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宇
(大連圣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16000)
淺談工程項目現場施工管理
劉洪宇
(大連圣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16000)
施工企業的主體是由眾多的工程項目單元組成, 工程項目是施工企業生產力要素的集結地, 是企業管理水平的體現和來源, 直接維系和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施工企業只有把管理的基點放在項目管理上, 通過加強項目管理, 實現項目合同目標, 提高工程投資效益, 才能達到最終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目的, 求得全方位的社會信譽, 從而獲得更為廣闊的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空間。
項目管理 施工系統 現場施工
工程建設施工階段是施工單位根據施工標準和審定后的施工圖, 運用各種施工方法、手段完成某項工程實體的過程。其特點主要可概括為如下方面:
1.1 資金投放量最大。伴隨著工程項目的進展, 項目投資就要相繼投入。從資金投放數量來講, 其他階段都無法與施工階段相比, 它是資金投入最大的階段。
1.2 暴露問題最多。根據設計, 把工程項目實體“做出來”是施工階段要完成的根本任務。因此, 在施工之前各階段的主要工作, 如規劃、設計、招標以及有關的準備工作做得如何全部要接受施工階段主動或被動的檢驗, 各項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會大量的暴露出來。在施工階段, 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些問題,那么工程項目總體質量就難以保證, 工程進度就會拖延, 投資就會失控。
1.3 合同雙方利益沖突最多。由于施工階段合同數量大, 存在頻繁的、大量的支付關系, 加之合同雙方對合同條款理解上的差異和外部環境變化引起的分歧等,合同糾紛會經常出現。
1.4 持續時間長、動態性強。施工階段是項目建設各階段中持續時間最長的階段。時間長, 則內、外部因素變化就多,各種干擾就大大增加。同時, 施工階段具有更明顯的動態性。比如, 施工所面臨的多變環境; 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并在不同的時間、空間進行流動; 承包單位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 工程變更的頻繁出現等。
1.5 存在眾多影響目標實現的因素。在施工階段往往會遇到多因素的干擾, 影響目標的實現。其中, 以人員、材料、設備、機械、機具、方案、方法和環境等方面的因素較為突出。針對以上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過程中的特點, 加強其風險控制,努力實施現場施工管理也就顯得尤其重要。
項目管理非常復雜,也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管理體系中,包括有安全管理、投資控制、質量管理、進度管理、采購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內容,下面僅就投資控制、質量管理、進度管理等三方面進行論述。
2.1 投資管理的控制措施
眾所周知, 建設項目的投資主要在施工階段。在這一階段中, 盡管節約投資的可能性已經很小, 但浪費投資的可能性卻很大, 因此必須對投資控制給予足夠的重視, 僅僅靠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是不夠的, 應從組織、經濟、技術和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投資。
2.2 現場施工進度管理控制
施工階段的進度控制主要是通過完善項目控制性進度計劃、審查施工單位的施工進度計劃、做好各項動態控制工作、協調各單位關系。預防并處理好工期索賠, 以求實際施工進度達到計劃施工進度的要求。
2.2.1 進度控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①行政方法。用行政方法控制進度, 是指上級單位及上級領導和本單位的領導,利用其行政地位和權力, 通過發布進度指令, 進行指導、協調、考核; 利用激勵、監督、督促等方式進行進度控制, 使用行政方法進行進度控制。該方法的優點是直接、迅速、有效, 但要注意科學性, 防止主觀、武斷、片面的瞎指揮。
②經濟方法。是指有關部門和單位用經濟手段對進度控制進行影響, 主要有以下幾種: 建設銀行通過投資的投放速度控制工程項目的實施進度, 在承發包合同中寫進有關工期和進度的條款; 建設單位通過招標的進度優惠條件鼓勵施工單位加快進度; 建設單位通過工期提前獎勵和延期罰款實施進度控制, 通過物資的供應進行控制等。
③管理技術方法。進度控制的管理技術方法主要是規劃、控制和協調。所謂規劃, 就是確定項目的總進度目標和分進度目標;所謂控制, 就是在項目進展的全過程中, 進行計劃進度與實際進度的比較, 發現偏離, 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糾正;所謂協調, 就是協調參加單位之間的進度關系。
2.2.2 進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內容
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控制以審核承包單位提交的施工進度計劃開始, 直到工程項目保修期滿為止。其工作內容主要有:
①編制施工階段進度控制工作細則, 如編制施工進度控制目標分解圖;施工進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內容和深度;進度控制人員的具體分工;與進度控制有關各項工作的時間安排及工作流程;進度控制的方法;進度控制的具體措施等。
②編制或審核施工進度計劃。
③按年、季、月編制工程綜合計劃。
④下達工程開工令。
⑤協助承包單位實施進度計劃。
⑥監督施工進度計劃的施實。
⑦組織現場協調會。
⑧簽發工程進度款支付憑證。
⑨督促承包單位整理技術資料。
⑩審批竣工申請報告、協助組織竣工驗收等。
2.3 現場施工的質量管理控制
2.3.1 現場施工質量管理控制的主要內容
工程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施工階段質量控制。其中心任務是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質量監督工作體系來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合同規定的標準和等級要求。根據工程質量要求形成的時間階段,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又可分為質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①事前控制包括: 確定質量標準, 明確質量要求;建立本項目的質量監督控制體系;施工場地的質檢驗收;審查承建商的資質;督促承建商建立并完善質量保證體系;檢查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對施工機械進行質量檢驗;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等。
②事中控制包括: 施工工藝過程質量控制;工序交接檢查;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做好設計變更及技術核定的處理工作;工程質量事故處理;行使質量監督權, 下達停工指令;嚴格工程開工報告和復工報告審批制度;進行質量、技術鑒定;對工程進度款的支付簽署質量認證意見;建立質量監理日志;組織現場質量協調會;定期報告有關工程質量動態情況等。
③事后控制包括: 組織試車運轉;組織單項工程竣工驗收;組織對工程項目進行質量評定;審核竣工圖及其他技術文件資料;整理工程技術文件資料并編目建檔等。
2.3.2 現場施工階段質量監督控制手段
現場施工質量監督一般可采用以下幾種手段。
①旁站監督控制。即在施工過程中于現場觀察、監督與檢查其施工過程, 注意并及時發現質量事故的苗頭和影響質量因素的發展變化、潛在的質量隱患以及其他的質量問題等, 以便及時進行控制。
②測量控制。施工前監理人員應對施工放線及高程控制進行檢查, 嚴格控制,不合格者不得施工;在施工過程中也應隨時注意控制, 發現偏差, 及時糾正;中間驗收時, 對于在施工中的工程體幾何尺寸等不合要求者, 應指令施工單位處理。
③試驗控制。試驗數據是監理工程師判斷和確認各種材料和工程部位內在品質的主要依據, 每道工序中諸如材料性能、拌料配合比、成品的強度等物理力學性能以及打樁的承載能力等, 常需通過試驗手段取得試驗數據來判斷質量情況。
④指令文件控制。所謂指令文件是表達監理對施工承包單位提示和要求的書面文件, 用以向施工單位指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提請施工單位注意, 以及向施工單位提出要求或指示其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等。
⑤規定質量監控工作程序。規定雙方必須遵守的質量監控工作程序, 按規定的程序進行工作。
⑥利用支付手段控制。施工單位的工程質量達不到要求的標準, 而又不能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承擔處理質量缺陷的責任, 予以處理使之達到要求的標準,監理工程師有權采取拒絕開具支付證書的手段, 停止對施工單位支付部分或全部工程款。由此造成的損失由施工單位負責。顯然, 這是十分有效的控制和約束手段。
本文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施工階段特點及具體的三項施工管理、控制措施作出了講述,可供同行參考。
TU723
B
1007-6344(2015)04-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