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燕
(江蘇省啟東市中醫院 江蘇 啟東 226200)
大量研究證實,隨訪能明顯減少慢性心力衰竭的再次入院率[1]。但國內有關描述心衰出院后的隨訪模式以及其與再入院率的相關性的數據十分有限。隨著手機的普及,電話隨訪變的更加便捷,早期電話隨訪可能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率,因此本文就本院住院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進行了回顧性研究,旨在研究7天內早期電話隨訪能否減少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的30天再次入院率。
1.1 對象: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間在本院心內科住院的確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0例患者(包括重復入院后出院的患者),經臨床癥狀和心臟超聲診斷為紐約心臟協會NYHA 心功能分級Ⅲ-Ⅳ級,ACC/AHA 指南慢性心力衰竭分期為C和D 期患者,年齡49-86歲,男性338例,女性362例,平均年齡67歲,住院期間均接受個體化最佳的抗心衰藥物治療(不包括CRT 或CRT-D治療患者),治療遵循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美國心臟病學院/美國心臟協會(ACC/AHA)、加拿大心血管病學會(CCS)和美國心力衰竭學會(HFSA)、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頒布的最新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處理指南包括常規的利尿劑、地高辛、β受體阻滯劑,ACEI或ARB,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2]。
1.2 方法
1.2.1 早期電話隨訪組(出院1周內)(250人),常規電話隨訪組(出院1周后)(260人),未隨訪組(190人)。電話隨訪內容為規范化治療的基礎上,由心內科患者主管醫生電話隨訪對患者常規指導院外生活方式、健康保健、普及醫學常識、監督用藥,并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指導患者調整用藥。
1.2.2 觀察30天內3組患者由于心衰加重再次入院率、再次入院死亡率,并分析再次入院心衰的誘因。
30天內3組患者的再次入院率、再次入院死亡率情況(見表1)。由表1可見早期電話隨訪組250 例患者30天中由于心衰加重而再住院的比例(49例,19.6%),低于常規電話隨訪組(61例,23.4%),明顯低于未隨訪組(50例,26.3%)(P均<0.05);30天中由于心衰加重而再住院死亡比例(7例,2.8%),低于常規電話隨訪組(12例,4.6%),明顯低于未隨訪組(13例,6.8%)(P均<0.05)。
心衰患者出院后的隨訪目前仍沒有固定模式,如患者出院后何時隨訪,什么方式隨訪。本文回顧性研究了700例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研究證實7天內電話隨訪患者30天再次入院率明顯低于未隨訪的患者,且明顯低于7天后隨訪的患者,早期隨訪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天全因再次入院率明顯下降。

表1 三組患者30天內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情況
本研究發現早期電話隨訪組患者30天中由于心衰加重而再住院的比例(49例,19.6%),低于常規電話隨訪組(61例,23.4%),明顯低于未隨訪組(50例,26.3%)(P均<0.05);30天中由于心衰加重而再住院死亡比例(7例,2.8%),低于常規電話隨訪組(12例,4.6%),明顯低于未隨訪組(13例,6.8%)(P均<0.05)。
目前全世界都面臨著醫療資源緊缺,醫務人員匱乏,所以符合我國國情臨床指南建議對慢性心衰患者的隨訪為每1-2月一次一般性隨訪,3-6月一次重點隨訪[3],但本研究證實早期電話隨訪可能更能降低近期再入院率,因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隨訪模式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隨著21世紀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話隨訪作為一種經濟、快捷、實用且患者易于接受的隨訪方式,越來越成為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橋梁,隨著隨訪模式的優化,將為減少心力衰竭的再次入院提供一道堅實的防線。
[1] Adrian F.Hernandez,Melissa A.Greiner,Gregg C.Fonarow,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Physician Follow-up and 30-Day Readmission Among Medicare Beneficiaries Hospitalized for Heart Failure.JAMA,2010,303:1716-1722
[2] Yancy CW,Jessup M,Bozkurt B,et al.2013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 Am Coll Cardiol,2013,62:e147-239
[3]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076-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