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龍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2)
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斷措施
李 龍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2)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主要的路面結構形式從21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公路建設中得到飛速發展。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返修率較高,且返修時間較長,嚴重影響公路的使用,最嚴重的病害就是開裂破壞,如何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開裂無疑是一項重要且緊迫的任務。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措施
公路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對經濟的運行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推動著公路建設的迅速擴張,其質量保障與維護運行一直是相關研究的重點科目。由于公路里程長、建設規模大,因此便容易產生問題,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的問題即是路面斷裂,影響公路的投入運行和使用壽命,明顯降低了其經濟效益。此外,經常性的維護返修既耽誤了正常運輸通車的使用,也直接提升了公路保養的成本,制約著經濟的良好運行。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簡要論述水泥混凝土公路路面斷裂的成因,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斷裂對策,希望為提升公路建設做出一定貢獻。
1.1 混凝土攪拌運輸施工的管理
應嚴格控制拌和時間和運輸距離,盡可能避免混合料產生離析現象;混凝土振搗時要振搗密實;保證施工機械的完好率,保證運輸車輛的合理性,以避免施工中斷。施工中嚴把每道工序質量關,混凝土的拌和時間要根據機械性能準確掌握,最長拌和時間不應超過最短拌和時間的3倍;振搗應均勻密實,避免漏振或超振現象產生。混凝土拌和時,若集料溫度過高,應采用降溫措施后再配料拌和。若采用撒水降溫方法,應及時測定含水量,調整拌和用水量,保證水灰比值不變。注意混凝土施工操作方法,減少從攪拌到成型之間的時間和運輸路程,避免混凝土過早凝聚及泌水現象而致微裂。必須堅持做到使混凝土相互粘結密實穩定,有效消除界面裂縫和砂漿裂縫。
1.2 混凝土鋪筑施工的管理
嚴格混凝土振搗的過程和要求,加大對混凝土面層的振實力度,提高其密實度:①對待振搗的混凝土面板,每車道路面要使用2根振搗棒,組成橫向振搗棒組,沿混凝土面板橫斷面振搗密實,要注意路面板底、內部和邊角不能欠振或漏振。②振搗棒在每一處持續振搗的時間,要以混凝土全面振動液化,表面不再冒氣泡和泛水泥漿為限,不宜過振,也不宜少于30s。振搗棒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50cm,至模板邊緣的距離不宜大于20cm。振搗時要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傳力桿和拉桿。③振搗棒插入深度要離基層3~5cm,振搗棒應輕插慢放,不得猛插快拔,嚴禁在混凝土中推行和拖動振搗棒振搗。振搗時要輔以人工補料,要隨時檢查振實效果、模板、鋼筋網、傳力桿和拉桿的移位、變形、松動、漏漿等情況,并及時補正。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施工作業的連續性,一旦出現間斷作業,必須設置一道施工縫,并布置傳力桿,以防止因不設施工縫而出現斷板的現象。在施工中突然遇到雷陣雨氣候的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對已形成強度的混凝土板應加快切縫進度,減少冷收縮裂縫的產生。
正確安裝傳力桿可以防止斷板。傳力桿的安裝必須遵照規范要求,按設計進行,使傳力桿與道路中心線及路面平行。如果傳力桿安裝偏斜,則在傳力過程中會將混凝土頂破,從而形成裂縫而斷板。正確地在縱坡變化處、平曲線及構造物結合部設置脹縫,是預防斷板的有力措施。縱坡變化處、平曲線及構造物結合部都是應力應變集中的位置,在此處設置脹縫,是減少或釋放應力應變的最佳方案,它可以大大降低在此處的斷板率。
從理論上講,混凝土路面的切縫應放在水泥混凝土塊硬化收縮之前進行,但是很難做到。切縫機工作時混凝土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否則,縫口將會出現不規則的毛邊。因此,在水泥混凝土快硬化收縮前進行,要靈活掌握切縫時間,如遇到溫差較大時要提前切縫。切縫時要提前按板塊長度打好線,同時要注意與拉毛方向平行,而且切縫深度要夠深。切縫時間的確定以混凝土的強度為依據。據經驗及實驗混凝土的切割強度在6.5~7.5MPa時較為理想,過早會產生飛邊現象,過晚則產生斷板現象。
1.3 混凝土路面模板與切縫施工的管理
①延長水泥混凝路面施工的拆模時間,確保拆模時間在24h以上。②拆模人員應是有耐心有經驗的技術工人,拆裝時不準用大錘對鋼模進行敲打。③重視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邊緣養護,做到混凝土面板的全面充分養護,并盡可能采用養護膜、養護液等新技術。④加強對開放交通施工的交通管制,禁止車輛沖卡和駛入養護期未到的混凝土面板。⑤糾正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不正確習慣做法,不用塑料膜墊鋼模板,防止漏漿可采用高標號砂漿堵鋼模底縫,用6×6cm泡膜堵拉桿、傳力桿鋼筋與鋼模接縫。在對第二幅混凝土板進行施工時,須在已澆好的一幅板邊上墊一塊防振板。⑥在雙幅混凝土路面的第一幅面板施工時,做到中模多放1~2cm;在對第二幅板進行施工時,把多澆的1~2cm切除,確保中縫平整順直,橫向施工縫和脹縫施工也必須做到先切邊后澆筑;分車道行駛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可盡可能做到雙幅板同時澆筑,后用切割機從中間切開(按假縫設置)。⑦在安裝縱縫拉桿和工作縫傳力桿時,也要和安裝脹縫傳力桿一樣用支架固定。⑧非全幅施工水泥穩定基層時須安模施工。
1.4 混凝土養護管理
及時養生不但有利于強度的形成,而且可以防止斷板的發生。混凝土內部的水化反應需要一定的水分,并且放出大量的熱,其它水分迅速蒸發,而熱量卻不宜散失,如不及時以濕麻袋等養生則難以保證水化反應所需的水分難以使混凝土內外溫差減少,因此出現斷板。傳統的方法是采用麻袋遮蓋,灑水養護,麻袋不能漏蓋并且灑水要均勻養生期不能低于兩周。采用新型的養護劑進行路面養護,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有利于文明施工節省養護費用。使用時注意噴灑均勻,控制好噴灑時間。
施工中要注意盡量避免在溫差大天氣或大風天氣施工,或者當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立即采用遮陽、灑水、噴灑養護劑等措施,使混凝土體的表面始終保持潮濕,確保晝夜溫差不至太大,以預防面板斷裂。
當水泥混凝土面板開始出現板底局部脫空現象(有時伴有板塊角隅有輕微裂縫),應立即采用板底灌漿的方法進行處理,將病害消除在“萌芽”狀態。板塊斷裂時,應及時組織力量進行修補,以免波及周邊板塊,致使損壞擴大。
加大開工前的檢查力度:對每天要澆筑水泥混凝土板的施工路段的基層,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為基層的破損、碾壞、縱橫向斷裂、隆起以及基層灑水濕潤情況:①當基層被碾壞,造成基層料松散、成坑或破損面積不大的部位,要挖除并采用素混凝土進行修復。②當基層產生縱向擴展裂縫時,要在縱向裂縫所在的整個面板內,在距離混凝土板底1/3處的高度增設補強鋼筋網,且補強鋼筋網到裂縫端部不能小于5m。③當基層產生隆起時要進行鏟除,若鏟除后基層料松散時,也應同時挖除并采用素混凝土進行修復。
施工期間出現的裂縫采取如下處理措施:每塊水泥板塊上(長4.5×寬4m),當裂縫發生在距切縫、施工縫或脹縫1m內的,按條帶修補的形式;在1m范圍內加以鑿除,并加設雙層Φ8mm的補強鋼筋網;在鑿除要修補的混凝土板時,要用切割機切割出邊緣線,保持邊緣線的整齊。
總而言之,水泥混凝土出現裂縫甚至斷裂的情況非常常見,因為不同型號的水泥以及不同配比的混凝土都有不同的參數,如果在鋸縫和降低水泥混凝土應力處理技術方面不夠先進,不能夠結合先進的處理技術,就很容易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斷裂,因此從施工之初就要分析水泥混凝土的溫度特性和凝固特性,并選擇合適的時機來對水泥混凝土進行鋸縫,才能夠保障水泥混凝土的質量。
[1]謝濤.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斷措施和方法[J].建筑技術.2004(04)
[2]管考民.應用F型修補材料修補破損水泥混凝土路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3(07)
TQ172
B
1007-6344(2015)06-0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