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2233)
仔豬水腫綜合防治建議
李 偉
(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2233)
斷奶前后,對仔豬刺激最大。此時,營養不良、環境不利等不良應激,都易誘發水腫病。仔豬水腫為溶血性大腸桿菌誘發的急性、致死性疾病,典型癥狀為突然發病、運動失調、驚厥麻痹,身體不同部位水腫。文章介紹豬水腫病流行情況,闡述診斷要點的基礎上,提出了首要防病措施,重在加強免疫;搞好飼養管理,應激突變因素;仔豬及早補料,提升仔豬消化機能;添加防水腫營養物質,確保仔豬生長營養需求;留意豬群日常狀況,發現疫情及早隔離診治;提前藥防,等綜合性防病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鑒。
水腫;防病;建議
仔豬水腫為溶血性大腸桿菌誘發的急性、致死性疾病,典型癥狀為突然發病、運動失調、驚厥麻痹,身體不同部位水腫。此癥常見斷奶仔豬,病發率低,死亡流高,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帶來極為慘烈的經濟損失。剖檢病變,集中在胃壁、腸系等處水腫。致病菌源為溶血性大腸桿菌,滯留仔豬腸道內存在,并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飲水、飼草,經消化道進行感染。日齡偏小的仔豬,發病率相對要高些。普通消毒藥物,均可清滅致病菌。
2.1 流行特點
呈地方性流行,僅限于某些豬群。發病率為15~35%。多見于體格健壯、營養良好的斷奶仔豬,致死率可高達80~100%。常在一窩豬中突然急速死亡2~3頭,其他仔豬不見發病。主要傳染源是帶菌母豬和感染仔豬,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2.2 臨床癥狀
突然發病,精神沉郁,不吃食,步態不穩,呈興奮狀態,盲目行走或轉圈,共濟失調,口吐白沫,進而倒地抽搐、四肢亂劃呈游泳狀,逐漸發展成后軀麻痹、臥地不起、在昏迷狀態中死亡。病程由數小時至2 d。臉部、眼瞼、結膜、頸部、腹部皮下水腫,是本病典型特征。
可根據流行特點(突然死亡,多發生于斷奶后不久的仔豬,多見一些生長發育快、膘情好的仔豬)、典型的臨床癥狀(眼瞼、面部、頸部皮下水腫、運動失調等神經癥狀)和病理變化(胃壁、腸系膜水腫,呈膠凍樣),可作出初步診斷。最終確診,需實驗室結合病原分離。
無菌采集豬的心、肝、淋巴結接種于普通瓊脂平板上,37℃培養12 h后。在培養基上形成凸起、光滑濕潤的灰白色菌落,鉤取培養基上單個菌落,接種于麥康凱和鮮血瓊脂平板上,37℃培養24 h后,可見鮮血平板上形成邊緣整齊、網形光滑的白色菌落,周圍有溶血環形成,麥康凱培養基上有光滑、濕潤、凸起的粉紅色菌落形成。
到目前為止,仔豬水腫尚未特效療法。由此,防治此病的重點,應重在預防。考慮到水腫病因多種誘因發生,由此建議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已達到科學防病的目的。
4.1 首要防病措施,重在加強免疫
接種免疫對象,可考慮母豬和仔豬。
接種母豬,通過母源抗體,仔豬將被動獲得抗體,提升其抗此病能力。母豬接種,用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分別與分娩前30d和15d,分別注射1次,以增加初乳中大腸桿菌抗體的含量,確保仔豬高抗體水平。
接種仔豬,建議超前免疫。使用豬水腫病多價油乳劑疫苗,仔豬出生后24h,即可肌肉注射1頭份,可達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常規免疫同樣值得借鑒,使用豬水腫病多價油劑或水劑,于仔豬14~18日齡,肌肉注射,可獲得較好的抗體水平。超過18日齡仔豬,酌情適量增加注射劑量。仔豬斷奶前7d,肌肉注射接種1次。有感染疫情出現,建議緊急接種水劑滅活苗,用量每次4~6ml,抗病效果較好。
4.2 搞好飼養管理,應激突變因素
注意圈舍衛生,加強通風管理,控制舍內溫濕度,定期組織消毒,及時清洗用具,為豬只營造更好的養殖環境,盡最大可能抑制ETEEC的變異、增殖和傳播。堅持自繁自養,培育健康種群,嚴格引種管理。所有外引種豬,嚴把檢疫關,盡量減少仔豬長途運輸。例行的常規手術、接種防病等,都要注意防應激管理,盡量將突變情況控制在最低限度。斷奶時間適宜,并逐漸過渡到育肥期。整個斷奶流程,力求循序漸進。準備斷奶前1~5d,注意控制飼喂次數,減少用料頻率。斷奶后1周,盡量用斷奶料。仔豬逐漸適應后,可轉換到仔豬料。
4.3 仔豬及早補料,提升仔豬消化機能
仔豬及早補料,提升其對日糧的免疫耐受性。通常情況下,仔豬1日齡,安排補水。3~5日齡,選擇淡鹽水。待到7日齡,酌情用易消化的飼料,進行誘食,確保仔豬適應飼料抗原的耐受性。
仔豬出生后,尚待完善的生理機制,決定著其很少的胃酸分泌。有研究資料證實:仔豬出生后3周齡,胃酸分泌量才有所增加??紤]此,建議仔豬斷奶關鍵期,注意日糧和飲水中加適量的有機酸,比如:醋酸、檸檬酸等。仔豬飲水或補食后,體內酸度提升,更有利于胃蛋白酶的分泌,更有益于乳酸桿菌的增殖,進而提升豬體的消化率,抑制體內有害菌的繁殖。仔豬于21~70日齡,注意補充多酶片,有效刺激內源酶分泌,提升飼料轉化率。
4.4 添加防水腫營養物質,確保仔豬生長營養需求
飼喂日糧營養全價,用料力求全價、優質。滿足仔豬生長必須的蛋白質、能量、礦物質、粗纖維等等,同時保證日糧易消化,膳食均衡合理。日糧管理中,注意適量加防水腫的營養物質。比如:適量添加硒元素、維生素E,均可達到防病的效果。通常情況下,硒元素含量應保證在0.3~0.4mg/kg,維生素E含量應保證在150~200mg/kg,基本上可達到防病的目的。對于初生仔豬而言,哺乳前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濃度0.1%,用量2~3ml。之后每間隔5d,注意補飲1次。24h內,注射用亞硒酸鈉維生素E,濃度0.1%,肌肉注射,每次用0.5ml。
4.5 留意豬群日常狀況,發現疫情及早隔離診治
有感染病例,將其分離出來,單獨飼養。病豬隔離管理,加強護理。病豬隔離診治期間,注意加強消毒管理。被病豬污染的圈舍、用具、場地等,經徹底清掃后,用濃度2%的火堿溶液進行徹底消毒。被病豬污染的飼草、墊料等,集中堆積銷毀。所有殘留的糞便,集中發酵處理,達到無公害化處理的標準。早診治,早康復。出現首例病例,立即對全群預防性治療。經實驗室試
驗,選擇敏感性藥物。治療的原則,著手兩方面:抗菌消炎——新慶福注射液,每次用0.2ml/kg,每天2次,連用3d。恩諾沙星注射液,每次用0.1ml/kg,每天2次,連用3d。上述藥物配合使用,康復效果更好?;蛘呤?,用菌毒雙殺注射液,可達到同樣的治愈效果。排毒抑菌——抗菌消炎同時,注意排毒抑菌,方可得到理想的康復效果。
此外,提前藥防,同樣為不錯的選擇。復方慶大霉素粉——成分:1%三甲氧氨芐嘧啶、5%慶大霉素,取1000g拌料500kg,經攪拌均勻后,連續用藥5d;微生態制劑——產酶益生素,活菌總數200億CFU/g以上,總活酶每克100U以上,取500g拌料均勻,連續飼喂5d;亞硒酸鈉維生素E復合粉,用量500g拌料均勻,連續飼喂5d。
斷奶前后,對仔豬刺激最大。此時,營養不良、環境不利等不良應激,都易誘發水腫病。由此,斷奶前后,為防控水腫病的關鍵時期。
營養水平不合理,是誘發此癥的基本特征。這些年來,眾多的研究資料證實;在低營養水平,日糧中硒元素、維生素E含量不足的情況,此癥發生的頻率尤高。此癥誘發,可以說是多種致病因與核心誘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間接作用導致豬體抗病能力降低,直接作用導致腸道生態失衡,都可導致ETEEC于腸道內增殖,誘發毒素導致水腫病。由此,防控此病的關鍵,應做到內外因皆控,方可達到科學發病的目的。
[1] 王相平,崔蘭芝,王麗偉,等.仔豬水腫病的診斷與防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4,(6):119-120.
[2] 李淑慧.集約化豬場早期斷乳仔豬腹瀉的防治[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1,(16):23-24.
[3] 張明海.懷孕母豬的飼養與管理[J].養殖技術顧問,201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