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潔
(廣西華筑設計有限公司 530000)
民居生態經驗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究
周文潔
(廣西華筑設計有限公司 530000)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在各個領域都有著較多的傳統經驗,這一點在建筑設計中也不例外,我國建筑歷史文化極為豐富,尤其是傳統民居生態經驗對我國當前的建筑設計來說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影響,但是如何合理的運用傳統的民居生態經驗使其完美地融入到現代建筑設計中仍然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就重點針對我國民居生態經驗及其在建筑設計中的表達首先介紹了我國的一些民居生態經驗及其設計理念,然后重點以江浙地區為例介紹了民居生態經驗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民居生態經驗 建筑設計 應用
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較多的寶貴財富需要我們珍惜對待,我們在當前的各項建設當中完全可以充分汲取其中的寶貴成分豐富當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在建筑設計中同樣如此,尤其是對于現代建筑設計風格來說,完美的融入一些傳統的建筑設計特色能夠有效地促進我國現代建筑設計的發展和完善,在傳統建筑設計理念中,民居生態經驗可以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傳統民居生態經驗對于當前我國建筑設計的影響也最為廣泛,在很多地方的建筑設計中都存在著當地民居生態經驗的影子,但是如何把民居生態經驗很好地融入到當代建筑設計中還需要我們深入的思考和探討。
1.1 我國民居生態經驗
因為我國歷史極為悠久,所以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存在著較多的民居生態經驗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學習,總的來看,這些民居生態經驗主要就是加強了對于生態自然的關注和融入,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民居周圍的各種自然條件,比如采光條件、通風條件和地形特點等,加強了民居和周圍環境的融洽程度,這就是當前我國建筑設計過程中最應該學習的內容。具體說來,因為各地的地形條件、氣候特點和風土人情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各地的民居生態經驗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下面我就主要以黃土高原上的窯洞民居和夯土民居建筑為例進行簡要的介紹:(1)黃土高原窯洞民居可以說是歷史上黃土高原地區最為獨特的一種民居生態建筑,它很好地利用了黃土高原的地形和地質特點,在這種獨有的氣候條件下應運而生,黃土窯洞主要有獨立式和靠崖式兩種,此外還存在一些下沉式等類型,這種建筑結構很好地利用當地特色提高了民居的防火、隔音和保溫性能,利用周圍環境提高了居住的舒適性,值得我們進行借鑒;(2)夯土建筑也是我國歷史中諸多民居建筑中較為突出的一種,這種民居建筑結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于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在節能和健康環保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這種夯土建筑的使用在保溫和透氣方面的優良屬性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農村居民生活的舒適程度,其生態民居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1.2 民居生態建筑設計理念
在我國傳統的民居建筑設計中體現著極為顯著的特色和設計理念,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其生態性設計,具體說來,民居生態性設計理念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首先是對于建筑選址充分的考慮了周圍的環境以及其生態特性,對于周圍地區的采光、通風等都進行了全面的考慮;(2)對于傳統民居的布局也體現出了濃厚的生態型特點,比如窯洞的布局就充分利用了周圍的生態環境以達到提高自身舒適度的目的;(3)在傳統民居生態建筑設計中還體現在了其對于室內外環境的設計上,不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的設計都充分的體現出了生態性,最終達到了減少耗能的目的,這些生態型的設計理念在當前我國現代化建筑設計中也得到了相應的體現。
我國民居生態建筑極多,幾乎各個地方都存在自身獨特的民居建筑,這些建筑類型在風格上各異,但是其都具備較為明顯的生態屬性,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核心內容,作為生態型的建筑風格,其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自然屬性極為明顯,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充分的體現出了融入自然、利用自然的特點,無論是在選址還是在施工過程中都會涉及到自然環境的相關內容,充分滿足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以及居民自身的需求,下面我就以江浙地區的民居生態建筑為例針對民居生態經驗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進行詳細的闡述。對于江浙地區的民居生態建筑來說,其主要的特點有以下三點:(1)生態保護意識較強,在民居建筑的建設過程中體現出了極為明顯的生態保護意識,對于周圍的生態環境極為關注;(2)節能意識強,江浙地區的民居建筑十分注重對于能源的節約利用,這一點在當地民居的建筑中就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3)江浙地區民居建筑的最后一個特點就是其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當地取材,并且都是采用的無污染、節能環保的可再生材料,這種民居建筑對于居住人群的健康十分有益。基于這些特點,江浙地區的民居生態建筑經驗在我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2.1 在選址和布局方面的應用
江浙地區民居建筑因為其所處地區獨有的地形條件和氣候條件,其在建筑過程中對于選址和布局極為關注,一般說來,該地區的民居建筑在選址過程中都離不開水,很多建筑都是依水而建,并且都是規模化的民居建筑,所有的民居幾乎都是沿著河道而建,具有極為明顯的南方特色;在建筑布局上,江浙地區的民居生態建筑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較為緊湊,占地面積很小,人口密度很大,但是其獨有的建筑布局卻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民居建筑中通常都是把大門和大廳作為中心,然后在兩邊設置了各種房間、院落和天井等,這種布局格式既能夠有效地利用太陽光能以及風能,還起到了美觀的效果。
2.2 在建筑平面設計方面的應用
江浙地區的民居生態建筑在平面設計上非常有特色,并且其類型較多,其中最為廣泛的平面設計類型有以下幾種:(1)單開多進式結構,這種結構主要是建造在一些臨水位置的民居建筑風格,體現出了極好的自然性;(2)四合院式結構,四合院式的結構不僅僅存在與我國北方地區,在江浙地區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四合院風格的民居建筑,這種建筑風格對于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極高;(3)廳井式建筑結構,這種平面結構是江浙地區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對于大廳和天井的設置符合我國生態建筑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其對于排水管道等相關設施的安置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自然能源,起到了良好地節能降耗目的。
2.3 在主體選材方面的應用
上文中也提到,在江浙地區對于建筑主體材料的選擇上大部分都是當地取材,并且大多選取一些木質或者是竹制的材料,這種材料既美觀大方,又在很大程度上達到了生態型的要求,值得我們當前一些建筑學習和借鑒。
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面對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就應該加強對于其中珍貴文化內涵的汲取,使其能夠更好地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這一點對于建筑行業發展來說也是如此,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前人們對于建筑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尤其是對于建筑設計特色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如果能夠把傳統的建筑特色融入到當代建筑設計中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當代人們對于建筑設計的要求,其中民居生態經驗的合理融入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當代建筑設計的發展和完善。
[1]王鵬.民居建筑的生態化模式解析與設計策略研究——以觀眾地區鄉村居民再生設計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技術科學,2010.
[2]何鎧.陜北生土民居與閩南生土民居的地域性對比研究——淺論新型窯洞給土樓的再生帶來的啟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技術科學,2011.
[3]江文婷,胡振宇.中國傳統村落的生態經驗解析——以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為例[J].住宅科技,2011(10).
[4]姚潔.論豫西窯洞居民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啟示[D].河南師范大學:藝術學·美術學,2013.
TU7
B
1007-6344(2015)04-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