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健康狀況檢查,重點要檢查群體的健康狀況,方法是進入雞舍,輕輕敲擊料桶,來觀察雞群的反應,如果雞立即停止采食、走動,翹首觀望片刻,則健康;如果對聲響毫無反應,閉目瞌睡,則是不健康的表現;同時要根據不健康雞占全群的比例來判定疾病的嚴重程度。同時要觀察采食,看料桶(料槽)是否剩有飼料,同時要對比前幾天的采食量記錄;飲水雞糞便情況,肛門周圍是否有污染,糞便是否水樣,糞便中是否有飼料顆粒;還要檢查雞群的呼吸系統的健康情況,眼鼻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是漿液性還是膿性,眼結膜是否有水腫,臉面、肉垂是否腫脹,是否張口呼吸,申頸呼吸,有無咳嗽等;對呼吸道病變早期有效觀察應該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潛入到圈舍的我們靜靜聆聽,如果有呼吸道的病變就非常容易發現。下面就平常養殖中常見現象作如下總結。
(一)消化道病變
沙門氏菌感染的雞白痢、痛風(長期使用磺胺類藥物可引起)、尿酸鹽代謝障礙都引起排白色糞便;盲腸球蟲引起雞排紅色糞便,小腸球蟲引起雞排黑色糞便,同時會出現可視黏膜蒼白、雞冠蒼白等貧血癥狀;雞新城疫、卡氏白細胞引起雞排黃綠色帶粘液糞便;輪狀病毒感染引起雞排水樣糞便等病。飼料中食鹽含量的超標、飼料霉變,飼料中鎂含量超標或飲水中大腸桿菌含量超標也引起腹瀉。同時要考慮夏天天氣太熱,造成雞過度飲水排水樣糞便。
(二)呼吸道病變
主要檢查雞群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喘氣等狀況。引起呼吸道病變的主要因素,禽流感、傳支、傳喉、傳染性鼻炎、雞毒支原體、大腸桿菌等病菌通過呼吸道感染引起。同時圈舍通風不良造成氨氣、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含量超標,可誘發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三)中毒
在沒有預先患病征兆的前提下,突然同時出現大批量的死亡,應懷疑是急性中毒。要首先檢查在近期的飼料和飲水中是否添加有預防的藥物,看添加的計量,混合是否均勻,尤其要考慮痢特靈(禁用)以及長期大劑量添加磺胺類藥物引起中毒;其次要考慮食鹽的添加量及混合不均勻引起的中毒;還要飼料原料是否有的霉變引起的中毒;放養雞還要考慮周圍是否投放有毒餌引起的中毒。
(四)癱瘓
首先馬立克病、腦脊髓炎、病毒性關節炎等疾病引起可引起癱瘓。然后才懷疑飼料的質量問題,飼料質量首先考慮VB 2、VD的缺乏,其次是鈣、磷的缺乏或比例不合理引起的跛行和癱瘓。
(五)生長緩慢
造成雞生長緩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品種與氣候環境條件的影響;其次是飼料中能量、有效蛋白質的含量,氨基酸是否平衡,維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還要考慮疾病的因素,如非典型性新城疫、白血病、網狀內皮增生等。
(六)均勻度差
首先是雞的品種及來源,品種是否是經過國家認定并允許推廣使用,是否是從有種畜禽經營許可證的正規養殖場引種;其次是飼養的方式,料桶及飲水器的配置比例是否合適,數量是否足夠;還有疾病的影響。
(七)外觀品相差
1.羽毛殘缺。原因一是飼料的營養不全面,特別是規模化飼養情況下飼養跑山雞,不用全價飼料,用單一的日糧,如玉米,由于營養嚴重不平衡,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營養元素的缺乏,羽毛生長受阻,又容易出現異食癖,造成啄羽;原因二是公雞性成熟,為爭取配偶而相互斗毆,為避免此類情況可以在公雞性成熟前為其佩帶“眼鏡”,也可以在圈養中降低光照強度,或采用有色燈光,可以緩解因性成熟引起的斗毆;原因三是體外寄生蟲,如雞虱子。
2.雞痘。為避免以上病理現象的發生,以獲得最大的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