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輝 譚軍輝 譚夏衍 郝鵬宇 常 毅
(河南省輝縣市畜牧局,河南輝縣 453600)
中國特色生態畜牧業的發展途徑探索
孟令輝 譚軍輝 譚夏衍 郝鵬宇 常 毅
(河南省輝縣市畜牧局,河南輝縣 453600)
本文通過對我國畜牧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中國特色生態畜牧業的發展途徑。
中國特色生態畜牧業;發展;途徑
所謂的生態畜牧業就是:運用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原理和生態位原理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并且吸收了現代的科學技術,就是中國特色的生態畜牧業。
由于經濟的發展,帶動著我國的畜牧業在不斷的發展著。由以往的副業轉變為現在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獨立產業。畜牧業的發展之快,已經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與此同時,畜牧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也是逐年增加的,這也成為了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由于畜牧業的不斷發展,它不僅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有所安置,而且還推動了農村服務業的發展。
我國的畜牧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了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例如:環境保護、資源配置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阻礙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在畜牧業中,尤其是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經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現象的產生。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
由于我國不同的地區其生態、經濟、社會的不同畜牧業的發展也是不同的。可以將這不同的生態畜牧業劃分為四種類型:
(1)草地生態畜牧業。它是指主要發展草原生態系統和畜牧業生態系統為主的。它根據生物生長的規律,對季節性的畜牧業進行生產。建立草畜均衡的生產方式。
(2)山區生態畜牧業。它是主要將農、林、牧結合在一起的生態畜牧業,主要是通過用植物草被來喂養動物,動物的糞便來作為植物生長的肥料,促進農、牧、林的和諧發展。
(3)城郊生態畜牧業。它主要是用生態學的原理結合先進的技術手段。以畜禽飼養為主的方式。
(4)綠色生態畜牧業。它主要是采用生態方法、使用生態飼料的方式來發展綠色生態畜牧業的。
3.1 大力發展牧業草區
牧草是草原生態系統中的第一生產力。因此必須加強對草原植被的保護力度。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對天然的草場進行有效的管理。我國近年來所推行的人工草場也是極為必要的。人工草場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還要對草區加大投資的力度,積極引薦牧草的優良品種。讓草區的生態環境能夠更加的優化。與此同時,還要健全和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還要設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必要的時候,控制禽畜的數量,以便過多的食用導致草原的退化,甚至是土地沙漠化。
3.2 發展節糧型畜牧業
人們應該改變以往的種植結構,要學會因地制宜。把以往的二元結構向三元結構開始轉變,發展新型的“糧食-經濟-飼料”結構。充分利用季節性的閑地,例如:冬閑地、夏閑地。對畜禽類的糞便進行發酵過以后,用在農田間的作物中當做肥料,有利于作物更好的成長。
3.3 合理安排畜牧業季節性生產
季節性畜牧業主要遵循的原則是“青草期多養畜,枯草期多出欄”。通過利用牧草和粗飼料培養肉的質量好且增重快的方法,可以對一些畜禽類的動物進行快速的養殖。根據生物生長中會出現的空間“差”來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這樣不僅僅能夠縮短的畜禽類動物的生長周期,而且還能夠在短時間內能夠達到草原和畜禽同步的效果。從而就能增加更多的經濟效益。
3.4 健全完善生態體系
單單依靠畜牧業自身建立良好的生態經濟系統是不切實際的。還要有其他相關的經濟部門相互幫助扶持,才能促進畜牧業經濟系統的快速發展。所以,要盡最大的能力,利用各種渠道,相關部門把自己已經了解到的信息傳遞給養殖戶。讓養殖戶們可以接收到最新的消息和信息,進行合理的配置。以及后期的衛生防疫和機械供應的服務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將前期和后期結合在一起才能促進畜牧業的長久可持續化的發展。
生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要依據生態學原理。根據生物間不同的特性,因地制宜。只有“天時、地利、人和”都聚集在一起了才能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畜牧業的發展中,要不斷的根據以往的規律和經驗進行反思和改善。要善于創新,多多采用新的經濟模式,保護生態環境,這樣才能夠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從而才能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特色的生態畜牧業,必須要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為依據,與此同時,還要遵循生態原理。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因地制宜的發展畜牧業。在以往的失敗中總結教訓,成功中總結經驗。采用新模式,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只有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才能源源不斷的發展經濟。這樣才能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才能構建中國特色的生態畜牧業。
[1] 孫志洪,譚支良,唐志如,等.發展中國特色生態畜牧業的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7,(1):170-172.
[2] 張玉,宋翠艷.關于發展中國特色生態畜牧業的探討[A].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生態學分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環境衛生學分會.畜牧業環境、生態、安全生產與管理——2010年家畜環境與生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A].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生態學分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環境衛生學分會[C].2010:4.
[3] 鄧啟明.基于循環經濟的浙江現代農業研究:高效生態農業的機理、模式選擇與政府管理[D].浙江大學,2007.
[4] 孟凡東.我國畜牧業生態經濟發展的系統分析[D].青島大學,2012.
[5] 侯向陽.發展草原生態畜牧業是解決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徑[J].中國草地學報,20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