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二條城位于日本京都,建于1603年,是江戶幕府的權力象征。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為二條城的主要建筑。“二之丸”的建筑很有特色,殿內墻壁和隔門上畫有狩野派畫家的名畫。
二條城是由德川家康下令興建的,筑城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德川的族人及武將在造訪京都時,有個休憩的寓所。其中的“二之丸御殿”是當時武家書院的代表建筑,共有房屋33間,面積達3300平方米。其中屋連屋,屋屋有“壁”畫,共千余幅,大部分都是當時著名畫工狩野探幽及其弟子的杰作。由于日本都用拉門隔出房間,因此這里所說的“壁”畫實際上都是畫在拉門上的。最初看到有老虎畫的房間叫做“遠侍”,是當地官宦最初進入的房間。屋內的拉門畫全部用金箔做背景,老虎翠竹、蒼松巨柏,十分氣派。老虎旨在顯示德川家的威嚴,并起到震懾作用,而蒼松則因其四季常青,意喻家業永遠繁榮,不會衰敗。越往前走,畫上的風景也開始變化,變得柔和而美好。最后的一間叫黑書院,是德川和來訪者相見的房屋,拉門畫上櫻花飄舞,讓人感到放松。
據說,在這些拉門美麗壁畫的后面,常常有武士隱藏其中,一旦有情況,立即沖出來護駕。
在二條城內,《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了日本最大的摹寫古畫項目。“二之丸御殿”內的拉門畫中,有幾只老虎在嬉戲,可是那些老虎看起來像貓一樣,非常滑稽,毫無老虎的威風。日本畫 師谷井俊英坦誠地說,這是400多年前的畫,當時日本沒有真老虎,所以只能看著來自中國的畫,再憑著想象去畫。
1994年,二條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各種“壁”畫也都被列為世界遺產。但是由于年久失修急需保護。日本畫師谷井俊英等人便開始了這項巨大工程。為忠實再現這些珍貴的畫作,臨摹工作全采用和當時同樣成分的原料(如圖)。臨摹好的畫作被放回原處,部分原畫則被收藏進了展覽館保存。▲
環球時報201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