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良鄉教學醫院(102401)孔祥錄 黃寶良
對于創傷所致的淺層組織和皮膚缺損,創面的局部處理十分重要,如處理不當可致創面遷延不愈,治療周期長,增加患者負擔,愈后形成大量疤痕,嚴重者導致功能障礙,我們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對56例外傷性皮膚缺損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評價MEBO治療外傷性皮膚缺損臨床效果,現總結如下。
患者共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16~57歲,平均36歲; 均在傷后15分鐘~2小時內就診。上臂傷10例,前臂傷22例,小腿傷16例,大腿傷8例。均為皮下組織以上的小面積淺層皮膚組織損傷缺損,創面面積最小1.5 cm×5.0cm,最大5 cm×13cm。
2.1 分組方法 隨機將56例患者分為MEBO治療組(A組)35例和普通換藥組(B組)21例。分別以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
2.2 治療方法 ①清創 入院后所有患者創面進行一期清創,根據創面損傷和污染情況不同,清除壞死、污染的組織。選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后用無菌干紗布蘸干,并探查創面的深度及周圍組織受損情況。②清創后根據創面情況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處理 A組:實施MEBO治療,創面直接外涂藥膏,厚度薄于lmm,每4~6小時換藥一次,換藥前將原有藥物及滲出物沾凈,換藥后可直接暴露,創面新鮮后,將MEBO涂于創面上,厚約1.0mm[1],再用MEBO油紗(將MEBO置于無菌紗布上輕輕搓勻,以輕壓時有油膏溢出為度)作為內層敷料平鋪于創面上,外敷無菌紗布3~4層,低張包扎治療。每日更換內層敷料1次或2次,直至創面愈合,經過20天治療仍有殘余創面者,予以植皮封閉創面。B組:徹底清創后用碘伏紗條覆蓋創面,每日換藥一次,至創面新鮮,面積較小者換藥后自行愈合,經過20天治療仍有殘余創面者,行二期植皮。
兩組均以20天為治療期限。記錄創面滲出情況、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情況、創面感染情況,創面愈合立即停藥,并記錄創面愈合時間。
在20天治療期限內,優:創面完全愈合。良:愈合面積≥50%??桑簞撁鏌o擴大,創面愈合面積20%~50%,滲出物減少。差:創面無變化或擴大。
記錄創面愈合時間、創面療效、創面感染率等。所有數據采用SPSS 16. 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P<0.05 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8~21個月,平均18個月。A組創面較B組創面的炎性滲出要少(P< 0. 05 ) ,A組優良率高于B組,A組創面的平均痊愈時間15. 3±3.6 d明顯短于B組21. 5±4.3 d (P<0.05),A組無創面感染,B組創面感染3例(P< 0. 05)。
因外傷所致體表小面積淺層組織和皮膚缺損,在臨床中較為常見。治療中由于感染等原因,創面遷延不愈機率較大,傷后易發生瘢痕攣縮,導致肢體功能障礙。我們根據再生醫療技術的理論,外用MEBO治療,取得了良好治療效果。
MEBO的特點及優勢:①MEBO是一種框架軟膏制劑,其最基本的理論指導是以“液化的方式無損傷地排除壞死組織”和“以原位干細胞培植的方式再生修復創面”,能夠保持創面生理濕潤環境,由表及里,無損傷排出壞死組織,能從根本上改善創面修復環境,可以使創面及時排泄代謝物、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再生修復,通過皮膚組織原位再生修復機制實現愈合。②MEBO的立體濕潤生理環境將創面和空氣隔離,同時避免液化物及化學消毒液對創面的刺激[2]。壞死組織隨油紗的更換而迅速清除,降低了感染率。③MEBT/MEBO在啟動和提供外源性支持條件下,完成了皮膚干細胞的能動作用[3],有利于表皮干細胞再生。④MEBO具有阻菌、抑菌和促使細菌變異與破壞細菌的生存條件等作用,使細菌失去吞噬活組織能力,降低毒性[4]。能減輕局部創面的炎性反應,進而減少局部創面的炎性滲出及膿性分泌物,減輕局部組織的腫脹,對緩解局部疼痛也有一定的作用。⑤MEBO可阻止肉芽組織中的纖維過度增生,使纖維細胞增殖受到控制,肉芽組織生長平復,纖維板層收縮延遲,改善創面血運[5],促進創面修復,與單純換藥比較,能阻斷創面局部循環惡變,使創面的“休克細胞”復活,明顯縮短了創面愈合時間,減少瘢痕增生。⑥使用方便,價格經濟且操作簡單,更換方便、疼痛輕微,不良反應較少,創面愈合快。
通過臨床應用及比較認為,采用再生醫療技術,外用MEBO治療外傷性小面積皮膚缺損如同治療燒傷創面一樣,使用方法簡便、能有效控制感染、促進創面原位再生愈合、植皮率低、治療周期短,患者痛苦小,同時減少患者的綜合醫療費用,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