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制砂成華夏標桿——中國機制砂工業化生產示范線推廣會在天水華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隆重舉行
四月的天水,桃花盛開,碧水傳情。4 月 11 日上午,中國砂石協會有關領導,天水市有關領導,中國機制砂行業精英,省內外部分建筑商、建材商、建筑設備制造商等嘉賓齊聚天水華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參加由中國砂石協會與國家級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主辦的中國機制砂工業化生產示范線推廣會暨天水華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年產 300 萬噸機制砂石生產線啟動儀式。
天水市副市長霍衛平參加啟動儀式并講話,中國砂石協會胡幼奕會長致辭并宣布生產線啟動。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建材處處長陳凱民,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處長賈四海,中國砂石協會秘書長韓繼先,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蕭菡,天水市政協副主席安志宏應邀參加啟動儀式并剪彩。
據了解,砂石骨料對混凝土和建筑工程的質量影響顯著,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基礎建筑材料。長期以來,人們主要以采挖河砂為主,但優質砂源早已出現短缺現象,引發河砂價格飛漲和亂挖亂采等亂象。天水所在的渭河流域就頻現粗放、掠奪性的開采,已嚴重威脅到水源涵養地,導致蓄水位下降、河道隱患增多、生態破壞等嚴重問題,且亂采的河砂質量不過關,含泥量過高、級配不合理,給工程建筑安全埋下了隱患。4月11日,由天水華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 1.2 億元運營的西北地區首條砂石骨料綠色生產線正式開機運行,并被評選為中國機制砂工業化生產示范線,標記著我國綠色制砂技術和應用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啟動儀式上國家工信部、住建部、天水市政府、中國砂石協會等上級單位為生產線授予“中國機制砂工業化生產示范線”的權威認證。
天水華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的機制砂石生產線,是我國西北地區首條 300 萬噸精品砂石骨料環保型示范線。該條生產線以科學、環保為發展前提,經過國內權威專家反復論證和設計,采用上海世邦公司先進的技術裝備,運用自動化、信息化的生產模式,是砂石工業化進步的新成果。
天水市副市長霍衛平講話時希望天水華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以此次推廣會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力度,創新經營管理體制,壯大發展規模,切實增強企業在國內同行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也希望全市建筑行業企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重要遵循,強化節能環保意識,堅持法治思維底線,堅守生態安全紅線,不斷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為推動美麗天水建設和生態文明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天水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