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18世紀法國的一個平淡無奇的午后。
一位淳樸善良的主婦忍著廚房的悶熱,好不容易做好了午飯,卻發現自己的孩子還沒回家。眼瞅著飯點都過了,天開始下雨了,這位媽媽只好走出家門去找孩子。
“這孩子,瘋到哪兒去了?”
她冒著大雨找了半天,終于在一棵梧桐樹下看見了自己的孩子。只見這個小屁孩專注地蹲在樹下,手里舉著梧桐葉,一動不動,渾身淋得像落湯雞,好像在給什么東西遮雨。孩子他媽走近一看,鼻子差點氣歪了:原來自己的孩子保護的竟然是一個螞蟻窩。完了,前幾天剛從蛐蛐堆里醒過來,這會兒又陷在螞蟻窩里了。
放心,這孩子智商沒問題,雖然有時候對動物有點“走火入魔”,但大多數時間他都是遠近聞名的“神童”,愛學習、愛勞動,家長老師人人夸。
“神童”的少年時光
哦,忘了介紹,這位小朋友叫喬治·居維葉。你可以稱他小居,小喬就算了,畢竟人家是個帥小伙!
居維葉從小就特別愛學習。在別的小朋友都沉迷于撒尿和泥巴的年紀,人家就已經拿起了書本,正兒八經地開始了閱讀。沒多久,他滿腦子都被“地球”“昆蟲”“爬蟲”之類的高端詞匯占滿了。他見鳥和鳥說話,見魚和魚交談,跟這些比起來,給螞蟻遮個雨實在不值得一提。
愛學習的小朋友一般情況下還會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愛問“為什么”,居維葉同樣未能免俗。
“媽媽,為什么老鼠在晚上還能看見東西,而我卻不能呢?”
“媽媽,為什么小鳥會飛而我卻不能呢?”
“媽媽,為什么貓咪能咽下生的老鼠肉而我卻不能呢?”
……
居媽媽是個老實人,老實人碰上不會回答的問題一般都說:不知道。當然,她有時候也會有其他答案:“什么?你吃了生的老鼠肉!快給我吐出來!”
學霸和“公害”
居媽媽為了避免自己每天不斷被兒子的“為什么”轟炸,早早將這名“問題兒童”送到了學校,讓他去“迫害”老師。
居維葉果然“不負母望”,一年級時就問倒了自己的老師。
“老師,為什么鳥兒在樹上睡覺卻不會摔死?”
“老師,為什么狗狗吞了骨頭也不會被卡死?”
“老師,為什么貓咪從高處跌下也不會摔死?”……
一年級的老師被煩得夠嗆,于是趕忙對居媽媽說:“你家孩子實在是太聰明了,一年級的內容對他來說太簡單了,趕緊讓他上二年級吧!”
這個燙手山芋終于被甩給了二年級的老師。
沒幾個月,二年級的老師也面臨精神崩潰,干脆直接將這孩子推給三年級……就這樣,居維葉一路跳級,最終在他年僅15歲的時候,就被送進了德國斯圖加特的加羅林大學。這下法國的老師們都安全了,就等著這孩子去問倒德國的那些老師吧!這也算是提前報了德國二百多年之后的侵略之仇。
老師的“輪回”
幾年后,居維葉順利從大學畢業。在就業問題上,他依然獨樹一幟——按說以他的學歷在法國當名“牧師”綽綽有余。在當時的法國,牧師可是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可他顯然還有其他想法——畢業后,在所有人不解和惋惜的目光中,他走進了卡昂(也就是后來的諾曼底)附近的一個貴族家庭,做起了家庭教師。
熊孩子長大后成為教熊孩子的老師,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宿命的輪回。
至于居維葉為什么會選擇這份職業,誰也說不清。或許是因為他想憑自己的學識提高教師的水平,或許是他覺得這份工作更自由愜意,又或許是因為他喜歡“卡昂”這個名字?
居維葉在這一崗位上一干就是6年。6年前他是一名意氣風發的海歸大學生;6年后,他則成為一名遠近聞名的“連環殺手”。
人們為了紀念居維葉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把月球正面一個古老的大坑命名為“居維葉坑”。不過,以居維葉名字命名的不止月球坑,還有一種已經滅絕了的大象,叫作“居維葉象”。
海邊的“屠殺”
咳咳,請允許我大喘氣一下——此“殺手”非彼“殺手”。雖然喪生在居維葉手上的生命不計其數,不過他并不是一名罪犯。他殺的并非人類,而是那些迷路在海邊的小魚小蝦小海星。
別忘了,居維葉從小就是一名自然愛好者。卡昂這地方別的不敢說,但絕對是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邊生物好采摘”。就這樣,無數海邊生物慘死在居維葉的“手術臺”上。不過,這些動物并沒有白白犧牲,因為居維葉的動物知識就是在“屠殺”中不斷累積起來了。
伯樂來了
如果居維葉的人生軌跡就這樣延續下去,最后他可能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家庭教師,一名衰老的優秀的家庭教師,以及一名死亡的優秀的家庭教師。可命運就是這樣,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給你制造點浪漫和驚喜,然后趁勢改變你的人生。
居維葉在自己26歲那年,遇到了一位比他小三歲的教授——圣伊萊爾。圣伊萊爾挺喜歡居維葉,還邀請他做自己的助理,跟他一起到巴黎自然博物館工作。
“別了,家庭教師!別了,海邊的生靈們!”
居維葉二話不說就做了選擇,歡歡喜喜來到了巴黎——終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擺弄動物尸體了,還有什么比這更開心的事情嗎?
“有,那就是活下去!”
大海邊的那些小魚小蝦們更是歡天喜地:盼星星盼月亮,居維葉終于走了!
好玩的骨頭
教授助理的工作簡直比做家庭教師好玩一萬倍,居維葉恨不得每天睡在實驗室里,一分鐘都不要和這些骨頭分開。
因為真的熱愛這份工作,再加上之前在海邊積累了豐富的解剖經驗,沒多久居維葉就練成了一門獨門絕技——只要給他一塊骨頭,不管是從地底下刨出來的,還是從狗嘴里奪過來的,他只要好好瞅瞅,就能立馬說出這是什么動物的什么部位的什么骨頭。趕上心情好的時候,他還能根據骨頭復原個動物模型。這簡直是把骨頭玩出了新境界!
玩膩了現有動物的骨頭,居維葉又把“魔爪”伸向了古生物。這些動物雖然滅絕了,可骨頭還在,所以要想知道它們的模樣完全不是難題……
拿破侖的提攜
玩骨頭玩得出色的居維葉漸漸在業內有了名氣,職位也是一變再變。僅僅過了3年,他便成了法國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還得到了當時的國王——拿破侖的賞識。這下居維葉的科學之路走得更通暢了。
對于某些科學家來說,名氣都是虛的,必須有作品才能流傳千古。居維葉也這么認為,所以接下來的幾年,他將自己在研究骨頭上的心得整理成冊,一口氣出了好幾本書。拿破侖一看更加欣賞得不得了,不斷給他升官,助他成功。居維葉的大名一下子響徹全球,成了當時最有名的科學家之一。
有眼不識“恐龍”
不過,再厲害的“專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居維葉也不例外,他就在恐龍的問題上跌了一個大跟頭。
1822年,一個名叫曼特爾的英國鄉村醫生,千里迢迢來到法國,求見了已經名聞全球的大學者居維葉。曼特爾是個化石發燒友,也是居維葉的忠實粉絲,他千里迢迢來“追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偶像幫自己鑒定幾塊骨頭。
居維葉看著眼前的這堆骨頭不禁犯了難:這些都是什么玩意兒?自己不但沒見過,也沒在其他資料上見過相關記載啊!不過頭可斷,血可流,偶像包袱不能丟。現在如果說不認識多尷尬呀!于是,居維葉仗著自己多年的江湖經驗,給了曼特爾一個大膽的猜測:牙是犀牛的牙,骨頭是河馬的骨頭,且年代不是太遠。
這一次,居維葉可看走眼了,事實上,這些化石的主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恐龍”。這件事是居維葉一生的污點,后人們一提到恐龍的發現史,總會把居維葉作為愚昧聲音的代表提出來,你說冤不冤?
巨星隕落
居維葉不但在學術界大有作為,也曾經跨行政界。國務委員、內務部副大臣、參議院內政部主席等職位他都擔任過,還差一點兒當上了內閣總理。
為什么說“差一點兒”?因為當時居維葉剛收到命令,還沒來得及上崗,就在巴黎去世了。
居維葉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天分,和機遇也是分不開的。他生活的年代,法國政局一直比較動蕩。但是皇帝寶座上無論換了誰,都沒能影響居維葉的地位,他依然是備受人們尊敬的知識分子。所以,如果居維葉要發表獲獎感言的話,他肯定會這樣說: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以及所有支持和關心我的朋友。另外,我還要特別感謝法國的這些皇帝們。
巨星隕落
居維葉不但在學術界大有作為,也曾經跨行政界。國務委員、內務部副大臣、參議院內政部主席等職位他都擔任過,還差一點兒當上了內閣總理。
為什么說“差一點兒”?因為當時居維葉剛收到命令,還沒來得及上崗,就在巴黎去世了。
居維葉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天分,和機遇也是分不開的。他生活的年代,法國政局一直比較動蕩。但是皇帝寶座上無論換了誰,都沒能影響居維葉的地位,他依然是備受人們尊敬的知識分子。所以,如果居維葉要發表獲獎感言的話,他肯定會這樣說: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以及所有支持和關心我的朋友。另外,我還要特別感謝法國的這些皇帝們。
居維葉的家里不止出了喬治·居維葉一位科學家,他的弟弟弗列德利克·居維葉也是一位知名動物學家,是小熊貓的命名者,還曾在1835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外籍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