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環
(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中心醫院 河南 漯河 462400)
循證護理理念來源于循證醫學,而近年來,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進步,循證護理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滿足了臨床護理的需求,患者也能夠得到更為優質且個性化的服務[1]。循證護理主要是將患者作為護理的中心,依據患者不同的疾病類型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針對膽囊結石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選取我院收治的84例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順序分為干預組42例,對照組42例,其中包括46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小年齡為36歲,最大年齡為61歲,平均(45.35±11.31)歲,所有患者全部通過超聲檢查確診為膽囊結石患者,并未出現膽管結石疾病。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值>0.05),能夠進行對比。
1.2 方法:患者在手術時均使用全麻,且在電視視頻監控下實施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組行循證護理。首先應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正確評估,在此過程中借助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價患者疼痛平均值,持續5天。其次對患者疼痛的原因進行分析,記錄患者疼痛的位置、疼痛程度以及疼痛發生時間,以此對患者疼痛的原因進行確定。第三,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在護理計劃制定時,需要將患者的病因以及網絡查詢的相關資料作為基礎。第四,需要將患者的主訴以及客觀評分進行結合,同時針對連續兩天VAS評分沒有任何好轉或者有加重現象的患者,找出疾病發生的原因,同時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疼痛屬于生理心理活動,在臨床中較為常見,疼痛感包括傷害性刺激、機體對傷害性刺激的疼痛反應,會導致患者情緒出現變化。而疼痛原因的不同也會導致疼痛性質發生改變,例如創口位置的疼痛表現方式為局部銳痛,鈍痛為牽涉痛的表現形式,當有突發劇痛現象時,表示患者出現膽漏情況。
1.3 觀察指標:觀察患者的疼痛原因、VAS 評分以及疼痛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實驗中所選數據全部利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借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即,行t檢驗,計數資料借用百分率表示,即(%),行x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的術后疼痛原因以及術后2天內疼痛程度視覺模擬評分與干預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值>0.05),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疼痛時間、術后3~5天的疼痛緩解程度顯著低于干預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值<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原因、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持續時間
現階段,醫學中不斷引進精密儀器,治療膽囊結石疾病最為有效的途徑就是膽囊切除手術,而借助腹腔鏡能夠提高手術的準確性以及安全性,加之循證護理的有效應用,患者的護理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3]。循證護理中首先應該將護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每一位患者都會存在個體差異,疼痛耐受程度以及敏感程度也會不同,在腹腔鏡下進行手術,就會導致術野較窄,直觀性以及立體感不強,還需要實施人工氣腹,需要完全借助器械的作用分離組織與器官,會造成大幅度的臟器牽拉,因此牽涉痛以及副損傷較為嚴重,此時需要評價患者的疼痛性質,并找出患者的疼痛部位,與VAS評分相結合,對患者疼痛的原因進行確認。當患者有明顯腹痛現象,疼痛位置非創口處時,就需要嚴密觀察是否發生膽漏,此外當VAS評分降低后又出現升高現象時,也容易出現膽漏,護理人員應該向主治醫師及時匯報,以便能夠第一時間處理[4]。
綜合上述分析,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能夠減輕患者疼痛,護理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 王君.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中的應用[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5):119-120
[2] 羅華敏.循證護理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病人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19):48-49
[3] 王雪艷,魏小英.探討循證護理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病人的臨床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9):163
[4] 魏景致,盧清麗,陳星等.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1):368-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