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濰坊市水利局,山東 濰坊 261061)
濰坊市抗旱減災工作做法和成效
秦良
(濰坊市水利局,山東 濰坊 261061)
【摘要】濰坊市自2013年秋季開始,遭遇嚴重的干旱,缺水問題突出。本文分析了濰坊市遭遇的嚴重旱情,總結了抗旱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議。
【關鍵詞】濰坊市;抗旱減災;水利工程
濰坊市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27.28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98m3,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7,而且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水資源缺口較大。2013-08至2015-03,濰坊全市平均降水量561mm,為1952年有水文資料記載以來同期降水量最低值,26座大中型水庫僅蓄水3.83億m3,較2014年同期少蓄4.48億m3,較2013年同期少蓄7.75億m3,小型水庫幾乎全部干涸,地下水位嚴重下降,缺水問題顯得更為突出,直接威脅濰坊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生態環境安全。根據旱情發展,濰坊市水利部門科學預判,積極應對,加大投入,多措并舉,動員全社會力量打好抗旱攻堅戰,抗旱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1.1科學預判預測,統籌謀劃全市抗旱
2014年年初開始,在全面分析濰坊市降雨及水資源狀況,科學測算到汛前全市水資源需求的基礎上,預測旱情可能繼續發展,水資源存量不足以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及時啟動了抗旱Ⅱ級應急響應,印發了《大型水庫供水保障方案》和《城市抗旱應急供水保障方案》,制定了《峽山、白浪河水庫供水區應急水源調度方案》,對全市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通過水系聯網工程跨流域調水1.26億m3,其中調引長江水0.15億m3,調引黃河水0.48億m3。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持續干旱、特大干旱,同時從戰略、全局、長遠的角度考慮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提出并實施引黃入白和引黃入峽工程,這些工程在當前和下一步抗旱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1.2加強監管檢測,確保農村供水安全
濰坊市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強化頂層設計,科學規劃布局,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政策環境,大力實施以規?;泄┧こ虨橹饕獌热莸霓r村飲水安全工作。2013年底,全市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70處,千噸萬人以上的農村規?;泄┧こ?0處,規?;泄┧采w人口644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94.7%。對無法實現規?;泄┧?98個山區村莊,建成了聯村集中供水工程32處,受益村莊96個,單村供水工程602處,全部安裝了消毒或水處理設備。2014年主要是擴大水廠制水能力以及對原有老舊管網的提升改造,為部分因干旱水源井干枯的村重新打了深井,進一步提高了供水保證率。
在加強對工程運行監管,確保安全運行的同時,緊抓水質安全這一核心,強化了檢測環節的措施,為提高檢測能力,濰坊市與揚州大學合作,對全市的水質檢測人員進行了專業培訓。落實了第三方檢測和水廠日檢測、縣月檢測、市季抽檢的制度,水質達標率始終穩定在92%以上。
1.3強化抗旱服務,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障
2014年,濰坊市農田受旱面積達到29.4萬hm2,其中農田干枯面積6 266.67 hm2。為最大限度地減小干旱對農業的影響,充分發揮市、縣、鎮3級抗旱服務組織作用,開展定井找水、工程配套、設施維修、技術指導等服務,共完成定井找水3 459處,建設配套工程5 600處,維修機井388眼。持續加大農業抗旱投入,全市共投入抗旱資金5.3億元,投入勞動力30.1萬人、機電井7.5萬眼、泵站152處、機動抗旱設備9.9萬臺(套)、運水車2.8萬輛,抗旱用電9 474萬kW·h、用油1.3萬t,水庫灌溉放水1.13億m3,澆地41.27萬hm2。市水利部門派出8個專業督導組分赴縣(市、區)指導抗旱,保障了各項抗旱政策措施的落實。
1.4加快調水工程建設,確保城市生產生活用水
受干旱影響,濰坊市除臨朐、諸城、青州可勉強滿足城市用水外,其他城區用水嚴重不足。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實際情況,實施了中心城區抗旱應急調水工程和延伸工程,將峽山水庫水、黃河水直接調入市自來水公司水廠、白浪河水庫水廠、坊子區供水公司取水泵站,實現調水3 000萬m3的同時,減少了蒸發滲漏損失。為進一步增加供水量,維修改造了方家屯泵站,調引黃河水保障中心城區、寒亭、濱海、昌邑等區域供水,已調水4 000萬m3。市委、市政府部署建設引黃入白、引黃入峽工程后,市水利部門及時組建工作班子,與相關部門一起,努力克服清障、土地、融資等方面困難,盡早啟動工程建設,兩大工程正按計劃推進,2015年年底將建成通水。同時,諸城、安丘、壽光等市通過改建水網工程實施跨流域調水、在水庫內打井、調引黃河水等措施,增加可供水量,保證正常供水。
1.5狠抓節水管理,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
加強了抗旱宣傳,以專欄、專版的形式在報紙、電視臺、電臺宣傳旱情及抗旱措施,號召全社會開展節水行動。加強了全市節水管理,嚴格計劃用水管理,落實用水定額制度,對超計劃用水戶加價征收水資源費。增加企業中水利用量,城區綠化用水改用中水。落實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制度,加快一戶一表改造進度,減少了跑冒滴漏。擴大農業節水灌溉規模,田間灌溉采用管道輸水,減少了損耗。科學調整種植結構,及時換種干枯的農作物,增加耐旱作物種植面積,使有限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2.1繼續強化抗旱節水宣傳
充分利用3月22日“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有利契機,不間斷地在電視臺滾動播出節水口號,通過報紙、網站、媒體等廣泛向社會宣傳節約用水,不斷提高全民節水意識、推動抗旱節水工作深入開展。
2.2加快推進抗旱水源工程建設
積極協調調引客水。水庫蓄水較少,主要用來保障城市用水,農業灌溉主要依賴地下水,為解決濰坊北部用水,繼續申請調引黃河水。濰坊市里投資的引黃入白和引黃入峽工程正在加速推進,爭取年底前建成通水,加快推進縣(市、區)規劃和建設的應急水源工程。同時結合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建設一批農田灌溉的小水源工程,增加農田灌溉用水量。積極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升級改造工程建設,確保農村飲水安全。
2.3堅定不移地推進節水工作
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嚴格用水定額制度,超計劃用水加價收費。提高企業用水循環利用率,鼓勵非常規水源利用,增加企業中水利用量。對所有需要取水的建設項目都必須開展水資源論證,對項目取用水和退水等進行嚴格控制。對用水量接近或達到用水總量控制目標的地區,或者當前已出現供水困難的地區,限制或暫停取水許可審批,同時限制或停止審批新上高耗水、高污染項目。推廣應用節水器具和節水方法。大力推進渠道防滲、管道灌溉、噴灌、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發展應用,提高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
2.4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
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逐步健全市、縣、鎮三級抗旱服務組織,進一步提高各級抗旱服務隊、基層打井隊等組織的抗旱作用,切實增強綜合抗旱實力,確??购敌枰獣r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拉水送水、設施維修、提水灌溉、應急打井等服務。
2.5逐步建立健全水價制度
進一步落實階梯式水價制度,按照用水多少實行階梯式加價收費。根據旱情發展,及時制定出臺應急水價,在干旱緊急時期大幅度提高用水價格,使用價格杠桿,調節社會用水。
(責任編輯 崔春梅)
【中圖分類號】TV8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5)-07-0021-02
收稿日期:2015-04-16
作者簡介:秦良(1975—),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