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祥軍
(菏澤市東魚河流域工程管理處,山東 菏澤 274000)
閆潭灌區體制改革現狀及對策
樊祥軍
(菏澤市東魚河流域工程管理處,山東 菏澤 274000)
【摘要】結合菏澤市閆潭灌區水利管理處現狀,分析了進行灌區體制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改革對策。
【關鍵詞】菏澤市;閆潭灌區;體制改革
菏澤市閆潭灌區始建于1982年,灌區的成立,從根本上解決了菏澤市南部農業灌溉嚴重缺水的問題,同時也緩解了該地區的洪澇災害,成為菏澤市南部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由于閆潭灌區現有的管理體制不適應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要求,嚴重制約著灌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灌區管理體制改革已迫在眉睫。
閆潭灌區現有總干、干、支渠共 68條,總長390.5km,干支級建筑物433座。灌區總面積1350km2,設計灌溉面積6.67萬hm2,設計引水流量80m3/s,灌溉設計保證率P=50%,送水干線總長133km。閆潭引黃灌區內轄33個鄉鎮,2013年總人口130.4萬,其中農業人口122.5萬。灌區管理處成立于1993年,為副縣級事業單位,隸屬于菏澤市水利局,現有干部職工57人,主要管理133km長的閆潭送水干線及其上的建筑物,目前灌區渠道及建筑物的運行維護經費主要來自政府財政收繳的水費。
1)現有管理體制不適應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要求。菏澤市閆潭灌區水利管理處作為閆潭灌區的管理單位,只負責對灌區干線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維護,缺乏對灌區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權限,水資源和水利工程在管理上被人為分離出來,這就造成水資源管理體制上的主體缺位和對象缺損。經營機制方面,供需水脫節,與用水戶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行政手段來保持,個別單位和個人征收水費隨意加價、調價,增加了中間環節和灌溉成本。
2)現有運行機制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一是由《閆潭灌區水利工程管理條例》規定的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在實施上缺乏明確的職責劃分和實施力度,存在一些模糊不清、責任不明情況;二是在水資源的分配上實行的是傳統“大鍋用水”模式;三是實收水價遠低于供水成本。由于灌區渠系工程滲漏嚴重,無法做到按方收費,現實行按畝收費,折合單方水價遠低于現行水價。
3)灌區資金投入渠道單一。灌區資金僅靠國家投資,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大多骨干工程不能及時得到維修,致使工程破壞加重,嚴重影響了工程效益的發揮,大大降低了灌溉水利用系數。
4)灌溉方式落后,水資源浪費嚴重。多年來,人們習慣了無償使用黃河水習慣,尤其是距離黃河較近的縣區,隨意壓閘,抬高水位后大水漫灌,使大量的水滯留在低洼的田間或溝渠內,下游農民無水可灌溉,用水矛盾較突出。灌溉水成為“福利水”,投資補償機制無法形成,無法做到以水養水,以工程養工程,致使灌區管理惡性循環。
1)管理機構不完善,責、權、利問題不明確,專管組織與群管組織不健全。管理設施不完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體制粗放,灌區發展亟待改革。
2)水費征收和分配不合理,灌區主要經濟來源是水費收入,但灌區對水費的收支沒有自主權。由于渠系工程滲漏嚴重且測水量水設施較少,無法做到按方收費,現在灌區按畝收費,灌溉水成為“福利水”,無法做到以水養水,以工程養工程的良性循環。實收水價遠遠低于供水成本,本灌區成本水價為0.12元/m3,而實收水費僅為0.056元/m3。
3)工程配套程度差。渠系建筑物不配套,且損毀嚴重,大部分長期帶病運行,處于維修或報廢狀態。已建成的干渠、干溝其支級以下工程和建筑物不配套,嚴重制約著本灌區整體效益的發揮。灌區資金投入單一,國家近幾年對灌區投資較少,上級主管部門的投資也是杯水車薪,致使工程狀況日益惡化,嚴重影響了工程效益的發揮。
4)灌區內各級渠道大多為土渠,粗糙率大,比降小,滲漏淤積嚴重。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3%,輸水損失相當嚴重,存在著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現象。
為保障灌區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灌區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實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4體制改革的對策
4.1產權體制改革
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的原則,進行主干渠的確權劃界,明晰產權和管理權限。灌區現有資產大多數是由國家投資,農民投勞興建的農業基礎設施,其產權歸國家所有,由管理處代表國家行使管理權。對主干渠的管理范圍確權工作正在抓緊進行。對一部分由鄉鎮、村自籌修建的干級以下渠道及建筑物其所有權歸原鄉、鎮、村,對部分新建渠道和建筑物遵循水建設誰擁有的原則,但必須服從灌區統一領導。
4.2灌區水價改革
繼續深化水價改革,提高自我維持能力。實行有償服務,遵循按供水成本計收水費進行灌區經營管理的基本原則。要向社會和用水戶廣泛宣傳灌溉供水及灌排技術服務所具有的商品屬性,增強用水戶與水費改革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要依據水利產業政策,以經營性資產為基礎,根據農業產業化進程和經濟發展狀況,合理制定水價和水價實施政策,以探索和建立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符合閆潭灌區實際的水費收交體系。同時,也要考慮用水戶對水費的實際承受能力,要在政府的組織領導下,與農業等有關部門緊密配合,為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提供服務。
4.3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改革以“精干、高效、靈活”為原則,打破身份、工資、職稱等界限,落實管理目標責任制,實行競爭上崗,加大內部改革力度,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2007年,菏澤市出臺了《關于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閆潭管理處在批準的編制總額內合理定崗,實行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分離。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全面實行人員聘用制度,按崗聘人,職工競爭上崗,并建立嚴格的目標責任制度,把職工的收入與工作職責和績效緊密結合起來,效果顯著。
4.4確保“兩費”,強化資金管理
閆潭管理處為純公益性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經費、離退休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等基本支出由政府財政負擔,工程日常維修養護經費在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歲修資金中列支。工程日常維修養護經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上級有關部門對水利工程管理經費落實情況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與監督檢查,確保水利工程管理經費有效使用。盡管“兩費”由市財政負擔,但由于菏澤市經濟欠發達,水費低,地方財力不足,在保證人員工資的前提下,用于工程日常維修養護的經費嚴重不足,灌區工程由于長期得不到維修養護而帶病運行。
菏澤市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出臺后,各級部門在認真制定改革實施細則和辦法的基礎上,按照工作計劃,完善工作程序,規范工作制度,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改革,2012年通過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驗收。目前,閆潭灌區通過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基本建立起了機構合理、人員精干、運行高效、服務優質的水利工程管理體系。
(責任編輯趙其芬)
【中圖分類號】S 2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5)-10-0051-02
收稿日期:2015-02-02
作者簡介:樊祥軍(1973—),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