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娟
(邳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徐州 221300)
邳州市兔業發展與兔肉生產路徑探索
劉 娟
(邳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徐州 221300)
把肉兔業發展作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重要產業,不斷調整畜牧業內部結構,采取得力措施推進肉兔養殖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和標準化進程,取得了明顯成效。將按照“推進高效兔業規模化發展”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做好引導扶持、協調、服務等工作,繼續加快養兔基地建設,加速推進我市肉兔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發展;肉兔;措施
近年來,我市切實把肉兔業發展作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重要產業,不斷調整畜牧業內部結構,采取得力措施推進肉兔養殖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和標準化進程,取得了明顯成效。2014年,全市肉兔飼養量2908萬只,其中:出欄2287萬只,加工肉兔1100萬只,外調活兔(實驗兔)1000多萬只,產值91480萬元,兔業產值占牧業產值的18.2%。養兔專業戶年收入平均達3萬元以上,全市肉兔業已經由庭院養殖初步走上了規模養殖之路。
我市圍繞肉兔特色優勢產業,轉變養殖生產方式,大力發展大中型規模養兔場、養兔小區、養兔大戶三種飼養模式,加快規模提升,布局優化和產業延伸、高效養兔業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肉兔飼養量和產業化水平名列前茅,全市肉兔業發展主要特點:
1.1 規模養殖比重不斷提高,飼養總量明顯增加
肉兔飼養是我市傳統養殖項目和特色產業,農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養兔積極性特別高,全市發展了養兔專業大戶11590戶,建成養兔基地16個,分布在14個鎮,年飼養量1900萬只。已建成肉兔養殖小區5個,年出欄5萬只以上兔場24個。形成大戶聯片養兔,兔場典型示范,帶動千家萬戶生產,規模比重達56%,飼養量同期增長20%以上。
1.2 規模養兔產業化程度明顯提高
規模養兔的發展孕育了龍頭企業,龍頭企業的壯大又帶動了養兔業的發展。目前,全市有肉兔龍頭企業2家,以東方養殖公司、中大集團為肉兔產加銷一體化龍頭企業,年加工肉兔能力5000萬只。采取龍頭企業(公司)+基地(小區)+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建成產業鏈,達到以銷促產,以加工增加效益之目的。
1.3 養殖設施更加現代化
全市肉兔規模養殖場實行標準化養殖場建設標準,從選址和布局,生產設施、管理及防疫,環保設施等方面進行建設,特別要求“三區”分開,配有飼料、飲水自動設備,鍋爐增溫、水簾(風機)降溫,保持四季恒溫。基礎設施等符合現代化養殖要求。
1.4 品種優良化,環境無害化
全市飼養的肉兔品種主要有新西蘭兔、加利福尼亞兔、布里塔尼亞兔、伊拉配套系兔、哈白兔、比利時兔等,良種覆蓋率100%。主推肉兔良種生產配套技術,使全市肉兔規模養殖既用良種又得良法,提高良種科技產出。全市新建的肉兔規模場都有配套的排污處理設施,有排污通道,建有化糞池,逐步配套大中小型沼氣設施,東方公司養兔場建設1000m3大型沼氣池,利用沼氣發電,發電用于加工飼料、照明等,形成“兔——沼——糧”,“兔——沼——菜的發展模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培植特色優勢肉兔業,建成產業鏈,強化各項服務,我們重點抓好四大服務體系工作,推動肉兔業快速發展。
2.1 建立健全肉兔良種繁育體系
建成市(縣)、鎮、村良種兔場9個,飼養良種兔10萬只;每年引進國外良種兔1萬套,在市級種兔場搞原種選育和純繁工作,鎮村兔場搞好擴繁,確保每年向社會提供良種兔2000萬只。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加強了種兔場的管理,規范種兔交易,確保種兔質量。
2.2 健全疫病綜合防治體系
兔病防制,以市獸醫站為龍頭,鎮農機推廣中心為骨干,村級防疫員和養兔技術員為基礎的三級疫病防制體系,同時龍頭企業派技術人員到場(戶)指導肉兔飼養和疫病防制。保證肉兔生產健康發展。
2.3 完善良種肉兔生產配套技術體系
為進一步提高農民養兔科技水平,畜牧部門重點舉辦各種類型培訓班、咨詢、科技講座,印發宣傳科普資料,把肉兔飼養、雜交改良、快速育肥、疫病綜合防制等適用技術普及到千家萬戶。
2.4 完善加工銷售體系
我市用工業化理念謀化養兔業發展,吸引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外商資本進入養兔產業化經營領域,在產加銷各環節都有龍頭企業帶動,生產有東方養殖公司,加工有中大集團,銷售有養兔協會和經紀人,建成肉兔產業鏈。活兔流通,在廣州等外地市場上,設立邳州市肉兔銷售窗口,打出“邳州大白兔”的品牌。肉兔產品加工,由中大集團開發肉兔深加工,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銷往四川等國內市場和出口創匯,創“邳州美容肉品牌”,以達到以銷促產,以加工增加效益的目的。
3.1 強化宣傳引導,努力營造養兔場(小區)建設氛圍
我們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養兔業生產方式實現由庭院到場(小區),養殖規模由小到大,經營方式由散到整的轉變是必然趨勢,大力宣傳建設規模兔場在節約用地,轉變經營方式,增強市場競爭優勢、控制疫病發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意義。為加強對養兔場(小區)建設組織領導,我們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小區(場)建設規劃,擬定方案,協調了土地、信貸等方面的問題,專門下發了文件,明確兔場、小區建設數量和發展重點,明確提出每鎮每年根據優勢建設養兔場、小區不少于2個的目標,并把養兔場、小區建設情況作為考核各鎮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硬指標,平時加強督查、指導,年底檢查評比。
3.2 采用各種形式,大力推進養兔場(小區)建設進程
我們按照《徐州市畜禽養殖場(小區)建設規范》,本著科學生態、環保、高效、便利的原則,對養兔基地建設進行規劃設計。一是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按照統籌規劃、適度規模,因地制宜、區域發展的要求,我們對全市養兔場(小區)進行了總體規劃,南部、東部和西北部重點建設養兔基地(小區)、北部、中部建設大型養兔場和加工廠。官湖鎮東方養殖公司現存欄肉兔30萬只,年出欄150萬只。今年又投資1000萬元,征地180畝,擴大年飼養規模300萬只。二是嚴格標準規范建設。根據養殖技術規范,制定養兔場建設標準,在建設過程中實行高標準,具體抓好四個重點,即三區分開、疫病防治、環保和無害化生產等,三是積極探索推廣養殖模式,我們充分考慮兔業發展特色優勢、規模基礎、技術條件、資金實力等多種因素,因地制宜,采取“公司(龍頭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經紀人+農戶”模式,加以推進,加快培育養兔基地建設。
3.3 積極扶持服務,全力創造養兔基地建設條件
為促進養兔基地建設,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發展政策措施。一是抓好用地服務。明確了利用廢棄的灘涂地。瘠薄地、停產閑置大院等非耕地建設兔場、小區,農戶之間自愿協商互換責任田建設養殖場(小區),鎮政府牽頭協調土地部門辦理臨時用地手續等政策。二是解決“四通”問題,鎮村為鼓勵群眾入區養兔,集體為小區解決“水、電、話、路”四通問題,保證小區多項硬件設施齊全。三是搞好資金籌集。市、鎮、村積極與農村商業銀行協調,以農戶聯保形式優先為發展養兔解決貸款。同時通過政策扶持,招商引資、內引外聯、三資拉動等形式籌集資金。科技推廣、扶貧、高效設施等項目資金適度向養兔基地建設傾斜。四是搞好技術培訓和管理。畜牧部門每年舉辦多期培訓班,重點培訓良種繁育、疫病防治、飼養管理、標準化生產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等技術,開展科普展覽和咨詢,解決疑難問題。對養兔基地由龍頭企業實施“五統一”,即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防疫消毒、統一技術指導和統一產品銷售。同時,加強獸藥、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監管和監測,加大查處力度,促進安全生產制度化、長期化。五是搞好產品銷售。中大集團是一個以肉兔加工為主的龍頭企業,現在每天宰殺肉兔2萬只,我們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鼓勵他們上門收購,與養兔戶簽訂收購合同,做到三個承諾,即現金收購,不拒收限收、不壓價、實行最低保護價,大大調動農戶養兔積極性。各鎮已牽頭組織養殖戶成立養殖協會4個,推舉有技術、有威望、有經濟頭腦、有奉獻精神養兔大戶推薦為會長,提高銷售的組織化程度。同時,注意農村經紀人的培養,組織他們參加省內外、大型畜禽交易會和產品展銷會,快速捕捉市場信息,加快兔產品流通。
我市雖然在規模養兔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兄弟縣(市)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推進高效兔業規模化發展”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做好引導扶持、協調、服務等工作,繼續加快養兔基地建設,加速推進我市肉兔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 王煒,李鵬霞,伍玉潔.我國兔肉產業發展趨勢[J].肉類工業,2007,(1):1-3.
劉娟(1978—),女,江蘇省邳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本科,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