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峰
(天津市薊縣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 301900)
豬場圓環病毒病的防疫認識
王曉峰
(天津市薊縣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 301900)
近年來,豬圓環病毒病在世界各地暴發,成為危害全球養豬業的一大難題。特別是其對母豬造成繁殖障礙以及垂直傳播,導致母豬死胎和弱仔,嚴重損害了養豬人的利益;而圓環病毒造成的免疫抑制更是導致其他傳染病的免疫失敗,給豬場帶來巨大的潛在威脅。
圓環病毒病;癥狀;防疫
圓環病毒相關性疾病是目前國內外影響養豬成績的重要因素,國內基本已沒有該病的陰性豬場,一般豬場的種豬感染率在70%以上,仔豬4周齡左右就可感染該病毒,未免疫豬群10周齡以上感染率在20%以上,最高可達100%。圓環病毒對于新生仔豬可以造成免疫抑制,如果豬場管理措施不當就會引起圓環病毒相關性疾病從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對于中大豬可以引起皮炎腎病綜合癥,同樣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對于圓環病毒病及相關性疾病的認識和有效防控是決定養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1.1 看斷奶前仔豬腹股溝淋巴結
仔豬的腹股溝淋巴結腫大4~5倍,用雙手抓住病豬后退,頭部朝下,肉眼很容易觀察到腫大的淋巴結。個別豬在耳后、腹部、四肢內側等毛皮薄處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斑,指壓不褪色。
1.2 觀察斷奶后1周表現
圓環病毒可引起斷奶1周后仔豬出現多系統衰竭綜合征,發病率20%以上,主要表現漸行性消瘦、衰竭、呼吸道和消化道異常癥狀或死亡,往往病程較長,藥物治療效果很差,最終增加保育豬的淘汰率。
1.3 實驗室檢驗
無菌采集心、肝、脾、腎、腹股溝淋巴結分別接種營養肉湯、血清肉湯于37℃進行需氧和厭氧的培養至72h。可從耳靜脈或頸靜脈采血,分離血清。用ELLSA方法檢測豬瘟、圓環病毒Ⅱ型抗體。
圓環病毒相關性疾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飼養管理、疫苗免疫和適當藥物保健,而對于病毒性疾病而言疫苗免疫是主要措施,因此選擇一種性價比最高的疫苗進行合理免疫是增加豬場效益的最佳途徑。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2.1 免疫方案
目前國內外一致的觀點是母豬免疫結合仔豬免疫。根據豬群結構和免疫習慣可進行母豬產前免疫或全群普免;仔豬盡可能采取1次免疫,以減少抓豬、注射等勞力投入和應激等問題的增加。
2.2 疫苗毒株
對于滅活苗全病毒疫苗免疫抗體對于感染病毒能夠快速識別并中和,因此可減少病毒對機體的傷害。
2.3 疫苗佐劑
對于孕期母豬和仔豬優秀水質疫苗是首選,含油或油質佐劑免疫應激反應較大,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2.4 抗原含量
滅活苗抗原含量決定免疫后抗體產生水平,因此要確保每頭份抗原含量足夠。
2.5 免疫劑量
主要是針對仔豬而言,2~3周齡仔豬肌肉層很薄,因此免疫劑量大小對于肌肉組織的損傷和應激反應的強弱很關鍵。
2.6 疫苗純度
疫苗在制備過程中細胞培養物、滅活用甲醛等對于受體豬而言會造成意外損傷和過敏反應,因此要嚴格控制其含量。
[1] 劉桂森,桑業華,王相琴,等.一起規模養豬場圓環病毒病的實驗室診斷和防治[J].山東畜牧獸醫,2015,(4):29-30.
[2] 張振東,王廣文,胡東方,等.某豬場圓環病毒病的診斷與防治[J].養豬,2014,(4):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