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5)03-0001-02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簡介:趙桂芝(1984-),女,內蒙古通遼人,碩士研究生,講師。
The Developing Status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Kailu County
ZHAO Gui-zhi 1,LIANG Xiao-jun 2
(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Tongliao,Inner Mongolia 028000,China;
2.Kailu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Management Bureau,Tongliao,Inner Mongolia 028400,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s the basi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main symbol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oductivit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has greatly reduced the labor intensity of peasants,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provid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grain.This paper analyzed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Kai-lu county,and put forwardcountermeasurestoaccelerate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in Kailucounty.
Key words: 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developmentsta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 開魯農業環境及農機化現狀
開魯縣位于內蒙古通遼市西部,在東經120°55′~121° 52′北緯43°9′~44°10′之間。東與科爾沁區、科左中旗毗連,西與翁牛特旗、阿魯科爾沁旗接壤,南與奈曼旗、庫倫旗、科左后旗為鄰,北與扎魯特旗交界。全縣轄25個蘇木鄉鎮、11個國營農牧林場(水庫)、327個行政村嘎查、13個居委會。全縣總人口為37.9萬人,總區域面積4488km 2。開魯地處松遼平原,屬西遼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境內地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241m,新開河、西遼河等5條河流流經開魯,內陸自然水面666.7hm 2。屬大陸性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5.9℃,平均降雨量338.3mm,無霜期148天左右。全縣現有耕地9.667萬hm 2,人均耕地0.2867hm 2。糧食產量6億kg,商品糧4億kg,主導產品以玉米、小麥、水稻、紅干椒、豆類和蔬菜為主,糧食產量在全區名列前茅,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
農業機械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目前,開魯縣農機總動力達到114.3萬kW,農機總值達11.76億元。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以上。農機總量增長的同時,結構進一步優化,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低損耗農業機械及農業生產薄弱環節機械增長進一步加快。拖拉機保有量20109臺,配套農具52283臺件,其中玉米收獲機保有量達1770臺、配套比為1∶2.6。全縣完成機耕面積和機播面積各10.6667萬hm 2。成保護性耕作3萬hm 2,完成教育培訓2200人,其中拖拉機駕駛人員1052人;拖拉機注冊登記2339臺;職業技能鑒定106人。
2 農機化工作成效及問題
(1)積極開展新機具的引進、示范、推廣工作。①充分利用國家農機補貼強農惠農政策,大力推廣和引進農機新機具、新技術。2014年通過農機補貼政策新推廣各類農機具3874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2146臺、玉米收獲機712臺、大型噴灌機116跨、各類播種機790臺、耕整地機64臺、各類秸桿轉化機械43臺。②通過召開機械化青貯現場會、小型玉米機械化收獲現場演示會和殘膜回收現場演示會積極示范推廣新機具、新技術。通過引導農民購置大量新型、高性能的農業機械,促進了農機裝備和機械化作業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農機監理工作穩步開展。按照農機監理工作的總體要求,結合開魯縣實際,重點抓,繼續把治理拖拉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作為農機監理工作的切入點,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采取深入到鎮場,進村入戶,對“兩無”拖拉機和駕駛員采取現場辦公的形式,辦理上牌登記和辦理駕駛證等相關手續。對違章的機手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有效地促進了機手自覺遵守農機相關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從而減少了農機事故的發生。在工作方式上,堅持改革創新,本著方便農民,服務農民,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開展辦業務下鄉便民服務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目前,新注冊登記拖拉機2339臺,拖拉機年檢2050臺,初考駕駛員1153人。
(3)嚴抓安全生產工作。為加強全縣農機安全生產,促進農機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成立了農機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履行農機安全監管職責,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通過加強領導,強化教育,規范監管,為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一定貢獻。農機監理站共出動監理車輛300多臺次,人員900多人次深入各鎮場、村,宣傳農機安全法律法規、走村入戶辦證。嚴格執行《拖拉機登記規定》和《拖拉機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不合格的拖拉機必須通過修整、復檢合格后方可通過年檢審。駕駛人員必須通過全部考試才能取得操作駕駛資格,最大程度地降低和控制了重特大農機事故的發生。
(4)農機培訓工作進展順利。按照拖拉機駕駛員培訓管理辦法和教學大綱的要求,農機校和農機管理站進一步加大培訓工作力度,創新培訓方式,與監理站緊密配合,有效提高了農機駕駛員的培訓數量和質量,目前共舉辦拖拉機駕駛員培訓班15期,培訓1624人。
(5)農機市場監督管理工作有序實施。為了保證農機市場穩定,保護農機消費者的利益,農機管理站首先結合春季農機銷售旺季,深入農村,出動執法人員175人次,對126個農機銷售網點和241個農機維修網點進行認真監督檢查,檢查中對發現的假冒偽劣產品進行了嚴厲的處罰,查處農機三無產品727件(套),對存在嚴重問題的農機兩點進行了經濟處罰,有效地保證了農機市場的穩定。新審農機網點32個家。認真組織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6)農機化工作還存在的問題。雖然開魯縣農機化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①一些新型機具的推廣工作還不到位,有待于進一步抓好落實。②農機宣傳工作上仍需加大力度。③農機專業合作社水平參差不齊,要做好農機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
3 加快農機化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1)大力推廣節本增效新技術、新機具。積極引導農牧民購買先進、實用和安全的農機具,著力解決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和辣椒機械化收獲等突出難題。重點做好玉米機械化布管覆膜播種、機械化深松、保護性耕作、秸桿轉化、殘膜回收等機械化技術,做好跟蹤服務,保證機具落實到位、技術培訓到位、技術服務到位。
(2)切實加強農機管理工作。①繼續抓好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加大“兩無”治理力度,減少事故隱患,預防重特大農機事故的發生;②繼續推進農機培訓規范化建設,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提高農機人員的技術水平;③組織搞好農機產品質量調查、售后服務和投訴處理。不斷開展農機市場打假護農活動,及時受理農機投訴案件。
(3)認真做好農機服務工作。精心組織好重要農時和關鍵環節的機械化生產服務工作。全力支持機械化玉米膜下滴灌工作,將農機與農藝措施緊密整合起來,切實達到節水、節支、增產、增效的效果。
(4)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機合作社。繼續引導農民機手組建農機合作社,培訓好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要培植典型,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場庫棚設施建設,要及時總結經驗,推廣先進做法,達到以點帶面,推進合作社上規模、上水平,確保農機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貢獻。
(5)加大信息宣傳工作。為農牧民提供高效便捷、簡明直觀、雙向互動的服務,展示農機工作成就,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更好地推動全縣農機化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