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麗
(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農業局草原監理站,貴州晴隆 561400)
豬口蹄疫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心得
梁 麗
(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農業局草原監理站,貴州晴隆 561400)
口蹄疫,俗稱“五號病”。這些年,其致病病毒的生存能力、破壞能力、影響力等,都較之前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集約化養殖導致此病有所變異,導致基層獸醫工作人員在診斷此癥時,面對新的情況及問題顯得無從下手。文章闡述口蹄疫疫情,介紹此癥典型癥狀,匯總這些年的防病經驗,自預防和治療兩個層面,就心得體會做綜述性闡述,為今后綜合防治此癥,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口蹄疫;防控;心得
這些年,隨養殖規模的擴大,口蹄疫疫情有蔓延趨勢,而且集約化養殖導致此病有所變異,導致基層獸醫工作人員在診斷此癥時,面對新的情況及問題顯得無從下手。文章綜合這些年的臨診實踐,就預防和治療經驗進行總結,闡述心得,以供參考和借鑒。
口蹄疫疾病,通用名稱“五號病”。現在的養殖者們給它起了個很好聽的名字“五哥”,“五哥”經過多年的生存需求,破壞力、影響力之大,已經不是那個忠厚老實的五哥啦。豬口蹄疫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是由五號病毒與引起偶蹄獸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病的特點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膚發生水泡。據統計,口蹄疫有7個主型,1000多個亞型,各個型號沒有交叉免疫性,它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和空氣傳播,也可以跳躍性的傳播,變異性非常快,現在不分季節性,四季都可傳播。只要環境適宜它就會爆發,現在的“五哥”不好惹,傳染性強,發病率高達90%以上,幼畜死亡高達80%以上,而且降低豬的免疫力之后會繼發其他疾病,易混合感染,是目前養豬業中最難預防的疾病之一。
病初期豬精神沉郁、高熱體溫達 40~41℃、厭食、流涎、跛行。在口、鼻、唇、蹄部、乳房等無毛處出現紅腫,嚴重時出現大小不一的水泡和爛斑。繼而水泡破裂形成潰瘍、結痂。如不及時治療可伴有其他感染發生死亡,死亡率達 80%。病理剖檢可見咽喉、氣管、支氣管黏膜有出血點及爛斑。仔豬死亡之后可見心包膜有點狀出血,心肌松軟,切面有灰白色或黃白色條紋,似老虎身上的斑紋,故稱“虎斑心”。
4.1 預防心得
鑒于口蹄疫的危害性,“防重于治”,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借鑒這些年的防病經驗,預控此病的關鍵應落實到如下幾點:
第一,切斷傳染源,遏制病毒傳播
日常加強管理,封閉化飼養落實到位。所有進出車輛、人員等,嚴格例行消毒制度,杜絕一切外菌侵入的可能。有感染病例,及時隔離,確保同群中健豬的安全性。嚴格消毒管理,帶菌毒的消毒,多采用噴霧消毒。使用廣譜、高效、刺激性小的藥物,同時注意多種消毒藥劑交替使用。
第二,接種口蹄疫疫苗,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接種疫苗,防控口蹄疫效果較好。針對不同的豬群,采用的接種方案略有差異。通常情況下,用豬0型口蹄疫高效滅活苗,仔豬40~50日齡首免,肌肉注射,劑量1ml;待到3~5月齡二次免疫,肌肉注射,劑量2ml。種豬用,肌肉注射,間隔3個月1次,劑量為2ml。妊娠母豬用,分娩前4周,肌肉注射,免疫用2ml。種豬或育肥豬引進后1周,同樣可用此疫苗接種,劑量為2ml/頭,注射后2周,即可產生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3個月以上。用痊愈后2~3周后病豬的高免血清,分點注射,有效免疫力達1周左右。用豬0型合成肽疫苗,仔豬用20日齡首免,30日齡二免,120日齡3免,每次用2ml,肌肉注射,防病效果理想。
第三,及早隔離,及時控制
有疑似病例出現,及早隔離,同時向上級報告疫情,送病料組織實驗室確診。經確診疫區,本著‘早’、‘快’、‘嚴’、‘小’的原則,遏制疫情的蔓延和流行。視感染情況,做進一步的處理方案。病情嚴重的,失去治療價值,直接淘汰。病情輕微的,有治療價值,及早對癥治療。劃定疫點范圍,嚴格消毒管理,用2%的燒堿溶液,每天消毒1次。同時,緊急接種疫苗,做好進一步防病措施。同時,豬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粉、板藍根粉、魚腥草粉等,提升豬群免疫抗體能力,避免繼發病感染。
第四,捕殺消毒,解除封鎖
撲殺完的豬空舍消毒方法。先清洗,用 3% 火堿浸泡,再清洗,
再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藥消毒,干燥,熏蒸消毒。口蹄疫病毒對酸性非常敏感,所以要選用酸性消毒藥。pH值要小于 3 的最好。(有的地區選用過氧乙酸溶液)。最后一頭撲殺完再在沒有發病的,徹底消毒后空欄2~4周,才可解除封鎖。
4.2 治療心得
治療此癥,方案一:黃芪多糖注射液,病豬肌肉分邊注射,每天1次,輕癥患者經2次注射,基本可痊愈;重癥患者經3次注射,也可痊愈。多能肽,用0.3ml/kg,肥豬最大劑量不超過15ml,母豬最大劑量不超過25ml,康復效果較好。患病感染部位,經鹽水沖洗后,涂上魚石脂軟膏或碘甘油。
方案二:口蹄疫外源性抗體(超免蛋白—V),用量每千克體重0.1ml,肌肉注射。首次用藥,劑量加倍,有效預控繼發病感染,降低死亡率。此外,此藥物緊急免疫接種,效果也較好。口蹄疫感染期間,有混合感染出現,及時配合敏感性抗生素類藥物(頭孢呋鈉、頭孢喹肟等),進行對癥治療。患病感染部位,經0.1%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后,涂上魚石脂軟膏或碘甘油。
這些年,針對口蹄疫疫情,本人進行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并與同仁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總結出了上述幾點預防和治療經驗,如果能照此法長期堅持下去,相信防治此癥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文章闡述的要點性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1] 趙艷軍.豬口蹄疫的臨床特點及防制[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3,(1):70-71.
[2] 孟麗軍,楊曉玲,江文明,等.豬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三種疫苗不同組合同時分點免疫的效果觀察[J].四川畜牧獸醫,2013,(1):23-26.
[3] 何成偉.湟中縣規模場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1,(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