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平
(山東省單縣畜牧獸醫局,山東菏澤 274300)
大規模養豬科學防疫的策略
時 平
(山東省單縣畜牧獸醫局,山東菏澤 274300)
近年來養豬業從傳統的,千家萬戶分散的養豬生產向著規模化養豬業發展。規模養豬生產已經占出欄的80%以上,這一轉變對獸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搞好大規模豬場科學防疫呢?將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
我局對全鎮規模豬場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疾病是制約養豬業可持續發展和影響豬場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近期發生的傳染病,危害極大。為進一步開創規模豬場獸醫工作的新局面,必須用現代的、科學的、新的獸醫防疫技術取代固有的、傳統的、陳舊的防治模式和經驗,對于如何做好規模豬場當前的獸醫防疫工作,從健華豬群,加強監測;科學免疫,規范操作;強化消毒,講究實效;定期驅蟲,提高效益;全程保健五個方面闡述全程防疫的獸醫工作新思路。
規模養豬;科學免疫;消毒
養豬不可能不發病,也沒有一個獸醫可將所有的豬病全都治愈,有的病豬即使治愈了,花費的代價很高,勞兵傷財,有的烈性傳染病,越治療發病就越多,是得不償失。由于傳統的獸醫重治輕防,往往把豬場辦成病豬的養老院,福利院。以到許多規模豬場舊病未除,新病又來,疫情不斷,既花了資金,又浪費了人力和物力,從而降低了豬場的經濟效益。針對這種情況,規模豬場提出了“五不三加強” 的原則,即:
無法治愈的病豬不治,治療花費高的病豬不治,經濟價值不高的病豬不治,病因不明且是新病的豬不治,傳染性強,危害大的病豬不治。堅強以標準規范科學飼養生豬,加強防疫檢疫措施,加強監測診斷設施建設。這一原則使豬的整體健康狀況明顯提高,危害大的傳染病被控制了,醫療費用降低了,經濟效益顯著了,對社會貢獻增大了。
近幾年傳染病的種類越來越多,而疫苗的種類也不少,傳染病卻不能控制和消滅,剖析其原因主要是:(1)一些單位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一旦有新的傳染病,就研制疫苗,未經科學的驗證和實驗,在安全性還不明確的情況下,就盲目地大面積推廣,疫情不僅沒有控制,反而造成擴散。(2)一些規模豬場經營者錯誤的認為,豬一旦免疫接種就進入安全期,其實不然,就免疫理論和目前疫苗實際情況來看,都不是絕對可靠。任何一種疫苗由于種種原因都不是絕對可靠。疫苗在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的不當,導致疫苗藥效降低而影響免疫效果。(3)免疫程序合理性和免疫操作規范與免疫效果具有相關性,這是規模豬場獸醫必須掌握和注意的重要環節。免疫接種必須有獸醫技術人員規范操作,對疫苗的種類、批號、劑量、有效期及生產單位,有條件可以做抗體監測和藥敏試驗。
消毒工作是豬場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環,不可缺少,要認真消毒的作用;(1)消毒只殺滅滯留在外界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對豬病沒有治療作用,消毒藥物有時效性,不能一勞永逸。(2)消毒起預防作用,如豬舍門口進出消毒、空豬舍消毒、帶豬消毒等,防止病原微生物進入豬舍,不可忽視,忽視可造成前功盡棄。(3)當發現病毒時,要清除傳染源后再進行消毒才能奏效,否則是徒勞的,要嚴格執行消毒程序,保證消毒的效果可靠,一般消毒程序有清掃、沖洗、消毒液消毒、高壓水槍沖洗、火焰噴槍射消毒、消毒劑消毒。
豬多數都有寄生蟲病,條件很好的豬舍、豬場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寄生蟲病。豬患上寄生蟲病后,毛長、皮厚、無光澤、身體兩頭尖、中間大;重者使豬死亡,寄生蟲病給養豬業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因此定期驅蟲是養豬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是提高養豬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驅蟲藥的種類很多,建議用廣譜的驅蟲藥,如鹽酸左旋咪,丙硫苯咪唑,阿維菌素,億維菌素,拜美康等。不管用哪種藥物驅蟲,投藥后3d內豬糞藥及時清理,并消毒地面以殺死驅出來的寄生蟲,控制寄生蟲病的發生。
豬場是獸醫工作要在以往不放松生豬防治工作的同時,轉向抓好生豬的標準飼養和保健工作。(1)要創造適合于生豬生長發育的生態環境,既豬舍的周圍環境要有利于防治,遠離化工、垃圾處理廠,于居民區、交通干道保持500m以上距離,豬舍的朝向、高度、溫度、濕度、空氣、舍內衛生、飲水衛生、飼養密度,要使豬在舍內感覺舒適。(2)要保證供給生豬各生長階段不同的營養所需,保證營養平衡。(3)要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的飼養要求,制定飼養標準,嚴格按標準飼養,提高養殖水平。(4)要根據不同季節及周邊生豬生長狀況的記錄,及時發現問題,適時調整保健措施。
[1] 余華.對規模化養豬場科學飼養管理規程的思考[J].四川農業科技,2007,(5):10-11.
[2] 楊通帥,王元慧,賈惠君,等. 規模化養豬場衛生防疫綜合措施[J].貴州畜牧獸醫,2008,(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