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華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動物疫控中心,安徽阜陽 236300)
育肥牛養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劉克華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動物疫控中心,安徽阜陽 236300)
研究證實:1頭牛養殖效益好的話,可凈帶給養殖戶2000多元的收入,。而一旦屬于管理的話,同樣可導致血本無歸。在國內幾十年的養牛歷程中,育肥牛長勢遲緩、忽視牛病防疫、青粗飼料單一等問題,時刻困擾著基層養殖戶,影響著養牛效益的提升。文章就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養牛;效益;提升
長久以來,育肥牛作為增收好項目,一直被基層養殖戶主所熱衷。研究證實:1頭牛養殖效益好的話,可凈帶給養殖戶2000多元的收入,。而一旦屬于管理的話,同樣可導致血本無歸。就目前,養牛管理這個問題,仍然是存在不少不足之處,最終嚴重影響到養牛效益的提升。如何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成為本文撰寫的最終出發點,文章分析育肥牛養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育肥牛長勢遲緩
在育肥牛品種的選擇上,多數以本地牛為主。只有很好的一部分,嘗試用雜交牛來養殖。這樣情況,直接導致目前育肥牛養殖的體重增速減緩,影響最終的育肥效果。
2.2 忽視牛病防疫
牛病防疫的問題,在基層養殖歷來備受詬病。尤其散養的基層養殖戶主,更不注意防病工作的落實。一方面體現在,不注意消毒管理,牛舍清潔管理是個問題,直接導致病害滋生。另一方面,介紹養殖成本,逃避防疫,導致牛體達不到理想的抗體標準,一旦出現病患,病急亂投醫,直接影響養牛的質量。
2.3 青粗飼料單一
基層育肥牛管理中,處于各方面因素考慮,在飼料的選擇方面,多數是就地取材,能省則省。比如:常見的飼料中,多數以玉米秸稈、地瓜秧子、花生秧等為主。可以說是,一批喂完,接下一批。總的來看,就是青綠飼料單一,種類更是稀少,根本滿足不了育肥牛不同長勢的營養需求。而且,在喂料管理中,不注意細節性問題把握。沒有添加食鹽、玉米、麥麩等,不注意營養的均衡,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體弱多病,進而導致生長發育遲緩。
3.1 定期組織驅蟲,科學健胃養體
寄生蟲影響育肥質量,目前在肥育管理中較為突出。體內寄生蟲的驅出,建議每3個月用藥1次。常用的驅蟲藥物,有丙硫咪唑、阿苯達唑片等等,適量藥劑待溶后,1次行灌服,驅蟲效果較好。或者,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適量用肌肉注射,驅蟲效果理想。經驅蟲的牛群,1周內排出的糞便,都應集中收集起來,待生物熱發酵后,有效遏制寄生蟲的繁殖和蔓延。針對體外寄生蟲,建議用濃度2%的敵百蟲溶液,適量待溶后,噴霧或藥浴,均可達到理想的驅蟲效果。待驅蟲后,健胃至關重要。用小蘇打,濃度1%。飼喂小蘇打,直到牛體排出黑便,基本可判斷康復,此后再行飼喂飼料。
3.2 科學搭配日糧,用料力求經濟高效
育肥牛用精飼料、粗飼料,力求搭配合理,選材力求切合地域特點,達到高效經濟實惠。
遴選精飼料,目前有全價飼料和自行配料兩種模式。隨著國內各地育肥牛養殖的規模化發展,育肥牛飼料的生產廠商也在持續進行著發展,其對于育肥牛養殖具有非常顯著的推動作用。在育肥牛飼料配制的過程當中,應當以采購本地較為經濟的精飼料如玉米、大豆等,蛋白質水平應當控制在 15%左右,在養殖的初期蛋白質的含量相對要高一些,養殖的后期可以適當降低蛋白質的含量,同時適當提升能量的含量。育肥牛的粗飼料選擇以本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通常情況下都是將本地農作物的秸稈作為主要原料,由于這部分原材料都屬于農業的副產物,經濟價值不高,能夠有效降低飼養的成本。
3.3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確定出欄時間
出欄時間的把握,同樣較為重要。針對目前育肥牛的市場需求情況,部分高檔牛肉廠商要求供給的牛只,至少要保證1年以上的育肥期,對育肥時間的把握要求較為嚴格。而且,多數要求是自行育肥。對于普通的廠商來分析,他們對育肥牛和育肥期的要求則沒有那么苛刻,細節性的把握要求較為寬松。由此,針對不同的需求商,在出欄時間的把握上,筆者建議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進而確定育肥期及出欄期。
這些年,品牌化育肥理念的提出,部分屠宰場處于創品牌考慮,正逐漸探索實踐用合同制的方式進行育肥。通俗來講,就是與育肥牛單位簽訂對應的合同。飼養方根據合同細節,參照相關的規定,具體實施育肥計劃,通過這樣的方式,從最初的飼養管理就能保證育肥牛的品質,為今后創立自主品牌打下基礎。
3.4 謹慎使用飼料添加劑,確保牛肉產品質量
食品安全是全球都高度重視的問題,針對育肥牛來說,我國部分育肥牛養殖戶違規使用一些禁止的添加劑,使得牛肉的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嚴重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育肥牛的養殖戶必須要謹慎選擇添加劑與礦物質,選用信譽度好的品牌,從而有效保障育肥牛的品質,促進育肥牛養殖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總之,上個世紀 70 年代我國就已經開始發展育肥牛的養殖技術,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國內育肥牛的規模化養殖技術越來越成熟,逐漸轉變為產業化的生產模式,使得育肥牛養殖業的規模不斷壯大,為我國畜牧業做出了巨大的經濟貢獻。但是,規模的擴大,產業化的發展,是一回事。而實現高效益的回報,則是另一回事。目前,育肥牛長勢遲緩、忽視牛病防疫、青粗飼料單一等問題,時刻困擾著基層養殖戶。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根本性的問題在于提高認識,在此基礎上,注意定期組織驅蟲,科學健胃養體;科學搭配日糧,用料力求經濟高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確定出欄時間;謹慎使用飼料添加劑,確保牛肉產品質量,更細節性的問題,有待我們更深一步的探究和思考。
[1] 陳永祥.育肥牛飼養管理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9,(9):50.
[2] 盧少達,牛桂榮,林玉玲.育肥牛維生素A缺乏癥的診治報告[J].黃牛雜志,1997,(2):41.
[3] 趙鐵軍,王堯,艾素艷,等.飼養異地育肥牛經驗[J].草與畜雜志,1996,(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