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霞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和平鄉畜牧獸醫站,四川自貢 643002)
仔豬水腫病因分析及防治
袁春霞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和平鄉畜牧獸醫站,四川自貢 643002)
匯總日常防病經驗,參照相關診治報告,在病因分析的基礎上,就診治要點做系統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水腫;防治;建議
仔豬水腫由大腸桿菌誘發的急性、致死性疾病,發病后典型癥狀為腹瀉、便秘,同時,眼瞼、腹部等處,皆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癥狀,而且伴有典型神經癥狀,此癥發病迅速,病程較短,診治效果不佳,帶來的經濟損失甚為慘重。而且,此癥致病病毒血清型眾多,防治工作不到位,極易感染此癥。分析此癥致病因,與仔豬自身因素、遭遇不良應激、管理及環境因素、飼料及營養因素等,都有著很大的關系。文章闡述致病誘因,就診治要點做匯總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仔豬自身因素
仔豬出生后,消化系統尚不完善,腸胃分泌消化酶不足,蛋白質消化不充分。如此,未被消化的物質,常在腸胃內聚集,久之可導致腸道微生態環境失衡,降低腸胃消化功能,誘發腹瀉和消化不良。仔豬脆弱的消化系統,還會影響仔豬抗體保護能力。而母源抗體的獲得,主要經吮吸初乳獲得。母乳中存有的大腸桿菌性抗體,可在仔豬體內維持效力達7~35d。仔豬發揮主動免疫能力,則要在2月齡。如此,安排仔豬早期斷奶,疏于管理的話,極可能遭受ETEEC的侵蝕,感染此癥。
2.2 斷奶不良應激
經證實:仔豬早期斷奶,將更有利于仔豬繁育,更有利于提升母豬繁殖能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大程度上將對仔豬產生不良應激。處于應激狀態的仔豬,機體抗菌能力降低,腸道微環境失衡,為腸毒血癥大腸桿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久而久之可誘發腹瀉和水腫病。而且,經養殖實踐證實:那些保育條件差、喂料劣質、斷奶不作保障的豬群,斷奶時間越早,水腫病發生的機率也就越高。
2.3 管理及環境因素
日常疏于管理,比如:通風不良、養殖密度高、舍內濕度大、消毒管理不嚴、豬舍過于擁擠、免疫接種不到位等等,都將影響到仔豬的抗病能力,同時導致腸胃被污濁的環境所感染,誘發仔豬水腫病。
此外,秋冬季節,氣候突變,陰雨連綿,都將降低仔豬抗病能力,導致ETEEC體內大量繁殖,誘發仔豬水腫。
2.4 飼料及營養因素
飼料管理不當,同樣為誘發此病的關鍵。比如:飼喂高水平日糧,蛋白質含量超出仔豬腸胃消化能力,導致大量未消化 物質積蓄腸胃內,成為ETEEC重要的培養基,誘發仔豬體內大量毒素積累,誘發仔豬水腫病。再比如長期用高能量飼料,仔豬長勢超出正常生理軌跡,可導致機體缺氧,導致代謝紊亂,誘發腸道生態失衡,誘發此癥。
3.1 流行病學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常限于某些豬群,不廣泛傳播。發病率為5~30%,病死率達90%以上。主要發生于斷奶后1~2周的仔豬,突然發病,病程短,致死率高。發病豬多為飼養良好和體格健壯的仔豬。
3.2 典型癥狀
主要癥狀是發病突然,體溫不高,四肢運動障礙,后軀無力,搖擺和共濟失調。有的病豬做圓圈運動或盲目亂叫,突然向前猛躍;各種刺激或捕捉時,觸之驚叫,叫聲嘶啞,倒地,四肢亂動呈游泳狀,口流泡沫液體;某些部位的水腫是本病的特征性癥狀,常見于眼險、結膜、齒腿,有時波及頭頂部、頸部及腹部皮下病豬等。病提短的僅數小時,長的7d以上。
3.3 剖檢病理
特征病變為水腫。切開水腫部位,可見呈涼粉樣,可有多量液體流出。內臟水腫多見于胃入彎和貴門部位的胃培、腸系膜,全身淋巴結幾乎都水腫,有些病豬直腸周圍存在一層膠凍樣水腫,有的大腦也水腫。胃底有彌漫件出血,,腸骸膜紅腫甚至出血。此外,還有充血、出血等現象。有的病例沒有水腫變化,但是內臟有出血,以出血性結腸炎最為常見。
3.4 實驗室診斷
取死豬的肝臟、心臟、肺臟和腦制成組織切片。顯微境下觀察到肝小葉和其周邊的肝細胞變性、壞死,肝細胞素萎縮,心肌纖維變性、壞死,間質變寬;肺泡周圍管外膜有嗜酸性白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腦神經細胞腫大。細胞周圍因水腫液積聚而出現空隙。
此病治療效果不佳,防病關鍵在預控。注意圈舍衛生,加強通風管理,控制舍內溫濕度,定期組織消毒,及時清洗用具,為豬只營造更好的養殖環境,盡最大可能抑制ETEEC的變異、增殖和傳播。堅持自繁自養,培育健康種群,嚴格引種管理。所有外引種豬,嚴把檢疫關,盡量減少仔豬長途運輸。例行的常規手術、接種防病等,都要注意防應激管理,盡量將突變情況控制在最低限度。斷奶時間適宜,并逐漸過渡到育肥期。整個斷奶流程,力求循序漸進。準備斷奶前1~5d,注意控制飼喂次數,減少用料頻率。斷奶后1周,盡量用斷奶料。仔豬逐漸適應后,可轉換到仔豬料。
此外,早期防病階段,及早接種疫苗,為不錯的防病手段。接種母豬,通過母源抗體,仔豬將被動獲得抗體,提升其抗此病能力。母豬接種,用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分別與分娩前30d和15d,分別注射1次,以增加初乳中大腸桿菌抗體的含量,確保仔豬高抗體水平。接種仔豬,建議超前免疫。使用豬水腫病多價油乳劑疫苗,仔豬出生后24h,即可肌肉注射1頭份,可達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常規免疫同樣值得借鑒,使用豬水腫病多價油劑或水劑,于仔豬14~18日齡,肌肉注射,可獲得較好的抗體水平。超過18日齡仔豬,酌情適量增加注射劑量。仔豬斷奶前7d,肌肉注射接種1次。有感染疫情出現,建議緊急接種水劑滅活苗,用量每次4~6ml,抗病效果較好。
[1] 錢國祥,崔建軍.豬水腫病綜合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4,(1):59-60.
[2] 林斌,邱劍泰,黃滄海,等.中草藥對仔豬早期斷奶腹瀉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 福建農業學報,2000,(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