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芳鄧建新張孝慶柳翠忠李 軍
(1.連云港市贛榆區畜禽改良站,江蘇連云港 222110; 2.連云港市贛榆區畜牧獸醫站,江蘇連云港 222110)
蛋鵪鶉規模養殖場疫病防控關鍵技術
熊正芳1鄧建新2張孝慶1柳翠忠1李 軍1
(1.連云港市贛榆區畜禽改良站,江蘇連云港 222110; 2.連云港市贛榆區畜牧獸醫站,江蘇連云港 222110)
近年來,國家下達了多項政策以及資金扶持養殖業發展,養禽業就是其中重要扶持產業之一,而贛榆區蛋用鵪鶉養殖在養禽業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地方扶持發展的重點產業。無論是哪一類別的養殖工作,都會不可避免的發生疫情,本文就以蛋用鵪鶉為切入點,分析此類養殖工作中的防疫工作,對存在的防疫不足問題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蛋用鵪鶉規模化養殖的防疫體系。
蛋用鵪鶉;規?;B殖;防疫技術;疾病
鵪鶉養殖具有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特點,是養殖戶的一條重要的致富途徑。與其它畜產品相比,鵪鶉肉以及蛋,具有相對較高的營養價值,富含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素有“動物人參”的美譽。江蘇贛榆區飼養蛋鵪鶉已有近30年的歷史,在開展“蛋鵪鶉新品系引種試驗及擴群繁殖”項目的擴群繁殖過程中發現,蛋鵪鶉規?;B殖場疫病防控技術存在著諸多問題與不足,本文列出這些問題并進行分析,探討解決辦法。
從調查情況上來看,我區目前傳統的鵪鶉養殖防疫工作存在著諸多漏洞,例如免疫問題上的不重視、藥物使用上的不合理以及生物防治措施不當等等,下面就進行詳細說明。
1.1 免疫漏洞
對于規模養殖的疫病防控工作來說,其首要任務就是免疫,但是我區傳統的鵪鶉養殖卻在免疫問題上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免疫漏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⑴免疫程序不合理,沒有專業人員制定符合本地情況的免疫程序,一般都是只防一次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而且時間上比較自由,養殖戶概括自己的時間進行安排;(2)疫苗保存不當,疫苗運輸和保存不能按要求進行,有些根本沒有條件保存;(3)免疫操作不規范,免疫操作時常常以方便為先,特別是要求注射的有時也飲水,飲水時提前抑制飲水時間短,飲水劑量不能控制,免疫不均;(4)用量不規范,免疫時常常有量大比量少好的思想,超出正常用量,引起免疫過渡;(5)只免疫一次,不能撐握免疫有效期,過期不作二次免疫。以上種種常使得免疫質量無法保證。
1.2 藥物應用漏洞
鵪鶉養殖防疫藥物品種伴隨著養殖量的增大和養殖前景的看好不斷增多,但是并不代表所有藥物都適合用于鵪鶉防疫或者相互應用效果得當[2]。例如,防疫工作中經常出現抗生素的濫用情況,還有藥物不對癥應用的情況以及多種藥物綜合應用并未考慮相互之間可能產生的藥物排斥反應等等,所以最終疫情不但無法得到控制,還為將來的疫病防控工作帶來不利影響[3]。
1.3 生物防制措施上的漏洞
我區的鵪鶉養殖主要集中在農村,養殖戶都是憑經驗在做,專業技術人員極少,由于自身專業技能缺乏,所以常常出現諸多問題。例如,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養殖人員只注重免疫接種以及疫病的治療工作,但是卻沒有對飼養環境、衛生清潔、環境消毒、病毒隔離等問題加以重視,所以很容易使病原繁殖、傳播,引起傳染病的發生甚至爆發。
傳統鵪鶉養殖中疫病防控存在的問題我們已經明確,那么就要對癥下藥,分析新的疫病形勢,制定出合適的技術方案。
2.1 疫苗免疫
市面上免疫疫苗品種繁多,但是不是每一種疫苗都能夠達到理想的預期效果,所以需要針對具體情況選擇正規廠家的疫苗。選擇好的疫苗還要注重運輸、保存以及使用規范等]。例如,所選擇的疫苗其是否具備有效的生產批號,使用時間和有效期之間是否發生沖突等等。為了解決目前存在的盲目用藥情況,一般鵪鶉接種疫苗的前幾天均需要進行抗生素停藥處理,并進行電解多維補充,接種期間要做好器械的消毒處理,并于接種結束后對器械進行無害化處理。規模化養殖需要疫病的定期監測,最常見的疫病就是禽流感,所以不但需要進行定期監測,還需要進行不定期的抽檢,以隨時了解鵪鶉免疫情況,對薄弱環節進行及時補免處理。
2.2 保證生物安全
此處所指的生物安全,是指養殖過程中的環境處理,需要明確的是此次所說的環境處理,不單單是鵪鶉生長的環境,還包括對養殖場內環境的消毒以及病毒隔離、選擇、設備情況等等,通過生物安群體系的建立,降低繼發性感染發生的可能性,實現鵪鶉養殖規?;l展。
首先,合適的環境。針對鵪鶉養殖在選址上有明確的規定,即所選位置地勢一定要高、交通便利、水電方便、遠離垃圾站、不影響主干道交通,所選擇地址無動物既往病史情況等等。同時需要注意,在周圍要種植綠化樹木。
其次,合理的場區布局。在進行養殖場規劃的時候,需要將生產區與生活區等地方隔開,并于生產區周圍構建防疫隔離帶,同時要求于生產區內構建單獨的凈道以及污道,以保證飼料能夠從凈道進入,糞便能夠從污道排出。要求養殖場內設置生產車間、產蛋等車間,注意每一個車間之間的距離要超過500m。獸醫室以及用于處理死亡鵪鶉的處理場,需要建立在地勢較低的下風向位置,避免病原向場內擴散。
再次,科學的飼養管理。飼養期間,要保證所喂飼料符合鵪鶉生長需求標準,飲水要清潔,溫度、濕度要適宜,光照要合理,冬季要解決好通風以及保溫的矛盾,下夏季要做好放暑降溫,及時集蛋,密切觀察鵪鶉的生長狀態等。
最后,做好消毒工作,構建完善的消毒制度。養殖場的消毒,涉及到入場時的消毒、養殖舍消毒、應用物品消毒以及周圍環境消毒等等。例如一批產蛋鵪鶉淘汰后,需要采取火堿水進行飼養環境消毒,之后再進行清水沖洗處理,間隔一周后,對養殖舍進行熏蒸消毒通風后,才能放入一批新的鵪鶉。往返養殖場的通行車輛也需要進行消毒。
2.3 構建應急處置
養殖工作,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疫情問題,即便建立規?;B殖這一點也不可忽視,所以要求養殖工作人員構建應急處理機制。與當地政府以及養殖技術人員取得聯系,并通過幫助以及培訓建立應急機構,一旦發生疫情可以第一時間內進行疫情的控制,避免疫情的蔓延,降低蛋用鵪鶉的患病率以及死亡率。
通過分析蛋用鵪鶉規模養殖場疫病防制存在的問題,探討蛋用鵪鶉規模養殖場疫病防制關鍵技術控制點,建立了疫病防制體系。但是,蛋用鵪鶉傳統養殖場還存在諸多問題,未來想要實施規?;B殖,就必須對現存問題進行改革,從廠區選擇、環境消毒、疾病防治、疫苗合理使用、風險預警等諸多方面加以分析,提高鵪鶉養殖效率,降低疫病發生風險。
[1] 王芳,胡群山,朱靜靜,等.河南省鵪鶉隱孢子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獸醫科學,2012,38(1):77-81.
[2] 黃峰,常洪,常國斌,等.國內鵪鶉資源及其養殖現狀和發展前景[J].畜牧獸醫雜志,2011,24(6):36,38.
[3] 鄧位喜,肖禮華,史忠輝,等.蛋用鵪鶉標準化規模養殖模式研究[J].農技服務,2010,27(9):1200-1201.
[4] 蔡廷貴,鄧位喜,肖禮華,等.蛋鵪鶉規模化養殖場疫病防制關鍵技術[J].農技服務,2010,27(12):1569-1570.
[5] 任慧玲.遼寧省蛋用鵪鶉養殖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新農業,2014,26(23):4,5.
[6] 張麗.小肽營養素對蛋鵪鶉生產性能、營養物質消化率及免疫機能的影響[D].河北農業大學,2010,16(23):159-160.
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項目(SXGC[20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