有改變,只是因中越邊境武裝沖突升級而暫時推遲。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此訪終于在1984年底成行,并取得了很大成功。
陳云同志與阿爾希波夫見面時親切擁抱,他還書寫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條幅,表達了對中蘇關系重歸于好的熱切期待。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華前,阿爾希波夫親自主持起草了《蘇中沖突的原因和過程》文件,其結論是:蘇聯對中國政策上的失算和錯誤,導致發生了沖突,從而失去了中國這個最重要的戰略同盟國,這給蘇聯帶來了最沉重的經濟和政治后果。戈爾巴喬夫會晤鄧小平時對蘇中關系的反思,顯然也參考了阿爾希波夫提出的看法。
當中蘇兩國關系實現正常化后,這一持續了數年的“電影渠道”也就完成了歷史使命。
嘗試無“秘密”的桑拿外交
1994年至1996年,我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擔任公使期間,為了加深與俄羅斯朋友的關系,定期邀請他們到使館洗桑拿浴。除了俄外交部主管局同事外,有時還包括總統府官員和新聞界朋友。
作為正式交往的一種補充渠道,在熱氣騰騰的桑拿房中,雙方都赤裸松弛,沒什么“秘密”可言,更易坦誠相見,被俄羅斯朋友笑稱為“голаядипломатия”(意為“光屁股外交”)。實際上,這是“電影渠道”在新形勢下的某種延續,而且內容更為充實豐富。
為了彌補不能帶夫人洗桑拿的缺陷,我們另外組織俄羅斯朋友的家屬一起來使館院子里散步、燒烤。我們使館占地11公頃,網球場等各種設施齊全,可在湖中劃船,還有樹林、果園和菜地。參觀了我們館員自己種的大白菜、西紅柿、黃瓜、扁豆,他們都羨慕不已。每逢春節,還請他們帶孩子來使館包餃子過年。對方也禮尚往來,有時請我們去家里做客,或到郊外滑雪、野餐。圍著熊熊篝火,一邊燒烤肥肥的大肉塊,一邊品嘗醇厚的伏特加,別有一番異國風味。
我們使館的桑拿房條件不錯,當初是按接待外賓的規格進行裝修,整套桑拿設備包括木料都是從芬蘭進口的。我對洗桑拿完全是外行。有一次訪問芬蘭時,主人安排我們洗正宗的桑拿浴,我只是探頭看了一眼,沒敢進去享受。為了招待好俄羅斯同事,預先進行了一次實習。我進去沒有幾分鐘,就渾身冒汗,熱得喘不過氣來,簡直是活受罪,趕緊跑了出來。
第一次桑拿活動很正規。雙方先后致辭,商定桑拿俱樂部的章程,喝完香檳酒后再開蒸。我聲明不會洗桑拿,請大家多包涵。俄羅斯外交部的別雷局長讓我坐在桑拿室最下面一層,而他們不怕熱,都坐在上面。在干蒸幾分鐘后,有人往爐子里潑了一罐啤酒和水。伴隨著一陣熱浪,旋即散發出一股股淡雅的麥香味。大家都喊“真爽”!而我卻頓時大汗淋漓,實在忍受不了,只好中途退出。
蒸完第一遍后,坐下來一起喝青島啤酒。這是俄國人最喜歡喝的中國啤酒。接著,又繼續蒸,我說一遍就夠了,局長不答應,只好再進去呆了一小會兒。蒸完第二遍后,又接著喝啤酒。有的用溫水泡開的樺樹枝葉拍打全身,從脖子、后背直到腳底心。據說,抽打是為了加快血液循環,加速水分代謝,可以預防感冒。有的還蒸第三遍,最后吃餃子。俄羅斯人很喜歡中國餃子,一個個都吃得肚子鼓鼓的。
作為一種非正式接觸管道,雙方交談內容幾乎無所不包,除了一般性地交換意見和想法外,有時也涉及重要的敏感問題。
在準備高訪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通過正常的外交途徑來討論解決各種問題。但有時遇到一些不方便直說的難題,也可借助桑拿外交。如有一次葉利欽總統訪華前健康狀況不佳,對方就在洗桑拿時“順便”提到,希望在歡迎國宴上不要上茅臺。我們立即將此信息報告北京。
又有一次,葉利欽總統訪華正值俄國內大選前夕,我國領導人在談話中兩次提到,希望俄羅斯在葉利欽總統的領導下,中俄兩國關系平穩、健康地向前發展。在洗桑拿時,我詢問他們是否明白其中的含意?對方說,無論外交部,還是總統府,都注意到了這句話的份量,并認為這種支持反映了兩國最高領導人之間的信任關系。
中俄實行國家元首定期互訪機制后,俄方想推動建立兩國總理定期會晤制度,但又沒有把握,就利用桑拿渠道先進行試探。俄方一再強調,兩國總理會晤制度與總統互訪機制不會有什么沖突,相反,有助于落實兩國最高領導人達成的協議。在我方表示愿意就此問題進行探討后,俄外交部正式提出建議,雙方很快就此達成了協議。
有一次,我方通過此渠道就一位激進黨領袖訪華的問題向俄外交部主管局領導進行了非正式通報。這個人喜歡惡作劇,經常拿當局說事,但在選民中頗有影響。他幾次談到,對訪問中國感興趣,積極主張與偉大的中國人民發展友好關系,而且聲稱這也是他們黨的共識。我表示,如中方邀請這樣一個人去訪問,俄外交部會不會介意?對方說,既然他這么執著,恐怕拒絕也不好。而且,這對雙邊關系也不會有什么不利影響。
我在莫斯科工作的兩年半時間內,先后與俄羅斯外交部主管局的別雷、阿法納西耶夫、莫伊謝耶夫三位局長一起洗過桑拿。最讓我感動的一次是,俄外交部同事還在桑拿房熱情地為我舉行了慶祝五十歲生日的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