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公告摘報12則
專利名稱:一種混凝土含水率的檢測裝置及方法
申請號:CN201510458459
申請日:2015.07.03
公開(公告)號:CN104965231A
公開(公告)日:2015.10.07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本發明提供一種混凝土含水率的檢測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鋼筋儀和探地雷達為無線連接,探地雷達和鋼筋儀,用于獲得混凝土含水率和混凝土相對介電常數,并依據混凝土含水率和混凝土相對介電常數的關系,得到混凝土含水率。該方法包括步驟 S1-S7,其中:設定混凝土中鋼筋直徑;獲得鋼筋反射的雷達回波數據和鋼筋信號數據;得到二維雷達圖像;得到當前鋼筋保護層厚度和當前鋼筋的反射時間;得到電磁雷達波在混凝土中的傳播速度;得到混凝土相對介電常數;依據混凝土含水率與混凝土相對介電常數的關系,得到當前實際的混凝土含水率。本發明在檢測中探地雷達與鋼筋儀同時工作并得到結果同步,使得本發明相對于傳統測量方法精度更高,更高效便捷。
專利名稱:一種纖維自應力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申請號:CN201510426985
申請日:2015.07.20
公開(公告)號:CN104973839A
公開(公告)日:2015.10.14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大學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纖維自應力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比例將減水劑或減水劑與增稠劑同時加入水中攪拌均勻;(2)按照比例將粗、細骨料投入攪拌桶中攪拌均勻;(3)按照比例將纖維加入已經攪拌均勻的粗、細骨料混合物中并攪拌使纖維分散均勻;(4)按照比例將水泥或水泥與礦物摻和料投入攪拌桶中攪拌均勻;(5)將步驟(1)得到的摻有外加劑的水加入步驟(4)得到的混合物中,攪拌均勻后即出料,制備得到纖維自應力自密實混凝土。本發明可以有效阻止核心混凝土內部微裂縫的擴展和宏觀裂縫的發生,提高核心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抗彎強度、韌性、抗沖擊和抗疲勞能力,顯著改善核心混凝土的脆性,提高構件的延性。
專利名稱:一種綠色混凝土施工設備及施工方法
申請號:CN201510413865
申請日:2015.07.15
公開(公告)號:CN104942998A
公開(公告)日:2015.09.30
申請(專利權)人:賈金青
混凝土泵送管道輸送商品混凝土,經碎石分布裝置加5%~25% 的碎石混合成綠色混凝土,經一次螺旋攪拌輸送機和新型布料機輸送澆筑施工,不影響商品混凝土泵送性,碎石摻入量可控,拌合充分,操作便捷。碎石分布裝置由商品混凝土泵送管道出料口與強制性攪拌機進料口相連,碎石儲料倉出料口設置電動投料控制器,碎石儲料倉出料口與強制性攪拌機進料口上部連通構成。新型布料機由布料機和設置在布料機上的二次螺旋攪拌輸送機構成,二次螺旋攪拌輸送機出料口與布料機的布料管道連通;一次螺旋攪拌輸送機出料口與二次螺旋攪拌輸送機的進料口相連。
專利名稱:一種用立窯廠處理廢棄混凝土制活性渣粉和骨料的方法
申請號:CN201510399659
申請日:2015.07.09
公開(公告)號:CN104961363A
公開(公告)日:2015.10.07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省小尹無忌環境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一種用立窯廠處理廢棄混凝土制活性渣粉和骨料的方法,利用立窯水泥生產線工藝裝備,將破碎的廢棄混凝土于立窯內經 980~1280℃ 焙燒,然后經解理性粉磨、分選,制取活性渣粉和活性骨料。本發明可利用立窯水泥生產線設備,簡便地、較低成本的有效利用廢棄混凝土組成的全部組份,生產有較高附加值且市場用途廣泛的優質活性渣粉和優質活性骨料。
專利名稱:一種混凝土保護劑及其制備方法
申請號:CN201510394660
申請日:2015.07.07
公開(公告)號:CN104973885A
公開(公告)日:2015.10.14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克來斯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本發明公開一種混凝土保護劑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原料制成:成膜劑、活性成分、反應成分、憎水劑、抗靜電劑、消泡劑、潤濕劑和增稠劑;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制成:成膜劑 450 份、活性成分 100 份、反應成分 363份、憎水劑 30 份、抗靜電劑 50 份、消泡劑 4 份、潤濕劑 1份和增稠劑 2 份,該混凝土清潔劑能夠有效地防止水分及有害成分滲透到混凝土內部,能夠堵塞混凝土內部裂縫,保護鋼筋,防止污水對結構表面形成污染,防止灰塵等固體污染物對結構表面形成污染。
專利名稱: 一種用于3D打印的高性能粉末混凝土
申請號:CN201510375110
申請日:2015.07.01
公開(公告)號:CN104961411A
公開(公告)日:2015.10.07
申請(專利權)人:黃賀明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 3D 打印的高性能粉末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鹽水泥 500~900份;活性礦物摻和料 250~350 份;惰性填充料 800~1300份;復合型高效減水劑粉劑 10~20 份;增稠劑 2~5份;自養護劑 4~10 份;快速凝結時間調節劑 2~10 份;水 145~230份;有機纖維 3 份;鍍銅纖維 40~200 份。此種 3D 打印混凝土材料具有超高強度與韌性,耐久性好,全壽命周期長,固化速度快,流動性能好,易于泵送及提升,適合于建筑各類工程中 3D 打印建筑結構材料。
專利名稱:一種摻廢舊橡膠粉的塑鋼纖維增強輕骨料混凝土及制備方法
申請號:CN201510344791
申請日:2015.06.22
公開(公告)號:CN104926239A
公開(公告)日:2015.09.23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科技大學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及制備方法,具體涉及到一種摻廢舊橡膠粉的塑鋼纖維增強輕骨料混凝土及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每立方米混凝土,包括下述原料的質量百分配合比:水泥 14%~25%、塑鋼纖維 0.1%~0.6%、橡膠粉0.03~1.75%、細砂 22%~45%、粉煤灰陶粒 27%~50%、凈用水量 6%~12.9%、減水劑 0%~0.03%。本發明將廢舊橡膠粉及塑鋼纖維摻入輕骨料混凝土中,一方面能夠充分發揮兩種材料獨特的性能優勢,另一方面,在塑鋼纖維增強輕骨料混凝土中摻加廢舊橡膠粉,能夠更加有效地吸收震動能量,使輕骨料混凝土的抗沖擊性、彎曲韌性顯著增強,同時能夠改善塑鋼纖維增強輕骨料混凝土的抗凍性、抗侵蝕及耐磨性。
專利名稱:一種綠色混凝土施工設備及施工方法
申請號:CN201510413865
申請日:2015.07.15
公開(公告)號:CN104942998A
公開(公告)日:2015.09.30
申請(專利權)人:賈金青
混凝土泵送管道輸送商品混凝土,經碎石分布裝置加5%~25% 的碎石混合成綠色混凝土,經一次螺旋攪拌輸送機和新型布料機輸送澆筑施工,不影響商品混凝土泵送性,碎石摻入量可控,拌合充分,操作便捷。碎石分布裝置由商品混凝土泵送管道出料口與強制性攪拌機進料口相連,碎石儲料倉出料口設置電動投料控制器,碎石儲料倉出料口與強制性攪拌機進料口上部連通構成。新型布料機由布料機和設置在布料機上的二次螺旋攪拌輸送機構成,二次螺旋攪拌輸送機出料口與布料機的布料管道連通;一次螺旋攪拌輸送機出料口與二次螺旋攪拌輸送機的進料口相連。
專利名稱:一種可自動加水的高效混凝土攪拌機
申請號:CN201510339105
申請日:2015.06.18
公開(公告)號:CN104924462A
公開(公告)日:2015.09.23
申請(專利權)人:蘇曉玲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自動加水的高效混凝土攪拌機,包括攪拌筒、螺旋輸送筒和噴頭,攪拌筒上側左端設有入料漏斗,攪拌筒內部軸心處豎直設有攪拌轉軸,攪拌轉軸中段外壁上左右對稱設有攪拌葉片,攪拌轉軸底部連接有攪拌板,本發明可自動加水的混凝土攪拌機,采用攪拌葉片、攪拌板和攪拌輪對混凝土進行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同時攪拌,且采用液壓缸帶動攪拌機構上下運動進行攪拌,大大的提高了攪拌機的攪拌效果和工作效率,保證了混凝土的質量,并且采用螺栓輸送機構實現了自動出料,并在出料過程中對混凝土繼續進行攪拌,提高了攪拌機的工作效率,另外攪拌機工作過程中噪音小,且能實現自動加水和清洗。
專利名稱:一種仿生混凝土人工魚礁及其制備方法
申請號:CN201510341299
申請日:2015.06.18
公開(公告)號:CN104938384A
公開(公告)日:2015.09.30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置于海底型仿生混凝土人工魚礁,該魚礁是以 C40 混凝土澆筑成人工魚礁基體,基體表面覆蓋一層由水泥砂漿、生物碳酸鈣、牡蠣殼組成的防護層,其中,生物碳酸鈣由蛋殼、珊瑚、貝殼、魚骨制得,并作為外摻劑加入到水泥砂漿,共同攪拌均勻后批抹在魚礁基體表面形成水泥漿體,牡蠣殼以凸面向外方式鑲嵌在水泥漿體中。本發明公開的人工魚礁集成了環保、耐久和誘集功能,摻有生物碳酸鈣的水泥砂漿覆蓋層和牡蠣殼的包覆能吸引海洋生物棲息,使人工魚礁的誘集效果發揮得更好;與傳統混凝土魚礁相比,本發明的人工魚礁具有良好的抗滲水性能、抗氯離子性能,魚礁表面粗糙度堿度適合,具有仿生性,集魚效果佳。
專利名稱:水泥混凝土路面自修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申請號:CN201510339312
申請日:2015.06.18
公開(公告)號:CN104944872A
公開(公告)日:2015.09.30
申請(專利權)人:關其煥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水泥混凝土路面自修復材料,它的配方組成包括:50~500 份的普通硅酸鹽水泥、50~450 份的硫鋁酸鹽水泥、100~300 份的中砂、5~60 份的可再分散乳膠粉、1~5 份的有機硅消泡劑、0.5~8 份環糊精、0.8~4 份的酒石酸、0.5~3.5 份的纖維素醚、10~60 份的氟石粉、10~60 份的黑曜巖粉、0.7~2.5 份碳酸鋰、10~100 份的礦渣粉以及10~70 份的粉煤灰,本發明還提出了上述水泥混凝土路面自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產生的建造廢物較少,不會造成環境污染,10~48 小時即可通車,省時省力,利國利民。
專利名稱:一種制備穩定性能的再生混凝土方法
申請號:CN201510338992
申請日:2015.06.17
公開(公告)號:CN104944856A
公開(公告)日:2015.09.30
申請(專利權)人:東南大學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穩定性能的再生混凝土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 1):制備組合粗骨料;步驟 2):將組合粗骨料、水泥、細骨料、10%~35% 火山灰或者粉煤灰依次投料,干拌 20~30 秒至均勻,加入 1/2 用水量和0.5%~1.5% 重量百分比的減水劑攪拌 20~30 秒至均勻,加入剩下的 1/2 用水量攪拌 60~120 秒至均勻,制成再生混凝土。本發明充分利用混凝土中不同粒徑骨料作用的原理,結合考慮再生骨料的吸水率、粘結的水泥砂漿、缺陷和裂縫等特性,采用低吸水率的大粒徑再生骨料,除了提高組合粗骨料的品質,徹底克服了高替代率再生混凝土的強度低和離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