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霞,朱小花,侯銀臣,劉旺旺,王皓,楊公明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廣東廣州510642)
香蕉片的研究開發進展
程永霞,朱小花,侯銀臣,劉旺旺,王皓,楊公明*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廣東廣州510642)
主要綜述目前各種香蕉片的加工制備方法、特點和優勢,旨在推廣先進方法,提高技術水平,增加加工產量,滿足市場需求。
香蕉片;質量;加工技術;現狀進展
香蕉營養豐富,被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認定為適生區第四大糧食作物。香蕉具有明顯的保健功能,富含類黃酮、多酚、多糖、花青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腫瘤[1]、提高機體免疫力[2]、保護紅細胞[3]以及保護心血管[4]等生理功效;同時生香蕉富含抗性淀粉、膳食纖維以及低聚糖等,具有潤腸通便[5]、減肥[6]及防控糖尿病[7]等作用。因此,香蕉被譽為“新的水果之王”。亞洲是世界香蕉的最大產區,2011年我國香蕉總產量已達900萬t[8]。但由于香蕉成熟過程物性變化大、褐變、受熱后風味劣變等使香蕉加工非常困難。我國香蕉幾乎100%鮮銷,鮮果腐敗變質損失高達25%。沒有加工“水庫”作用,香蕉豐產不能豐收。最便宜香蕉曾低至6分錢/500 g。香蕉“賣難”多次驚動國家領導。香蕉的深加工及高值化香蕉產品的開發是解決我國香蕉賣難現狀和農民增收的唯一出路。香蕉片作為一種旅游休閑小食品,存在著很大的開發空間。
19世紀80年代我國即開始香蕉相關產品的加工與開發[9],但香蕉加工仍面臨著以下方面的普遍難題:首先是香蕉的去皮,機械去皮的方法雖有研究[10],但目前仍基本為手工去皮;其次是加工中出現的褐變及高溫殺菌后風味嚴重劣化;三是香蕉糖分含量高,在干制中易出現糖化,難以降低到所要求的水分含量。香蕉片除上述普遍問題外,其加工原理、技術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和品質。本文在收集大量資料基礎上,圍繞香蕉加工關鍵技術及其效果,就香蕉片加工技術、效果及進展進行分析、討論,旨在為香蕉片的加工研究和產業化提供信息資料,推動香蕉片的產業化。
目前研究開發的香蕉片大致可分為3大類:油炸香蕉片、干制香蕉片和重組型香蕉片。
1.1 油炸香蕉片
油炸香蕉片是出現較早,且研究生產較為成熟,已基本實現產業化生產的香蕉加工制品,是現在市售香蕉產品的主力軍。其加工工藝流程一般為:新鮮香蕉→挑選→清洗→剝皮→去絲絡→切片→護色→干燥→油炸→脫油→包裝→成品。
針對市場上流通的油炸香蕉片,國家農業部已制定了《香蕉脆片》的行業標準(NY/T 948-2006),規定了油炸香蕉片在感官、理化和衛生3個方面的質量評價標準。感官方面要求色澤淡黃或黃色、無褐變現象,具有香蕉片特有的滋味、甜味、無異味、口感酥脆,形態呈片狀、大小均勻一致,無肉眼可見雜質;理化指標則要求水分含量≤5.0%,酸價≤5.0 mg/g,過氧化值≤20.0 g/100 g;衛生方面則從常規微生物包括大腸菌群、菌落總數、致病菌和霉菌,以及有害殘留物包括As、Pb、SO2和抗氧化劑(BHA+BHT)做出了相關規定。油炸香蕉片的關鍵技術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原料成熟度選擇。早在1993年梁華俤等[11]就通過實驗探究了油炸香蕉片原料香蕉的最佳成熟度,發現香蕉果實處于半青半黃階段時,是油炸香蕉片品質最佳的后熟期。這一實驗為油炸香蕉片原料的選擇提供了一定借鑒,但所描述的半青半黃階段并不能很客觀、定量地說明香蕉的成熟度。Ram[13]等2011年研究了香蕉的后熟度對香蕉片的性質的影響,采用超市常用儲存香蕉的條件,溫度(26±2)℃、濕度(45±10)%,使香蕉后熟1、2、3、4 d,發現后熟至第2天時的香蕉制得的香蕉片品質最好,這種判別方法相對容易實施。
2)護色技術和工藝。2010年張巖等[12]對真空油炸大蕉脆片的工藝進行了研究,發現用0.10%抗壞血酸、0.2%檸檬酸、20%糖漿的混合護色劑浸泡后,在78℃下漂燙25 min,隨后在100℃下油炸30 min所得香蕉片品質最好。
3)油炸工藝。香蕉高含淀粉,高溫時極易產生聚丙烯酰胺類致癌物質。所以目前先進的油炸香蕉片均采用真空油炸,以減低油炸溫度。Ram[13]等2011年對真空油炸香蕉片的油炸工藝進行了探究,結果顯示油溫110℃下油炸20 min所得香蕉片的膨脹度和硬度都較好。
4)降低含油率及抗氧化。油脂易氧化酸敗,其含量高低直接影響到香蕉片的酸價和過氧化值,是香蕉片質量和貨架期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在香蕉片表面涂抹或浸泡添加劑以降低含油率方法已有不少研究,Jittra[14]認為用1 g/100 mL的果膠溶液浸泡成膜后的香蕉片含油率較低;王天陸等[15]采用離心脫油和涂膜相結合的脫油方法,確定工藝參數為脫油離心機轉速500 r/min、浸涂添加劑海藻酸鈉0.3%、果肉切片厚度3 mm時含油率最低;Rungsinee[16]對涂膜技術和離心脫油對真空油炸香蕉片的品質影響進行了比較,通過比較瓜爾豆膠涂膜、黃原膠涂膜以及提高離心速度對降低香蕉片含油量的影響,發現在降低含油量的措施中涂膜比提高離心速度效果好,且瓜爾豆膠優于黃原膠。
綜上,現階段油炸香蕉片的研究主要在于成熟度的選擇、護色、脫油工藝及減少高溫油炸碳水化合物產生的聚丙酰胺等方面,而其主要發展趨勢在于真空油炸。但如何機械化剝皮、保持香蕉片脆性、控制油炸香蕉片含油過高以及貯藏期間酸價、過氧化值變化以及易出現的哈喇味,提高其貨架期,仍是油炸香蕉片需要解決的問題。
1.2 干制香蕉片
干制香蕉片是通過各種物理方法將香蕉片中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敗變質的水平,而制得的香蕉片。根據脫水干制工藝的不同,干制香蕉片大致包括常壓熱風干燥香蕉片、真空冷凍干燥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香蕉片和熱風微波聯合干燥香蕉片[17-20]。
1.2.1 常壓熱風干燥香蕉片
熱風干燥是干燥基本方法之一,通過向烘箱或烘干室內吹入熱風使空氣流動加快進而使物料干燥的方法。常壓熱風干燥香蕉片制作過程中突出的問題是褐變、體積收縮造成的形態變化,尤其是香蕉片過硬,口感不佳,這方面的研究最多。2007年Zhengyong Yan[21]對熱風干燥香蕉片的工藝探究,發現在70℃時對香蕉片進行干燥,所得香蕉片的孔隙率與新鮮香蕉片相比可提高3倍達到17%,含水量是24%;同年,Kelly Hofsetz等[22]采用脈沖高溫短時殺菌對香蕉片進行處理,以體積收縮和孔隙率為指標將其與傳統干燥方法進行比較,發現與傳統干燥所得孔隙率32%相比,高溫短時干燥所得香蕉片的孔隙率達到了45%~53%,且與傳統干燥方法相比脈沖高溫短時干燥能夠節省30%的干燥時間;2011年齊海平等[17]研究了常壓熱風干燥香蕉片的護色配方及工藝參數,得出最佳護色配方為檸檬酸2.0 g/L+亞硫酸鈉0.5 g/L+氯化鈉1.0 g/L的復合護色劑浸泡10 min;最佳工藝為香蕉切片2 mm~3 mm厚,80℃干燥3 h,最終所得香蕉片含水量為(30.00±5.00)%。
常壓熱風干燥香蕉片干燥過程中護色環節是較難控制的,所制得香蕉片色澤多難保持香蕉最初的顏色,且含水量較高沒有酥脆感,組織形態變化大,最終產品多是以香蕉干的形式存在。熱風干燥所需的設備和成本費用較低,易于產業化推廣和生產。
1.2.2 真空冷凍干燥香蕉片
真空冷凍干燥,是利用升華原理,在高真空條件下,將食品中凍結的水分直接從固態冰升華為水蒸汽而使物料干燥的工藝。凍干一般分冷凍、升華、解析3個主要過程。冷凍干燥能很好地保持食品原有形狀;減少食品色、香、味及營養成分的損失,如產品出爐VC保持率在90%以上;還能減少食品中脂質的氧化等[23]。2013年王玉婷[24]對比了熱風、真空和真空冷凍3種干燥方式對香蕉片中總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響,證實真空冷凍干燥對香蕉片總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影響最小。
基于真空冷凍干燥的種種優點,關于真空冷凍干燥香蕉片的研究較多。2005年陳儀男[25]探究了香蕉成熟度對凍干品質量效果的影響、護色配方及真空冷凍干燥過程中工藝參數;選擇處于“果蒂黃中帶綠色,果皮淡黃色”成熟度的香蕉,采用“0.05%檸檬酸+0.5%氯化鈉+0.6%氯化鈣”護色劑浸漬10 min護色和保脆效果最好;香蕉切片5 mm~7 mm厚,快速凍結,加熱板溫度設定45℃,干燥室真空度20 Pa~30 Pa,此時凍干品的質量及風味效果最佳。2011年莊遠紅、梁永平等分別對香蕉片凍干工藝[18,26]進行了研究,探討內容與陳儀男[27]基本相似,但莊遠紅[18]在加熱板溫度的設定中采取了程序升溫的方法,溫度走勢為20℃→60℃→60℃→40℃→40℃,分別對應的時間為0min→60min→240 min→300 min→360 min。另外,楊昌鵬等[27]研究了不同品種與成熟度原料對香蕉片真空干制品質的影響,發現在適宜的成熟度范圍內,香牙蕉和粉蕉的成熟度越高,其干制品的感觀品質和理化品質就越好,但得率隨著成熟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
真空冷凍干燥卻有著干燥時間長、耗能多,成本高的問題。為避免這一缺陷,2007年Zhongli Pan[28]采用紅外照射的方法對真空冷凍干燥的香蕉進行預處理,發現用4 000 W/m2功率的紅外光照射后能明顯地縮短干燥時間。
現階段真空冷凍干燥香蕉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料選擇、護色配方及工藝探究和干燥工藝研究方面。這些方面的實驗室研究已基本成熟,但設備和加工成本費用高。雖然市場上真空冷凍干燥香蕉片產品已有銷售,但產量少,還有待進一步推進產業化。
1.2.3 真空微波干燥香蕉片
微波真空干燥是一種較新的干燥技術。在這種干燥方式中,物料的水分子被極化后劇烈運動、分子間摩擦生熱使水分蒸發,物料內外部形成了溫度梯度和濕度梯度,從而加速水分從物料內向外遷移[29];而水的沸點與氣壓有直接關系,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低。因此,在真空條件下,可使物料內部水分在低溫狀態下蒸發,從而減少高溫對香蕉原有性質及營養的影響。
雷小琴等[30]試驗了香蕉片微波干燥過程中各因素對失水速率影響,發現微波強度>初始水分含量>切片厚度>真空度,且微波強度越大、干燥時間越短、真空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快,但真空度并非越高越好,最終所得最佳工藝參數為:真空度-80kPa、微波強度12W/g、切片厚度14 mm。與雷小琴[30]的研究相似,黃美香[19]等人確定的微波真空干燥香蕉片的最佳工藝為真空度-80 kPa、微波強度14 W/g、切片厚度12 mm。
微波真空干燥具有快速、低溫、高效等優點;另外,微波干燥的過程中可以鈍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起到較好的護色效果,如池建偉等[31]研究發現在相同的微波條件下對等相同質量不同厚度香蕉片多酚氧化酶進行鈍化,其鈍化速度和鈍化效果相同。微波真空干燥能夠得到高質量的香蕉片,設備的投資和生產操作費用遠低于冷凍干燥,具有較好的開發和應用前景。
Hao Jiang等[32-34]結合真空微波干燥與真空冷凍干燥的優點,將真空微波干燥與真空冷凍干燥相聯合,研究了微波真空冷凍干燥香蕉片,并將真空微波冷凍干燥和真空冷凍干燥的方法所得香蕉片不同階段的物理化學變化、色澤、組織變化及兩種方法的能耗進行了比較分析,發現兩種干燥方法所得香蕉片的品質及物性變化規律相似,都是淀粉含量和還原糖含量在初級干燥階段變化最大,組織結構、色澤及膨化率在第二干燥階段變化最大;且微波真空冷凍干燥香蕉片能耗低于真空冷凍干燥香蕉片。
1.2.4 熱風與微波聯合干燥香蕉片
熱風與微波聯合干燥技術(AD+MD)是根據物料的特性,將熱風干燥和微波干燥兩種方式優勢互補,對原料分階段進行干燥,以縮短干燥時間、降低能耗、提高產品質量為目的的復合干燥技術[35]。目前,熱風與微波聯合干燥技術在香蕉片加工中的應用研究已經較多。
2010年章斌[20]和陽辛鳳[36]分別對熱風與微波聯合干燥香蕉片的工藝進行了研究。前者探討了香蕉片聯合干燥過程中熱風溫度、風速、干燥轉換點的物料含水率、微波功率對干燥速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其最佳工藝條件為:在65℃熱風,風速2.4 m/s條件下干燥香蕉片至含水率55%,再在200 W功率微波下干燥至成品。后者則對香蕉脆片的微波膨化加工工藝及酥脆度改善方法進行了研究,發現當香蕉切片厚8 mm時,熱風干燥至水分含量10%,微波膨化50 s,得到的脆片膨化率最高(91.43%);采用不同濃度的氯化鈣、氯化鈉、碳酸氫鈉、糊精對香蕉片進行處理后進行膨化,結果表明,經過3%糊精處理的香蕉片膨化率明顯提高(123.30%),同時可以改善酥脆度和色澤。
熱風微波聯合干燥香蕉片關鍵在于熱風干燥階段香蕉片水分含量的確定和微波階段微波強度等工藝參數的選擇。作為一種復合干燥技術,熱風微波聯合干燥在香蕉片加工中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1.3 重組型香蕉片
重組型香蕉片是把香蕉打漿后與其他配料復配制得的一種新型香蕉片。2008年趙靜等[37]以香蕉和淀粉為主要原料,采用微波膨化工藝,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香蕉脆片,并確定最佳配方和工藝條件為香蕉70%、馬鈴薯淀粉10%、紅薯淀粉20%,半成品香蕉片熱風干燥條件為65℃干燥60 min,微波功率600 W,微波輻照膨化時間30 s。同樣芮漢明等[38-39]也對微波真空膨化重組型香蕉脆片的配方和加工方法進行了研究,所得最佳配方為每100 g香蕉果肉添加木薯淀粉60 g、水48 g、食鹽2 g、脫脂奶粉5 g;較佳的工藝參數為100℃蒸汽中蒸煮20 min,4℃冷卻固化24 h,2 W/g微波干燥14 min,60℃熱風繼續干燥42 min,在200 W/g功率密度進行微波膨化15 s。綜上,重組型香蕉片的一般工藝為:原料選擇→預處理(剝皮、切片、護色)→配料打漿→倒模定型→蒸煮→切片→預干燥→微波膨化→檢測→包裝→成品。以上人員均采用此工藝制得了重組型香蕉片。
與上述微波膨化的方法不同,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中低溫實驗室開發了一種雙螺桿擠壓膨化的重組型香蕉片。采用30%香蕉粉+30%香蕉漿+20%玉米粉+18%糯米粉+2%調味品的配方,經配料→混合→擠壓膨化成型的工藝制得。
重組型香蕉片解決了加工過程中因天然香蕉大小不一、兩端處果肉無法利用而造成的原料損失,且利于香蕉片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和銷售。目前重組型香蕉片的研究并不多,且主要側重于配方和工藝,而配方研究中多以淀粉為配料,與其他原料的復配還較少,這方面的研究基本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沒有見到產業化報道。
香蕉營養豐富,保健功能突出,但目前關于香蕉深加工的研究并不是很多。香蕉片作為最常見的香蕉產品,是很好的風味、旅游小食品,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總結以往香蕉片的研究,油炸香蕉片制作容易,膨化性好,現階段多采取真空低溫油炸的方法,但即使采取脫油措施含油依舊在35%左右,且易氧化產生哈喇味。真空冷凍干燥香蕉片能夠較好的保持香蕉鮮果中的營養保健成分,但設備昂貴,制作成本高;基于香蕉自身的敏感物理化學特性,常壓熱風干燥很難保持其原有色澤和風味;低溫干燥可以有效地控制香蕉片干燥過程中的褐變和糖化,微波干燥則具有快速、高效等優點,因此低溫+微波干燥是比較好的方法,在產品加工、營養保存及產業化推廣中前景較好;重組型香蕉片是工業化發展方向,不僅可以減少原料損失,且利于產品的標準化生產,但其工藝還有待進一步優化。總之,不論何種加工方法,都必須首先解決香蕉褐變和含糖高不易干燥的難題,才能開發出貨架期長、品質穩定、集風味和營養于一體的高質量香蕉片產品。
[1]Amorim E P,Vilarinhos A D,Cohen K O,et al.Genetic diversity of carotenoid-rich bananas evaluated by 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DArT)[J].Genet MolBiol,2009,32(1):96-103
[2]Vijayakumar S,Presannakumar G,Vijayalakshmi N R.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anana flavonoids[J].Fitoterapia,2008,79(4):279-282
[3]Sundaram S,Anjum S,Dwivedi P,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Banana Peel against Oxidative Hemolysis of Human Erythrocyt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Ripening[J].ApplBiochem-Biotechnol,2011,164(7):1192-1206
[4]蔡健.淺談香蕉的保健作用[J].食品與藥品,2005(3):65-67
[5]王娟.香蕉潤腸通便的物質基礎及作用機理[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08
[6]白永亮,徐勇,黃志強,等.香蕉粉毒理學安全評價及減肥功效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2(24):406-409
[7]白永亮.香蕉粉對Ⅱ型糖尿病的干預作用與機制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14
[8]白永亮,楊公明.新型功能性食品輔料——香蕉粉[J].廣東農業科學,2013(11):179-182
[9]李玉萍,梁偉紅,宋啟道.中國香蕉產業鏈發展研究[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11(4):10-14
[10]張曉立,邱禹,李長友.香蕉機械去皮技術研究進展[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包裝與食品工程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4
[11]梁華俤,潘林娜.香蕉后熟過程淀粉和纖維的變化及油炸香蕉片最佳成熟度的確定[J].食品科學,1993(6):10-13
[12]張巖,吳繼軍.香蕉片的真空油炸工藝及質構品質初探[J].現代食品科技,2010(9):987-990
[13]Ram Yamsaengsung,ThawornAriyapuchai.Effects of vacuum frying on structural changes of bananas[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1(106):298-305
[14]JittraSingthong,ChutimaThongkaew.Using hydrocolloids to decrease oil absorption in banana chips[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42):1199-1203
[15]王天陸,楊穎.降低油炸香蕉片含油率的研究[J].糧油食品,2010(4):36-37
[16]RungsineeSothornvit.Edible coating and post-frying centrifuge step effect on quality of vacuum-fried banana chips[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1(107):319-325
[17]齊海萍,胡文忠.常壓熱風干燥香蕉片的研制[J].湖北農業科學,2011(14):2036-2038
[18]莊遠紅,林嬌芬.香蕉片凍干工藝條件[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5):540-545
[19]黃美香,林毅雄,林河通,等.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的工藝參數優化[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4(3):204-209
[20]章斌,侯小楨.熱風與微波聯合干燥香蕉片的工藝研究[J].食品與機械,2010(2):97-99
[21]Zhengyong Yan,Maria J.Shrinkage and porosity of banana,pineapple and mango slices during air-drying[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8(84):430-440
[22]Kelly Hofsetz,Celso Costa Lopes.Changes i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ananas on applying HTST pulse during air-drying[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7(83):531-540
[23]李艷聰,李書環.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3(1):42-45
[24]王玉婷,陳奕.干燥方式對香蕉片總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3(23):113-117
[25]陳儀男.香蕉的真空冷凍干燥技術[J].熱帶作物學報,2005(3):68-73
[26]梁永平,陳曄.凍干香蕉片的關鍵工藝技術研究[J].廣西輕工業,2011(12):7-9
[27]楊昌鵬,李群梅.不同品種與成熟度原料對香蕉片真空干制品質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9(23):11172-11173
[28]Zhongli Pan,Connie Shih.Study of banana dehydration using sequential infrared radiation heatingand freeze-drying[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1):1944-1951
[29]王喜鵬.微波真空干燥過程的特性及應用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06
[30]雷小琴.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干燥工藝的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0
[31]池建偉,張勇,魏振承.微波處理對香蕉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廣東農業科學,2006(11):86-88
[32]HaoJiangArun S.Mujumdar.Physico-chemical change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MFD/FD banana chips[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0(101):140-145
[33]HaoJiang,Min Zhang.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lor analysis offreeze/microwave freeze banana chips[J].Food and Bioproducts Processing,2013(91):464-472
[34]HaoJiang,Min Zhang.Changes of microwave structure/dielectric properties during microwave freeze-drying process banana chip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Technology,2014(49):1142-1148
[35]馬先英,林艾光,牟晨曉.用熱風與微波組合干燥胡蘿卜的工藝[J].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7,22(2):129-132
[36]陽辛鳳,鐘秋平,陳文學,等.微波膨化型香蕉脆片的加工和酥脆度改善方法的研究[J].熱帶農業工程,2010(2):21-23
[37]趙靜,劉學文,王文賢.新型微波膨化香蕉脆片的開發研究[J].食品科技,2008(6):56-58
[38]芮漢明,賀豐霞,吳婧婧,等.重組型香蕉片的配方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9(8):264-267
[39]芮漢明,賀豐霞,劉鋒.重組型香蕉脆片關鍵技術研究[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8(10):85-88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Banana Chips
CHENG Yong-xia,ZHU Xiao-hua,HOU Yin-chen,LIU Wang-wang,WANG Hao,YANG Gong-m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Guangdong,China)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the processing of various banana chipspreparation methods,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aims to promote advanced methods,improve the level of technology,and increase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banana slices,in order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banana chips;quality;processing technology;present situation of progress
10.3969/j.issn.1005-6521.2015.09.037
2014-12-16
廣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大學生創業項目(2009CD030)
程永霞(1987—),女(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加工、包裝與貯藏。
*通信作者:楊公明(1950—),男(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食品先進技術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