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霞王智峰
(1.榆陽區岔河則鄉畜牧獸醫工作站,陜西榆陽 719000; 2.榆陽區小紀汗鄉畜牧獸醫工作站,陜西榆陽 719000)
一例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與大腸桿菌病混合豬病治療案例
楊彩霞1王智峰2
(1.榆陽區岔河則鄉畜牧獸醫工作站,陜西榆陽 719000; 2.榆陽區小紀汗鄉畜牧獸醫工作站,陜西榆陽 719000)
近年來,榆陽區中小型集約化規模養豬場的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與大腸桿菌病混合、繼發感染的發生日益嚴重,特別是2月齡~3月齡豬只發病率高、死亡嚴重。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減少發病死亡率和養豬戶的經濟損失,筆者開展了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驗等疫情調查,現總結如下。
豬;胸膜肺炎;大腸桿菌病;治療
榆陽區集約規模化養豬場先后從外地分期分批購買DLY商品瘦肉豬,做育肥豬飼養。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生豬發生一種具有高熱、咳嗽、喘氣、呼吸困難、鼻腔流出黏液性鼻液,可視黏膜潮紅、眼瞼浮腫,腹瀉,共濟失調,全身蒼白色,耳、下頜、四肢、腹下皮膚發紺為主的傳染性疾病。患豬使用鏈霉素、土霉素、四環素、SD、安乃近等解熱抗菌藥物治療效果差,最后衰竭窒息死亡。
患豬常突然發病,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食,高燒40.5~42℃,可視性黏膜潮紅,眼瞼、眼結膜、臉部水腫發紅;咳嗽、噴嚏,呼吸加快,喘氣,犬坐勢張口腹式呼吸;有的病豬連續性咳嗽,特別是早晚和天氣突變時較為明顯;有的病豬間隙性咳嗽,嚴重者呼吸極度困難,鼻流漿液或黏液性鼻液,嚴重者口鼻流出淡紅色或紅色泡沫樣液體;有的病豬突然發病站立不穩,走路搖擺,共濟失調,貧血,全身蒼白,臥地不起,觸摸豬體有疼痛而尖叫,驅趕四肢鴨泳;頭、頸、頜下、腹下、四肢末端皮膚出現紫紅色,最后衰竭而窒息死亡。
病死豬全身蒼白色,口鼻流出淡紅色或紅色泡沫樣液體,頭、頸、耳、頜下、四肢末端皮膚呈紫紅色瘀血斑。眼瞼浮腫,氣管、支氣管充滿泡沫液,胸膜腔有淡黃色的積液,胸膜腔漿膜與內臟被膜有纖維素性薄膜,常與胸膜腔粘連;肺水腫、充血、出血,呈紅褐色,切面多汁,有出血液體流出,肺門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呈髓樣變,心包腔有灰黃色的透明積液,心臟增大,有點狀出血;脾臟腫大,邊緣有針尖大出血點;肝臟腫大呈淡黃色、質脆,有充血和點狀出血;膽囊充滿膽汁,腎臟腫大,有針尖大出血點;胃底部的胃壁增厚、有膠凍樣液體、條狀出血班和出血點,腸黏膜水腫,有點狀和條狀出血,有的腸黏膜有出血性炎癥;腸系膜淋巴結水腫,有點狀出血。
(1)采集病死豬肺、肝、脾、淋巴結觸片,經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少量革蘭氏陰性紅色小球桿菌和短小桿菌。
(2)采集的肺、肝、脾、心、腎及淋巴結組織接種普通瓊脂、麥康凱瓊脂、SS瓊脂平板,在37℃培養24h觀察,可見:①普通瓊脂平板長出中等大小、圓形、半透明、灰白色、露珠狀的菌落;麥康凱、SS瓊脂平板長出紅色菌落。②染色鏡檢:取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發現有革蘭氏陰性的短小桿菌。③生化特性:該菌能發酵乳糖、麥牙糖、甘露醇、葡萄糖,產生靛基質,M-R試驗陽性,V-P試驗陰性,不產生硫化氫,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枸櫞酸鹽。判定該菌為大腸桿菌。將采集的肺、心、肝、脾、腎、淋巴結接種血液瓊脂平板,采用燭缸法在37℃培養24h觀察,可見:①長出針尖大小,圓形,邊緣整齊,表面光滑,半透明,灰白色,露珠狀小菌落;②染色鏡檢:取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發現有革蘭氏陰性紅色小球桿菌;③生化特性:該菌可發酵乳糖、果糖、葡萄糖產酸,水楊苷為遲緩發酵,不發酵甘露醇、山梨醇、鼠李糖及甘露糖。靛基質、甲基紅、V-P試驗為陰性。硝酸鹽還原試驗為陽性,可水解尿素酶。判定為胸膜肺炎放線桿菌。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驗確診為豬傳染性胸膜炎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1)立即隔離病豬和感染豬,防止健康豬與病豬接觸而感染發病;對污染場地、環境、豬舍及用具用0.1%百毒殺溶液進行全面的消毒,保持清潔衛生;封鎖疫(點)區,防止疫情擴散;加強生豬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因素;搞好緊急免疫接種,提高生豬抗病能力,杜絕疫病發生。
(2)采用抗菌消炎、解熱鎮痛、利水消腫、止咳平喘的治療原則,選擇以下方法進行治療。亮劍(復方林可霉素)0.2ml/ kg,佛仙(復方氟苯尼考)0.2ml/kg,分別肌肉注射,1次/d,連用3~5d。呼喘靈(復方阿米卡星)、抗菌毒(雙黃連)混合按0.2ml/kg,附康(復方SMM),0.2ml/kg,分別肌肉注射,1次/d,連用3~5d。麥迪奇特(復方阿奇霉素)0.2ml/kg,牧王紅日(復方慶大霉素)0.2ml/kg,分別肌肉注射,1次/天,連用3~5d。頭孢王(復方頭孢噻呋鈉)、熱毒風暴(中藥制劑),混合按0.2ml/kg,氟萊卡(復方氟苯尼考)0.2ml/kg,分別肌肉注射,1次/d,連用3~5d。大群防治用藥:在搞好注射治療,控制病情的基礎上,不論是急性還是慢性病例,只要病豬恢復食欲或有食欲者,可用替米星(20%泰妙菌素)500g、金組方(中藥配方劑)500g、或用連黃殺菌散2000g、喉丹散2000g、10%氟苯尼考粉500g,拌入1000kg飼料,混合均勻投喂生豬,2次/d,連用7~10d。
(1)榆陽區集約化規模養豬場發生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主要原因:天氣突然改變,生豬不適應冷熱突變的環境;豬舍潮濕或排水不暢,新修豬舍未等干燥就關進豬,排水不暢,生豬不適應豬舍環境而誘發該病;引進豬長途運輸的應激反應;豬場未制定消毒、科學管理制度,飼養管理粗放。
(2)經過上述幾種治療方法,選擇性的配合治療5d,生豬病情得到有效控制。8個集約規模豬場治療病豬772頭,治愈病豬723頭,治愈率為93.6%,死亡49頭,死亡率為6.4%。該病對抗生素抗藥性強,單一藥物長期使用,無法防止疫病發生,應采用復合抗生素及中西藥聯合應用,配合對癥治療、隔離、消毒等綜合防治措施,可收到更佳效果。
[1] 廖治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診治[J].中國豬業,2008,(1):44-45.
[2] 余群.一起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診治[J].福建畜牧獸醫,2012,(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