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詩芬
(云南省保山市騰沖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云南 保山 679100)
老年癡呆(也即阿爾茨海默癥),是一項多發于老年群體的神經內科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精神病性癥狀以及認知功能與情感障礙等。近些年來,此種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給老年群體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當前,臨床尚未探尋出老年癡呆有效的治療藥物與方法,但采取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可充分延緩病情的發展,進而促進病人生存質量的提高[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6例輕、中度老年癡呆病人為例,及其臨床護理干預方法及效果展開探討,具體操作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6例輕、中度老年癡呆病人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8例。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齡分布:68-81歲,平均(69.5±6.8)歲;疾病類型:70例為老年性癡呆,26例為血管性癡呆。所有病人經臨床檢查,符合美國神經病語言障礙研究中心有關AD 的診斷標準,根據癡呆評定量表的評分結果,54例為輕度,42例為中度,排除其他精神障礙性疾病。兩組病人的年齡、性別、病情等基本資料上差異不明顯,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給予對照組飲食、健康宣教等臨床常規護理,觀察組則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生活護理干預:由于老年癡呆病人的身體抵抗力及自理能力均不強,容易導致各種感染的發生,因此,護士應將預防感染作為護理工作的重點開展,監督病人勤洗澡,勤剪指甲,確保皮膚的清潔。同時,還需為病人創設安靜且舒適的睡眠環境,叮囑其睡前不可食用大量的水與食物。
(2)安全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創設出安全且舒適的病房環境,對于存在時空定向障礙的癡呆病人,為避免出現走失的情況,就需要安排專人陪護。此外,還需在病房內設置一些比較醒目的標志與扶手、坐便器等方便老人的設施,同時還應及時收回繩索、小刀等危險物品。
(3)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向病人表示足夠的體貼與關心,及時肯定并表揚病人的微小進步,在增強其成就感的同時,使其充分感受到關懷與尊重;其次,做好病人家屬的溝通工作,說服其經常探視病人,給予其足夠的體貼與關懷;其三,經常組織一些問題活動,以病人文化程度為依據,教會他們下棋、打撲克等一些簡單的游戲,在加強病人溝通、培養積極樂觀情緒的基礎上,實現病情發展的延緩。
(4)認知功能護理干預:加強病人記憶方面的鍛煉,將數字、文字及實物等向病人反復講解,并帶領他們看報紙與電視,鼓勵其對過去生活經歷展開回憶,在刺激皮層興奮、強化記憶的基礎上,幫助病人對當前真實生活形成正確認識;同時,督促病人多用腦,并適當展開簡單計算,必要時,還可適當給予語言刺激,探尋病人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一步步引導他們用語言表達出來,大大刺進大腦興奮性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采用日常生活活動(ADL)量表、智能精神狀態(MMSE)量表及常識-記憶-注意測驗(IMCT)量表對老年癡呆病人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分。其中,ADL 評分越高,表明病人的活動功能障礙越嚴重;而MMSE與IMCT 評分越高,則表明病人的智能及常識、記憶能力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利用SPPSS22.0統計學軟件對實驗中所有的數據進行統計并分析,并用平均數與標準差表示涉及到的計量數據,當P值小于0.05時,表明數據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經過為期一年的護理干預,觀察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動(ADL)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智能精神狀態(MMSE)及常識-記憶-注意測驗(IMCT)評分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當前,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老年癡呆的發病率也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作為漸進性的一種智能障礙疾病,老年癡呆具有不可逆的發展過程,對病人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然而現階段,臨床針對老年癡呆的治療依然未得到根本性的突破。在此種情況下,為有效延長病人的生存期限,緩解對家庭及社會造成的負擔,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

表1 兩組病人的護理效果比較(分)
經大量研究發現,國內外對于老年癡呆病人的護理干預,提倡的是將其自理能力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并以其自我程度為依據,合理選擇全部負責病人生活護理、督促并協助病人訓練病人,或全權指導病人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等護理模式。考慮到老年癡呆病人的生活自理及認知功能均呈現出衰退的趨勢,因而護理人員就需要給予足夠的關心與愛護,從生活、安全、心理、認知功能等方面展開更為細致的護理工作。本研究中,接受全面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病人,其日常生活能力、智能及認知功能等改善程度均顯著優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凌淑芬[3]等人的研究相吻合。
綜上所述,對老年癡呆病人施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智能,大大改善認知功能障礙,對促進病人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馮明華.護理干預56 例輕中度血管性癡呆病人的臨床觀察[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1(05):62-63
[2] 蔣石益,羅霞,陳睿.居家護理干預對家庭病床輕中度老年癡呆病人的效果[J].上海醫藥,2014,35(20):60-61
[3] 凌淑芬.輕、中度老年癡呆病人的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4,8(0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