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時間來到2015年。
自1月25日希臘議會選舉將激進左翼聯盟及其領導人齊普拉斯送上權力中心以來,歐元區乃至整個歐盟的前途旋即成為全球聚焦點——一個小國的權力更迭掀起的蝴蝶效應足以讓一個地區乃至整個世界感受到震動。
今年全球進行領導人改選的國家不止希臘一個:工黨和保守黨以外的其他政黨能否在英國議會選舉中顛覆兩黨輪流執政的格局?而昂山素季又能否從現行的緬甸憲法框架下找出支持她參選的依據?
不過比起精彩紛呈的美國大選,上述這些好戲頗多的“宮斗”似乎又要顯得無趣許多了——盡管距離2016年的正式投票尚有一年多的時間。
事實上,自從奧巴馬第二屆任期開始的那一刻起,有關2016年大選的種種傳言就開始向四面八方傳開。離開國務卿崗位的希拉里說她辭職的原因是“身體抱恙”,可這位年近七旬的大媽此后在政壇的活躍程度卻比誰都高。出傳記,搞出訪,并且還“重返艾奧瓦”,這個情況下希拉里要是突然來一句不選了的話,可就真的玩大了。
那邊廂,急于想扳回一城的共和黨卻面臨著無人出戰的困局,要是不能拿出真正的“大招”來應對希拉里這個“老巫婆”,這群大老爺們兒還真有可能面臨贏了中期選舉輸了大選的尷尬局面。就在此刻,“英俊的杰布·布什王子依靠身上流淌的純正的王室血脈,在父兄兩代賢王的護佑下,拔出祖傳的林肯之劍,召喚出五千萬保守主義白人男性選民,拯救了世界。”
克林頓PK布什,第二回合,D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