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琳
(江蘇華電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000)
關于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策略分析
陳莉琳
(江蘇華電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000)
建筑結構設計是建筑項目施工之前的重要工作,其設計質量直接關系著整個建筑項目的施工造價和安全穩定性,因此應積極采取有效策略,進一步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為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分析了建筑結構類型和設計內容,闡述了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有效策略。
提高 建筑結構 設計 質量
建筑結構設計質量不僅關系著建筑工程項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關系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建筑結構設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建筑工程的美觀性、可靠性、經濟性,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等,不斷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
1、建筑結構類型
按照建筑項目的結構形式可分為簡體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等;按照建筑結構材料可分為木結構、混磚結構、鋼結構等;按照建筑樓層可分為高層、多層和單層。
2、設計內容
(1)整體設計
建筑結構整體設計包括基礎選型、布置柱網、剪力墻分布、結構體系選擇等內容[1],其中最重要的是主體設計和基礎設計。根據建筑項目所在地地質條件、環境特點、樓層數和高度,設計科學合理的建筑結構體系,如框架結構、框支結構、簡體結構、巨型框架結構等。建筑結構體系確定后,再設計柱、梁、剪力墻的分布和尺寸,并且仔細計算和分析各種結構內力,根據計算分析結果,結合建筑項目當地的地質條件、水文條件等,做好建筑基礎結構選型,選擇合適的基礎形式,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2)部件設計
建筑結構整體設計完成后,再進行部件設計,包括計算梁、柱、板、墻、塊體等部件的內力和配筋,其中建筑的梁和柱一般作為細長桿件,兩者的內力情況和計算體系是相同的。在設計建筑結構雙向板時,要嚴格按照相關專業理論和建筑結構設計要求,在計算單向板時,可將單向板看作單位寬度的梁,由于異型板受力情況比較復雜,計算難度較大,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異形板。
1、全面搜集工程資料
建筑工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建筑結構設計參數的差異性和特殊性,由于不同地區的土壤類別、地震強度、雪壓和風壓是不同的,因此在選取和計算建筑結構參數時,應全面考慮到這些因素。對于一些特殊的建筑項目,在建筑結構設計之前,還應進行結構設計試驗,結合專家意見來確定建筑結構的相關參數。建筑工程資料的全面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為了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應盡量搜集詳細的建筑工程資料,如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設計規范、工程地質條件資料,仔細分析資料內容,確定準確的設計參數,避免由于結構設計參數不合理而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2、應用合適的結構設計軟件
近年來,計算機設計軟件逐漸普及,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越來越依賴計算機設計軟件,但是這也導致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盲目的信任計算機結構設計結果,忽視手工計算的檢驗,沒有充分分析和判斷計算機結構設計結果的合理性和正確性,直接應用到建筑結構設計中,最終導致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而返工。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建筑結構設計人員應采用合適的結構設計軟件,科學分析計算機結構設計結果,第一,了解相關計算機設計軟件的適用條件和范圍,選擇合適的建筑結構設計軟件,提高建筑結構設計效率和質量;第二,確保所使用的計算機設計軟件的計算程序嚴格符合建筑結構設計要求;第三,計算機結構設計軟件輸入的設計參數必須有準確依據[2],確保設計參數的準確性和合理性;第四,計算機結構設計軟件計算結果必須符合建筑結構設計要求,如建筑結構配筋、結構抗裂性能、剛度比、自振周期等。
3、優化地基基礎設計和結構計算
建筑結構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和合理性直接關系著整個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因此應根據建筑項目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優化地基基礎設計和結果計算。例如,在計算建筑項目樓板時,應結合樓板的類型和結構,采用正確的計算方法,如果樓板是連續板,則不能使用單向板的計算方法,如果是雙向板,在結構計算時應考慮建筑材料泊松比的影響,并且注意調整跨中彎矩,確保建筑結構計算的準確性。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建筑結構設計多采用計算機程序進行計算,雖然計算機程序計算結果精確度較高,但是有時不符合建筑結構的實際要求,因此應仔細分析計算機計算結果,全面評價設計結果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地基基礎設計是整個建筑結構設計的關鍵環節,其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期建筑結構設計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在進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時,設計人員應全面了解我國的相關設計標準,結合建筑項目所在地的地質情況,明確建筑項目的地基基礎特征,深入學習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采用科學合理的地基基礎設計方法,提高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做好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一般情況下,設計人員在設計建筑框架結構時,多重視橫向的建筑框架設計,而忽視縱向的框架設計,縱向框架結構設計水平對于整個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抗震性有著直接的影響。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要求明確提出應按照建筑結構的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計算水平地震作用力,由抗側力構件來承擔各個方向的地震作用。因此在設計建筑框架結構時,應認識到縱向框架和橫向框架設計一樣重要,遵循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的抗震設計原則[3],可將框架設計為延性結構,利用延性結構良好的變形能力,降低地震作用力的沖擊性,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
5、加強溝通配合
在建筑結構設計時,設計人員應避免盲目的利用計算機繪制圖紙和進行建模計算,應全面仔細分析建筑項目整體設計要求,和建筑工程師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整個建筑工程的相關情況,剖析建筑工程平面圖紙的設計意圖,必要時組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開展研討會,明確各個專業之間的配合協作,避免設計方案和設計圖紙出現矛盾或者不一致,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
建筑結構設計是一項專業性較高的復雜工作,包括多方面內容,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應全面考慮到各種因素,結合建筑項目的實際情況和所在地地質條件、環境特點,采用科學的設計方法,合理設計建筑結構而理性,不斷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1] 張行.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6:254.
[2] 韋璐寒.探討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有效途徑[J].城市建筑,2013,10:53.
[3] 趙芳,袁月山.關于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度的意見[J].科技致富向導,2011,03:186.
TU7
B
1007-6344(2015)04-0150-01
陳莉琳(1986-),女,江蘇無錫人,學歷:本科,工作單位:江蘇華電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