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養殖戶,雞只發病,往往不先從自身環境、管理找原因,而是“一怨雞苗二怨料,實在不行怨獸藥”。結果小病變大病,單病變多病。這醫無能、那藥無效。耽誤療程,影響雞只健康,最終多花冤枉錢,只能嫉妒別人家賺錢。
一、病癥未確診
筆者2014年底曾遇一蛋雞戶,3 000只,200多日齡,正值產蛋高峰。有病,拉稀,蛋稍降,按大桿治,按氣囊炎治,先后找了四個獸醫,5個療程,每個療程4 d,每個療程間隔1~2 d,前后一個月,花了一萬多元(中間蛋降到六成,每天死亡5~10只雞)后用中藥金諾,終于控制住死亡,回升到九成產蛋率。
現在許多養殖戶,一遇到包心包肝,就定為大桿(曾有人說,三尺之童,呀呀學語,包心包桿,就是大桿)。大腸桿菌的癥狀確實有包心包肝,但包心包肝不一定是大桿。有道是:凡進入血液的致病菌,都能引起纖維素性炎,導致包心包肝。象沙門氏菌、支原體、禽霍亂、鏈球菌等也會出現包心包肝現象。所以光用大桿藥,治住后幾天又復發。況且大腸桿菌是腸道正常菌,屬于條件性致病菌,想除盡非容易。
這就是第一個原因:病癥未確診。病未看準、未看透、未看全面。要全面解剖病雞:頭部、胸部、氣管、氣囊、肺、胃腸、扁桃體、胰腺、脾臟等全部仔細觀察,看已發病、潛發病、繼發病,分清主次用藥,抓主不漏次,爭取一次成功。否則這病下去,那病上來。目前病情多為混合感染,很少有單純一種病出現。
二、藥不對癥
目前獸藥廠家生產的藥多為復方制劑,看說明,無病不治。一般來講,獸醫應該弄清其中的藥物成份,啥藥治啥病。養殖戶應該眼向前看,看說明的前面一二項,都是本藥的主攻方向。
三、聯合用藥
尤其一些肉雞戶,由于使用全價顆粒料,料中不方便加藥。只能飲水用藥,上午飲下午飲,嫌麻煩,“你就先給一種藥,把這病治住再說”。豈知雞只是個生命活體,全身相互流通,相互諧調。一種病癥下去,另一癥狀上來,沒兩天前病又復發,人受累,雞受罪。他也不知聯合用藥,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相互促進的作用(當然須懂藥理,須知藥物成份)。
2015年3月14日,遇一肉雞戶,包心包肝、氣囊炎、腸道出血、氣管出血。“光用大桿藥,治住死亡,其他呼吸道病不治也會好”(專業戶原話)。結果4天后,死亡大減,但弱雞還不斷出現。剖檢:氣囊壁黃色渾濁厚厚一層,腸道、氣管、胸腺、盲腸扁桃體都明顯出血。“用抗病毒藥加腸炎藥”(專業戶原話)。真是久病成醫,但愿能有好結果。如果開始聯合用藥,何至于病情嚴重到這個地步!
四、療程不足、換藥快
病急亂投醫,心情可以理解,但往往事與愿違。用上藥,不到兩天,沒見效果,急忙換藥,或者換個醫生再治。結果往往多日還沒治愈。任何藥物到體內總得有個吸收、轉化、攻入靶器官的過程。況且那些病雞、亞健康雞就沒有吃到應當吃的、喝到應當喝的那份藥,怎能起到作用!
五、藥量過多或過少
俗話說:過猶不及。你把四天藥量一天用完,病雞也不會立馬好。況且毒性增加、損傷肝腎等內臟,影響到內分泌及一系列生理機能的反應。病情豈會見輕!當然,懂藥理的適當增大點藥量是可以的(如磺胺類藥首劑加倍是必須的),但凡事都有度。
六、耐藥性
抗生素的耐藥性,可以說大家都知道。但一些養殖戶特別是有多年經驗的養殖戶,“你別給俺換藥,俺就要原來那種藥”。豈知藥物的輪換使用才是減少藥物產生耐藥性的好方法。當然用藥要注意商品名與通用名的區別,因為一個廠家一個商品名稱(但國家嚴管獸藥,通用名,規格、含量、用量是必須標示的)。通用名一樣的藥當然會產生耐藥性。
更有甚者,個別廠家為了牟取暴利,把通用名也改了。改頭換面,變成新獸藥,賣個高價錢。如慶大霉素寫成艮他霉素、新霉素寫成尼奧霉素等。這也是執業獸醫師們應當注意的事項。
七、原粉類藥應用
一些頭腦靈活的懂點藥理的養殖戶,為了降低成本,憑多年的經驗,一而再、再而三隨意加大用量地使用原粉藥治病。結果也會出現療效不好的情況。
“俺一直使用原粉,青霉素、鏈霉素、頭孢等等,買人用的、過期的,便宜,加大量就行了。一只雞(肉雞)下來合六七毛錢。”“一直未用成品藥?”“有病再用那藥。”過期原粉,究竟過期多久,損失多少,多少有效量,一概不知。全憑個人想當然增大用量,豈不產生耐藥性。
更不知原粉類藥混合不均,易造成中毒。原粉藥須有輔藥及相應的添加劑促進劑(如助溶劑、水包油制劑、催化劑等)及相應的工藝才能確保療效、確保安全,把毒副作用降到最低。
原粉藥還存在含量不足甚至假藥的可能性。如環丙氨嗪原粉、98%含量。在2009年以前,5 ppm(每噸料加5 g),效果顯著,就能抑蛆少蠅。當時價格為200元以上。2010年以后,價格漸降為120元,用量為45 ppm效果還不明顯。標示仍然98%含量。是含量低還是耐藥性,筆者咨詢了多個經銷商,無人能夠回答。但買人家的預混劑,效果還可。這說明含量確實有問題,但代價肯定高了。反過來講,每公斤120元,加大用量還不行,豈不更不合算?
對于原粉,國家《獸藥管理條例》明文規定:廠商不能直接將原粉售給養殖場,養殖場不得直接將原料藥添加到飼料及動物飲用水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第六十七條、第六十八條)
八、反省自身
大部分養殖戶,沒有幾人能反省自身的。有病了,先從自身查找原因。查查通風、光照、溫度、濕度、飲水、吃料情況,看看糞便,聞聞氣味。
一肉雞戶,呼吸道病,呼嚕聲厲害,密封嚴,氨氣刺鼻刺眼,濕度大。用藥4 d,效不明顯。改善情況后,氣味好了,買個濕度表,濕度65%(以前80%多),呼嚕聲大減。
筆者曾做過試驗:2009年冬,下雪天,20多只呼吸道病雞,放在外面雪地上,一兩天,未用藥,也不呼嚕了。
所以,用藥的同時,加強飼養環境管理,療效肯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