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秋華
(德陽市什邡市皂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四川 德陽 618400)
心律失常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對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均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多數患者在停藥后疾病非常容易復發,因此對患者的治療方式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研究表示,中醫在心律失常中具有非常顯著的療效,為此,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間對寧心復律湯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旨在為心律失常患者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方式。
選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間32例心律失常患者,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每組16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采用寧心復律湯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為(45.3±8.9)歲,男性8例,女性8例,其中房性早搏患者4例,室性早搏患者7例,竇性心動過緩患者3例,交界性早搏患者2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45.6±8.7歲,男性9例,女性7例,其中房性早搏患者5例,室性早搏患者6例,竇性心動過緩患者3例,交界性早搏患者2例,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西藥治療,實驗組患者采用寧心復律湯進行治療,方劑組成:紅參15g、桂枝15g、葶藶子15g、炙甘草15g、麥冬10g、郁金10g、黃芪15g、丹參15g。寒凝心脈者配伍附子、干姜、薤白;心脈淤阻者配伍水蛭、紅花;痰濕者配伍茯苓、半夏;失眠者配伍琥珀、酸棗仁;血虛者配伍當歸。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情況進行觀察比較,包括臨床表現、心電圖等內容。同時對患者治療后三個月的復發情況進行了解。
顯著:患者治療后臨床改善,心電圖檢測未見異常;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表現有所改善,心電圖檢查無明顯異常;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表現無改善。總有效率=顯著率+有效率。
文中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資料采用t值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對照組治療效果顯著的4例,治療有效的6例,治療無效的6例,總有效率為62.5%;實驗組治療效果顯著的7例,治療有效的8例,治療無效的1例,總有效率為93.8%,兩組比較P<0.05(詳見表1)。

表1 組患者治療效果
2.2 兩組患者疾病復發狀況:實驗組患者治療后有1例復發,占比例的6.2%;對照組患者治療后有5例復發,占比例的31.3%,兩組比較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疾病復發狀況
心律失常可包括不同的疾病,例如心動過緩、行動過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竇性心律不齊等等。我院患者主要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竇性心動過緩、交界性早搏四個類型。本病在中醫屬于心悸、怔忡、痰飲、胸痹等范疇[1]。本病發病病機較為復雜,感受外邪、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先天稟賦不足等等均會導致疾病發作[2]。此外,患者脾胃虛弱、疾病失調等等也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3]。本病未本虛標實之癥,其本為氣血不足,陰陽虧虛,心失所養,其標為血疲、痰濁、水飲、毒邪上犯于心,而致心脈不暢,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該遵循益氣補血的原則[4]。同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化痰、安神、活血、祛瘀辨證,根據患者不同的辨證配伍不同的藥物。
寧心復律湯中,黃芪能夠補氣健脾、升陽舉陷,紅參、炙甘草同樣能夠補脾益氣;麥冬則具有滋陰潤肺、益胃生津的作用;丹參、郁金能夠化血化瘀;葶藶子則具有逐飲祛濕的功效,桂枝則具有溫通經絡、助陽化氣的功效[5]。此外我院患者中寒凝心脈者予以配伍附子、干姜、薤白;心脈淤阻者予以配伍水蛭、紅花;痰濕者配伍茯苓、半夏;失眠者配伍琥珀、酸棗仁;脾虛者配伍當歸。在我院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對照組治療效果顯著的4例,治療有效的6例,治療無效的6例,總有效率為62.5%;實驗組治療效果顯著的7例,治療有效的8例,治療無效的1例,總有效率為93.8%,兩組比較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后有1例復發,占比例的6.2%;對照組患者治療后有5例復發,占比例的31.3%,兩組比較P<0.05。因此,可以認為寧心復律湯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總的來說,寧心復律湯能夠有效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表現,減輕患者痛苦,且能夠降低疾病的復發率,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周玉萍,馮玲.實用中西醫結合心律失常學[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243.
[2] 楊友軍.養心復律湯治療心律失常 60例[J].中醫研究,2014,27(10):24 -25.
[3] 賀建國.寧心復律湯治療心律律失常44例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6(01):95 -96.
[4] 張 磊.自擬養心復律湯治療心律失常40例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08):69 -70.
[5] 沈紹功,王承德,閆希軍,等.中醫心病診斷療效標準與用藥規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