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生吳壽生陳金英
(1.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農糧局小河動檢站,江西贛州 341000; 2.江西省信豐縣畜牧獸醫局,江西贛州 341000)
淺談豬呼吸道病綜合防治措施
劉有生1吳壽生2陳金英2
(1.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農糧局小河動檢站,江西贛州 341000; 2.江西省信豐縣畜牧獸醫局,江西贛州 341000)
豬呼吸道是冬春寒冷的季節高發病,也是危害養殖業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來,多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的出現,使豬呼吸道疾病愈發嚴重,如果防治不及時,或方法不對,難以治愈,結合多年來臨床經驗,豬呼吸道病綜合防治措施略談見解,以供參考。
豬呼吸道病;綜合防治措施
豬呼吸道綜合癥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總稱,主要以生長速度低、飼料利用率低、食欲減退、咳嗽、呼吸困難等特征,是養豬業最頭疼、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其發病原因如下:
1.1 豬呼吸道病綜合癥的內因主要由二種病原引起
一是潛在的發病原:包括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癥病毒,豬流感癥毒,偽狂犬病毒、豬支原體肺炎、豬圓環病毒、豬呼吸道冠狀病毒等多種病原體。二是繼發病原:豬支氣管吸血波化桿菌,豬霍亂沙門化桿菌,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豬鏈球菌藥巴化桿菌、副豬嗜血桿菌、化膿狀桿菌、豬肺炎霉形體,豬附紅細胞體、弓形體、蛔蟲等。是導致病豬死亡嚴重的主要原因。
1.2 外因
有空氣體(如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還有灰尖中常有的細菌,霉菌或病毒,易引起傳染性肺炎的發生,灰塵肺炎誘因,也可引起非傳染性肺炎。
1.3 誘因
豬呼吸道病綜合癥的發病率與豬群的飼養管理條件密切相關,各種應激性因素均可促進本病的發生;其因素包括:飼養密度過高、通風不良、溫差大、溫度高、頻繁轉群、日齡差異太大的豬只混群飼養。斷奶日齡不一致,沒有利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等;另外飼料霉變中毒及各種營養和免疫抑制疾病等因素造成豬群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時都可引起豬呼吸道病綜合癥的爆發和流行。
主要引發豬呼吸道病綜合癥發病機理的疾病有豬敏繁殖呼吸綜合癥,偽狂犬病和肺炎支原體等。
(1)豬繁殖豬呼吸道病綜合癥病毒與巨噬細胞有特殊的親和力,巨噬細胞負責吞噬侵入體內的細菌和病毒具有免疫方面的功能,然后巨噬細胞卻無法消來PRRS病毒,相反PRRS病毒會在巨噬細胞體內增殖,并導致巨噬細胞死亡,這種病毒侵入豬群后永遠存在并可隨時激活。
(2)偽狂犬病毒最初在鼻腔與上呼吸粘道膜上皮內復制,經神經系統進行傳遞,然后在神經內復制,最后侵入大腦,引發神經癥狀,同時因病毒隨血液循環進入生殖系統而導致繁殖障礙。另外,病毒還可以經過上呼吸道侵入肺胞最后入血液中的滴度雖然很低,但病毒可以通過循環進入全身淋巴系統,使實質細胞受到破壞。
(3)豬肺炎支原體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元兇。它破壞呼吸道的防御屏障,使其他病原菌很容易進入呼吸道和肺部,造成繼發性混合感染,尤其是MHV與PRRS可以改變呼吸道免疫反應能力,降低豬只粘膜免疫抵抗力,增加PRRC的易感性。
本病多爆發于5~10周齡保育豬和13~20周齡的生長育成豬。發病率為25~30%,發病死亡率為20~90%,豬齡越小,死亡率越高。
病豬精神沉郁,食量下降或無食欲,出現嚴重的腹式呼吸,氣喘急促,呼吸困難、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現結膜炎癥狀。急性發病豬體溫升高,可發生突然死亡,大部分豬都由急性變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豬生長緩慢或停滯、消瘦、死亡率僵豬比例升高。哺乳仔豬以呼吸困難和神經癥狀為主,死亡率較高;如飼養管理條件較差,豬群密度過大或出現混合感染,發病率和臨床表現更為嚴重。
剖檢變化:由于病原不同或引起疾病的主要病原不同,病豬表現出不同病原不同類型的肺炎病變;6~10周齡的保育豬可見彌漫性間質性肺炎以及肺淋巴腫大、肺出血、硬變和花斑樣病變(斑駁狀至褐色),病豬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豬有廣泛性、多發性漿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纖維流出),并造成粘連;有些肺部病變與豬支原體肺炎相類似,除肺部出現病變外,小部分病豬可見肝腫大出血,淋巴結、腎、膀胱、喉頭有出血點,部分豬出現未端紫色。1-3周發病的哺乳仔豬剖析可見心、肝、肺有出血性病變。
防治:由于此病是較復雜的疾病,防治上應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應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盡量減少損失,其措施如下:
(1)加強飼養管理,采取全進全出飼養模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飼料添加“混感應散和”和“強效多寶”,通風,減少豬舍內有害氣體,并在飼料中添加活菌制劑和酶制劑。
(2)飼喂全價顆粒的飼料,防治飼料中飼料的霉菌、毒素中毒。
(3)凈化環境:用高碘1:500倍消毒以降低環境中的病原體的數量。
(4)強化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偽狂犬病、支原體病等的免疫接種。
(5)在飼料中添加“維奇抗”和“強效多寶”,以增強體質保護呼吸道粘膜,以減少豬流感的發生。
(6)切斷疾病的傳播環節,在以下幾個階段使用藥物:
①應執行“母豬管理程序”,在飼料中添加“氟道”和“附紅圓無攏散”凈化身體內病原體,但不要忽視種公豬。
②哺乳料添加藥物在分娩前后用“伊芬佳”或殺蟲阿威驅除體內外寄生蟲產前及產后的添加“邦福”,但注意豬所采食的藥物要足夠量,切斷從母豬到仔豬的垂直傳播和寄養造成的產房內的水平傳播。
③在斷奶仔豬母源抗低降低時,添加“氟道”、“附紅圓無攏散”和“維奇抗”,以切斷不同來源的斷奶仔豬混群飼養發生的水平的傳播。
④在13~15周齡及18~24周齡,在這之前添加“氟道”和“重永康散”以切斷生長育成豬疾病的發生。
⑤對癥治療:當豬感染了呼吸道疾病時,還是需要適當的進行治病,給豬退燒時可選用雙黃連注射液+氨芐西林鈉(最好人用藥),對癥治病可選用以下組方中的任意一組:
Rx1:嗜血桿菌注射液+黃茂多糖、混感鏈殺
Rx2:頭孢先鋒、正邦高圓藍康注射液。
Rx3:嗜血桿康+圓環混感康+孢鏈注射液(以上藥物按說明使用)
[1] 龔雪嬌,甘善化.淺談豬呼吸道綜合癥防治措施[J].養殖與飼料,2009,(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