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簡訊4則
6月4日,北京市住建委召開保障房預拌混凝土生產質量駐廠監理宣貫會,今后,北京所有保障房的預拌混凝土將全部接受駐廠監理,資質不夠或無資質的攪拌站將徹底無緣保障房。
保障房質量好不好,預拌混凝土是關鍵。6月4日,北京市住建委召開保障房預拌混凝土生產質量駐廠監理宣貫會,今后,北京所有保障房的預拌混凝土將全部接受駐廠監理,資質不夠或無資質的攪拌站將徹底無緣保障房。
為了方便建設單位選擇駐廠監理單位,市建設監理會從全市60余個監理企業中選出10家,建立了混凝土生產質量駐廠監理單位名錄。目前,北京市已經簽訂駐廠監理合同 16份,安排了 21 個預拌混凝土生產單位的駐廠監理工作。
6月4日下午,在北京建工新型建材工地第二分公司看到,該攪拌站的駐廠監理單位已進廠。駐廠監理的檢測室位于攪拌站旁,據駐廠監理人員介紹,目前,他們有3個監理負責該攪拌站的檢測工作,施工企業的每批混凝土都必須經過駐廠監理的檢測。據駐廠監理人員介紹,為保障混凝土的質量,他們將在每批混凝土“出單”前,對土塊進行檢測,并在 7 天后進行預警試塊,及時試壓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有效避免混凝土事故的發生。
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6月2日從陜西省物價局獲悉,從7月1日起,陜西省排污費將執行新的征收標準。企業污染物排放量若高于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將按標準加一倍征收排污費。
據了解,根據國家有關部委要求,陜西省排污費征收標準調整具體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費征收標準,由0.60元/污染當量調整到1.20元/污染當量;將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和五項主要重金屬(鉛、汞、鉻、鎘、類金屬砷)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由 0.70 元/污染當量調整到1.40元/污染當量。在每一處污水排放口,對五項主要重金屬污染物均須征收排污費;其他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多到少排序,對最多不超過 3 項污染物征收排污費。
此外,實行差別收費政策。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高于國家或陜西省規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或者企業污染物排放量高于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的,按照規定的征收標準加一倍征收排污費;同時存在上述兩種情況的,加兩倍征收排污費。企業生產工藝裝備或產品屬于規定的淘汰類的,也要按照規定的征收標準加一倍征收排污費。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低于國家或陜西省規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減半征收排污費。
來源:陜西日報
攪拌站距離居民區、學校不足15米要裝隔聲屏障,毗鄰一側圍墻應加裝隔聲屏障;運輸車輛出廠之前要先“洗個澡”。6月1日下午,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近日該廳聯合安徽省環保廳和省經信委聯合下發通知,給安徽省混凝土攪拌站套上“緊箍咒”,不能按時整治、搬遷的攪拌站將被關停。
按照通知要求,安徽省各地對已建的不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及布點規劃要求確需遷出的混凝土攪拌站,確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搬遷;對不能按時搬遷且綜合整治未達到要求的,年底前依法關停;新建混凝土攪拌站,必須按照全封閉混凝土、砂漿攪拌要求,建設綠色環保型攪拌站。
不少人習慣了早上出門前洗個澡,而攪拌站廠區出入口也必須設置自動沖洗保潔裝置,運輸車輛須經沖洗方可出廠。混凝土攪拌站距離居民區、學校小于 15 米的,毗鄰一側圍墻應加裝隔聲屏障,降低噪聲對周邊的影響。
對問題突出的企業,安徽省將約談企業負責人、掛牌督辦、駐點查辦,必要時責令停產整治;對停產整治仍不到位的依法予以關閉,并相應暫扣或吊銷其生產商品混凝土和構件產品的備案證書。
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今年,國內的建筑行業可以說實質地邁入了“質量時代”。房地產市場進入“白銀時代”新常態首先開啟了此輪“質量效應”。同時,住建部的頂層設計也為綠色建筑的發展指明了將要邁開的三大腳步。國務院參事仇保興表示: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前景之一是讓民眾可以感知的綠色技術;發展前景之二是互聯網+綠色建筑;發展前景之三是更生態友好、更人性化的綠色建筑。
三大趨勢 機遇幾何
現階段綠色建筑所透露出的三大趨勢中,蘊含的機遇都是各不相同的,對于建材市場來說,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1 讓民眾感知綠色技術
綠色建筑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下步工作的關鍵是大眾化和普及化,讓人民群眾知道什么是綠色建筑,以及綠色建筑會帶來什么好處等等。普及綠色建筑有很多創新的辦法,建材的環保等級、居住環境的空氣質量等檢測和指標將會更容易、更公開地展示在購房者面前。對于哪些真正環保、安全、可靠的建材,他們的“環保性價比”將逐漸突顯。同時,綠色建筑給人民群眾會帶來的實際利益也將成為衡量建材的新標準。比如能耗等級高的中央空調,勢必比其他空調產品價格更高,但是建立更透明的使用成本體系,能讓開發商、購房者了解“自己選擇了環保產品,多久之后能夠回收成本”的設備類建材將會獲得更多的關注。綠色建筑也摒棄了早期粗放式發展的方式,建筑的細節勢必成為開發商和購房者關注的重點。綠色建筑的物業管理也將成為一個新興的龐大產業。這個新興產業著重于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垃圾分類回用等方面。以上這四個方面一般不為只熟悉清潔與安保的傳統物業管理者所熟知,但卻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會。例如,把雨水進行收集,中水進行回用,使其在建筑內部循環利用,即可實現節水 35% 以上。經過初步測算,如果北京市 2/3 的建筑都能夠做到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就可以節省超過南水北調的供水量。同時,良好的綠色物業管理還可以激勵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筑的設計、管理和改造過程之中。
2互聯網+綠色建筑
“互聯網+”的口號現在可以說方興未艾,盡管不少人對“泛互聯網+”提出了質疑,但是在綠色建筑這個行業上,“互聯網+”還是大有可為的。首先是設計互聯網化。目前,我國引進或自主研發的建筑節能軟件數量龐雜,但缺少將其整合的云計算平臺軟件。今后不僅要注重利用云平臺進行整合,同時要在建筑新部件、綠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藝、管理營運新模式等方面大量應用數據化和網絡化新技術。
其次是新部品、新部件、綠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藝互聯網化。通過互聯網,設計師們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種各樣符合當地氣候條件或國家標準的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當前新型建筑材料已經到了一個革命性的發展新階段。幾乎每天都有多種新型建筑材料涌現出來,許多新型的建筑材料不僅安全性、防腐性、隔熱性非常優異,還能夠吸附有害的氣體,甚至夠釋放出有益于人們身體健康的氣體。這些新材料通過互聯網可以迅速地在建筑中得到應用。僅新型玻璃一項就處于革命的前端,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性能優異,能實現高強度、隔熱、保溫、自動調節光線、冬季與夏季性能反差等等,甚至有些玻璃還可以產能、儲能。
三是采購評估管理互聯網化。中國城科會將在本屆大會之后的兩個月之內推出綠色建筑標識申請咨詢監測評估的網絡系統,而且提供免費軟件,實現標識申請評估管理咨詢監管網上一體化和便捷化,能進一步降低綠色建筑咨詢評估成本。
四是施工互聯網化。類似于日本豐田公司發明的敏捷生產系統(Just in time),未來的建綠色建筑施工就像建造汽車那樣實現產業化,整個過程由互聯網進行嚴格監管,各部件、部品生產商與物流系統、施工現場、監理等“無縫”聯結,使整個系統達到零庫存、低污染、高質量和低成本,這是綠色建筑施工必然要發展的方向。
五是運營互聯網化。首先要引進物聯網的概念,即只要安裝了相應的傳感器,通過個人的智能手機就可方便地實現建筑的節能、節水或家電的遙控。
建材行業想要在綠色建筑的大潮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就需要踏準“互聯網+”這個跳躍的步點。
3更生態友好、更人性化的綠色建筑
誰都希望有更生態友好、更人性化的未來建筑。如同科幻作品中預測的那樣:早上通過上圖所示傳感器,有關室內空氣質量的 PM2.5、揮發性污染物(Voc)、二氧化碳濃度、濕度、溫度等五項數據均可測量。將傳感器與互聯網相結合,由互聯網的云計算平臺進行統一校準。通過這樣的系統感知,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來對自己的住宅進行監測和操控。其實這些技術現在已經存在,能夠將這些技術的成本降低;與設計機構合作讓這些技術運用到建筑中的建材商將會引領綠色建筑的潮流。
這一切都需要運行標識管理互聯網化。未來,要給每一棟綠色建筑裝上一個智能芯片,這個芯片包括上面提到的集成傳感器及其相關的軟件,并將其聯接到云端,便于定時收集電耗、燃氣、供暖等能耗等數據,同時還要及時運算、比較并警示發布,再加上安全保衛功能,就可以為用戶提供周到的服務。不久將來國家綠建中心可利用該系統加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定期為用戶提供分析、診斷、反饋、改進等服務信息,這在物聯網時代已不是夢想,而且成本可以做到很低。
綠色建筑預示著房產市場美好的未來,同時也是房產市場向“質量時代”轉型的必經之路。建材市場中簡單的“價格”、“服務”已經無法滿足開發商逐漸變化的需求,或許綠色建筑的這三個發展趨勢,能給建材行業一些新的啟迪。
來源:中國商品混凝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