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5050(2015)04- 0088- 03 DOI:10.3969/j.cnki.issn1672-5050sxmt.2015.04.027
收稿日期:2015- 05- 08
作者簡介:凌紅兵(1975-),男,山西陽城人,大學本科,工程師,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
當前煤炭資源的賦存條件相對復雜,若要全面提升煤炭資源的回采率,需通過新技術方法的綜合運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煤炭資源的綜合采掘功能,顯得十分重要。同時,在我國煤礦企業綜合開采技術相對落后的背景下,提升煤礦企業安全運行、效益提升,成為了當前的重要任務。因此,在綜合開采的過程中,要不斷整合、歸納相應的理論,形成與實際相結合的管理方式,不斷創新煤礦開采技術,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1 新形勢下煤礦開采的技術背景
1.1影響因素的多樣性
在當前煤礦企業的開采技術運用中,包括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地質構造、煤層埋深、煤質狀況與厚度、煤層結構等方面。在綜合考慮礦井整體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對頂板條件、巷道建設、支護架構建等方面也要綜合考慮。對于機電設備的綜合運行,在數控技術的運用中,針對機械變形、拉傷、龜裂、磨損等影響,進行深入分析,更好的研究煤礦開采新技術。
1.2理念運用的先進性
在新形勢下的煤礦企業技術運用中,要構建創新理念運用的方式,突出在高產、優質、安全的綜合發展要求下,實現煤礦開采中的科學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現代采煤技術。在新技術運用基礎上,結合智能化的采煤裝備與安全生產監控系統等方式,在整體的運用上更趨成熟,應用水平和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高,急傾斜、不穩定、地質構造復雜等難采煤層采煤策略和工藝的研究有了很大發展,為進一步提升開采技術提供技術支持。
2 煤礦開采技術創新的現狀
2.1煤礦開采技術的創新點
在煤礦開采技術的創新運用中,要突出高效率的綜合運用模式,其中,在確保安全施工的基礎上,不斷與環境保護理念相融合,在減少安全危險因素的基礎上形成對環境保護的綜合運用。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形成生態化的控制理念,將可持續發展作為煤炭開采新技術運用的出發點。因此,新技術的運用要結合當地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生態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在提升煤炭資源整體技術水平的基礎上,實現安全可靠、技術革新、生態環保的有效運用。
2.2采煤工作面的技術控制點
綜合防塵安全技術要在安裝中形成綜合的處理方式。在安裝過程中,要正確的使用相關的防塵噴霧設施,進行及時的檢查與維護處理,在確保整個噴霧設施完好的基礎上,形成靈敏度更高、質量更好的標準化運用。在防塵水的供給中,要嚴格控制壓力,一般要控制在2 MPa。在通防工程建設中,施工煤體進行注入孔運用,在規定實施煤層注水的方式和整個工作面的運順、回順等安設中,形成三組隔爆的水棚,形成間距200 m的整體控制方式。在用水量的控制中,結合巷道的斷面面積進行綜合計算,這樣,就可以形成多面性的綜合控制與運用。
3 煤礦開采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3.1加強煤礦開采新技術的要求
提高對煤礦開采技術的要求,崗位工種必須由思想端正、技術過硬的工人來擔任,特殊工種人員要嚴格考核發證,持證上崗。形成監測系統的綜合控制與運用模式。在進行連續控制的基礎上,對于使用標準氣樣與空氣樣對甲烷傳感器的調校,并對超限斷電功能進行相應測試,在確保傳感器靈敏可靠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控制。在監測過程中,可以安設一臺煤機開停傳感器,實現連續監測的運用效果。同時,在整個監測管理體系中,要安裝瓦斯電閉鎖裝置,加強對瓦斯超限情況下的自動報警功能。在整個監控安全設備的綜合管理中,定期對安全監控電力設備進行檢修,形成整體調度的綜合管理方式。通防科監測組必須每天檢查安全監控設備及電纜是否正常,使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或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將記錄和檢查結果報監測值班員;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并在8 h內對2種設備調校完畢。
3.2炮采放頂煤采煤技術
在煤礦采煤技術運用中,對于炮采放頂煤技術的運用,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要采用二型鋼梁放頂采煤的技術。在具體的運用中,通過構建液壓的單體柱及二型鋼柱作為頂煤支柱,對于煤礦開采中煤層結構相對不穩定的復雜區域,要通過這種穩定性的運用方式,才能更好的起到采煤效率的提升。同時,在開采區域相對偏僻的地方,可以形成于與人工采煤工作整體結合,對整體資源的全面開發。但是,這種采煤方式相對復雜,因此,需要操作人員進行協作溝通,在采煤過程中要注重通力合作的開采。二是采用滑移支架放頂煤的開采技術。這種技術的運用原理,主要是在前梁與后梁的綜合運用中,形成彈簧鋼與溝槽的綜合運用,并在梁之間形成尾梁與挑梁的運用,通過形成這種穩定、靈活性的自由移動方式,在經濟實惠的基礎上,實現在不同工作環境中的運用。同時,這種方式在技術運用中由于整個支架支撐力量相對較小,為確保穩定性的功能,還需結合其他的方式來實現 [1]。
3.3加強煤礦深度的開采
對于煤礦的深度開采,針對當前煤炭資源逐漸枯竭,資源的開采程度逐漸走向深度利用方面。深度開采技術將成為以后煤炭開采的重要力量。在具體的技術運用中,要不斷完善煤炭開采技術的升級與完善。其中,對于深度開采技術,主要是地壓的控制以及甲烷含量的綜合控制。在綜合技術運行中,要突出在通風防塵等整體控制與管理。在實現現代測繪技術的運用中,開采中還要對煤礦周邊巖石的狀況以及應力情況進行分析,形成煤礦礦井井壁的穩定性,從而實現整個開采的安全運行 [2]。在深礦開采中,及時注重礦井環境的綜合監測,加強環境信息報警處理技術,在結合現代化計算機系統管理的基礎上,確保煤礦巷道在作業過程中的整體支撐結構,并加強在開采過程中對地下沖擊的相關影響,做好相應的防治措施,從而增強整個深礦開采的效率。
3.4采場圍巖控制技術
在煤礦整個采場圍巖的技術控制中,要形成多方面的因素分析。其中,要不斷完善煤炭資源分布區巖層的綜合控制。在結合煤炭分布區的綜合地理環境與巖層特征的基礎上,形成有效的開采方式與方案運用,為選擇合理的機械設備提供良好的運用基礎。同時,還要加強對沖擊礦壓的預測和防治工作。通過計算機來模擬沖擊性礦壓顯現會出現的問題,對實驗結果進行認真分析研究。通過研究結果,對這項檢測體系進行調整,使用現代化的技術設備進行遠距離控制。
4 結束語
在煤礦開采綜合技術的創新運用中,通過高科技、高技術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形成煤礦開采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科學創新的技術手段,在提升綜合開采率的基礎上,運用機械設備以及數控技術,不斷在實踐開采中提升技術運用的水平,全面實現煤礦開采的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